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178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炉前煤仓、第一给煤机、第二炉前煤仓和第二给煤机,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第一给煤机,第一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锅炉,第二炉前煤仓通过第二给煤机料路连接第一给煤机。较佳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三炉前煤仓、第三给煤机和第四给煤机,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第四给煤机,第四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锅炉,第三炉前煤仓通过第三给煤机料路连接第四给煤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能够将两种煤均匀混合,使锅炉燃烧安全稳定,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
,特别涉及锅炉
,具体是指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是指发电厂中向汽轮机提供规定数量和质量蒸汽的中大型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设备之一,常与一定容量的汽轮发电机组相配套,主要用于发电,但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也可兼作对外供热之用。现有的锅炉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炉前煤仓、三个给煤机,炉前煤仓分别通过三个给煤机料路连接锅炉。因各种原因,许多小型火力发电厂会采用两种煤混合燃烧方式,这就需要将两种煤均匀混合,否则会使锅炉燃烧不稳定。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其能够将两种煤均匀混合,使锅炉燃烧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其能够将两种煤均匀混合,使锅炉燃烧安全稳定,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炉前煤仓和第一给煤机,所述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所述第一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锅炉,其特点是,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炉前煤仓和第二给煤机,所述第二炉前煤仓通过所述第二给煤机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较佳地,所述第二炉前煤仓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的容量。较佳地,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三炉前煤仓、第三给煤机和第四给煤机,所述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所述第四给煤机,所述第四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所述锅炉,所述第三炉前煤仓通过所述第三给煤机料路连接所述第四给煤机。更佳地,所述第三炉前煤仓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的容量。较佳地,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五给煤机,所述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所述第五给煤机,所述第五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所述锅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本技术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炉前煤仓、第一给煤机、第二炉前煤仓和第二给煤机,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第一给煤机,第一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锅炉,第二炉前煤仓通过第二给煤机料路连接第一给煤机,使用时,第二炉前煤仓中的煤通过第二给煤机均匀地加入第一给煤机中,两种煤在第一给煤机中均匀混合后一起进入锅炉,因此,其能够将两种煤均匀混合,使锅炉燃烧安全稳定,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炉前煤仓、第一给煤机、第二炉前煤仓和第二给煤机,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第一给煤机,第一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锅炉,第二炉前煤仓通过第二给煤机料路连接第一给煤机,使用时,第二炉前煤仓中的煤通过第二给煤机均匀地加入第一给煤机中,两种煤在第一给煤机中均匀混合后一起进入锅炉,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第一炉前煤仓;2第一给煤机;3第二炉前煤仓;4第二给煤机;5锅炉;6第三炉前煤仓;7第三给煤机;8第四给煤机;9第五给煤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炉前煤仓1、第一给煤机2、第二炉前煤仓3和第二给煤机4,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2,所述第一给煤机2用于料路连接锅炉5,所述第二炉前煤仓3通过所述第二给煤机4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2。所述第二炉前煤仓3的容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的容量,也可以小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的容量,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炉前煤仓3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的容量。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其它结构,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三炉前煤仓6、第三给煤机7和第四给煤机8,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料路连接所述第四给煤机8,所述第四给煤机8用于料路连接所述锅炉5,所述第三炉前煤仓6通过所述第三给煤机7料路连接所述第四给煤机8。所述第三炉前煤仓6的容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的容量,也可以小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的容量,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炉前煤仓6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的容量。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其它结构,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五给煤机9,所述第一炉前煤仓1料路连接所述第五给煤机9,所述第五给煤机9用于料路连接所述锅炉5。使用时,将第一给煤机2、第四给煤机8和第五给煤机9分别料路连接锅炉5。将运入电厂的第一煤种和第二煤种堆置在干煤棚的不同区域,输煤工上煤时先将第一煤种通过输煤系统送入第一炉前煤仓1。第一煤种上满第一炉前煤仓1后,输煤工停止第一煤种上煤,开始第二煤种上煤,第二煤种通过输煤系统送入第二炉前煤仓3和第三炉前煤仓6,直至两个煤仓加满第二煤种。第二炉前煤仓3和第三炉前煤仓6中的煤分别通过第二给煤机4和第三给煤机7均匀地加入第一给煤机2和第四给煤机8中,第一炉前煤仓1中的煤分别输送至第一给煤机2和第四给煤机8中,两种煤在第一给煤机2和第四给煤机8中均匀混合后一起进入锅炉5,第一炉前煤仓1中的煤还通过第五给煤机9输送至锅炉5。本技术是在原炉前煤仓两侧增加两个煤仓和两台给煤机,两个炉前煤仓和两台给煤机分别一一对应料路连接,新增的两台给煤机分别与原有的两台给煤机料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系统简单,干煤棚及输煤系统均可利用原有系统,只要新增两个炉前煤仓及两台给煤机;2、两种煤种能够均匀混合,保证锅炉稳定运行;3、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给煤机转速调整两煤种的混合比例;4、运行成本低。综上,本技术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能够将两种煤均匀混合,使锅炉燃烧安全稳定,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由此可见,本技术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技术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技术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炉前煤仓和第一给煤机,所述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所述第一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炉前煤仓和第二给煤机,所述第二炉前煤仓通过所述第二给煤机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包括第一炉前煤仓和第一给煤机,所述第一炉前煤仓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所述第一给煤机用于料路连接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炉前煤仓和第二给煤机,所述第二炉前煤仓通过所述第二给煤机料路连接所述第一给煤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前煤仓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一炉前煤仓的容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混合配煤输送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雷何品岩徐建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