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龙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511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分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碳五轻烃占比15%‑20%,所述氢氧化钾占比18%‑23%,所述聚异丁烯胺占比10%‑13%,所述碳九占比3%‑10%,所述石油醚占比2%‑6%,所述丙三醇占比10%‑15%,所述环氧乙烷占比5%‑10%,所述甲缩醛占比8‑12%,所述甲醇占比5%‑8%,所述碳五轻烃、氢氧化钾、聚异丁烯胺、碳九、石油醚、丙三醇、环氧乙烷、甲缩醛和甲醇均采用3%‑10%的甲醛溶液进行预溶解,所述氢氧化钾最后一步放入,所述甲缩醛次一步放入,所述石油醚再次一步放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清洁燃油泵和喷油器,减少尾气排放,润滑燃料系统,消除结碳,防止催化氧化,保护发动机,减少汽车保养费用,增加汽车使用寿命之功能。

A kind of fuel additive used to remove carbon deposits in automob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燃油助剂
,具体为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
技术介绍
我国是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能源消费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开发节能汽车和汽车燃油助剂对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现有的节能燃油助剂种类较多,都有不同的效果,但不能完全解决燃油组分本身存在饱和蒸气压过高,容易产生气阻和燃烧时容易结焦产生积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分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碳五轻烃占比15%-20%,所述氢氧化钾占比18%-23%,所述聚异丁烯胺占比10%-13%,所述碳九占比3%-10%,所述石油醚占比2%-6%,所述丙三醇占比10%-15%,所述环氧乙烷占比5%-10%,所述甲缩醛占比8-12%,所述甲醇占比5%-8%,所述碳五轻烃、氢氧化钾、聚异丁烯胺、碳九、石油醚、丙三醇、环氧乙烷、甲缩醛和甲醇均采用3%-10%的甲醛溶液进行预溶解,所述氢氧化钾最后一步放入,所述甲缩醛次一步放入,所述石油醚再次一步放入。优选的,所述碳五轻烃质量占比15%,所述氢氧化钾质量占比20%,所述聚异丁烯胺质量站比13%,所述碳九质量占比10%,所述石油醚质量占比5%,所述丙三醇质量占比10%,所述环氧乙烷质量占比10%,所述甲缩醛质量占比10%,所述甲醇质量占比7%。优选的,所述碳五轻烃质量占比20%,所述氢氧化钾质量占比21%,所述聚异丁烯胺占比12%,所述碳九质量占比8%,所述石油醚质量占比6%,所述丙三醇质量占比5%,所述环氧乙烷质量占比8%,所述甲缩醛质量占比12%,所述甲醇质量占比8%。优选的,按照质量分数比将原材料称重,在密封无氧的反应釜内进行常温处理,其举具体处理方式采用磁力线进行干扰融合。优选的,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酚酯型抗氧剂,优先选用BHT、LEP、DODPA,所述酚酯型抗氧剂质量占比为燃油助剂总量的20%。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具体为环形筒状结构,所述反应釜的中心点位置上设置有7000GS-8000GS的强磁一,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6000GS-7000GS的强磁二,所述强磁一和强磁二相互靠近的一侧磁极相反,所述强磁一和强磁二之间形成的磁力线对链长相对较长的单链进行切割,使得混合物当中的单链链长相对保持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燃油助剂采用氢裂化方式注入到燃油中,在油箱里进行再次炼油从而大大提高了现行中国成油的辛烷值和油品质量,增加汽车25%以上的行驶里程,且具有清洁燃油泵和喷油器,减少尾气排放,润滑燃料系统,消除结碳,防止催化氧化,保护发动机,减少汽车保养费用,增加汽车使用寿命之功能,同时甲缩醛具有改变燃烧性能和爆炸散点的作用,能够明显的提高燃油的抗爆性,而环氧乙烷则具有提高热值和增加燃油燃程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分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碳五轻烃占比15%-20%,所述氢氧化钾占比18%-23%,所述聚异丁烯胺占比10%-13%,所述碳九占比3%-10%,所述石油醚占比2%-6%,所述丙三醇占比10%-15%,所述环氧乙烷占比5%-10%,所述甲缩醛占比8-12%,所述甲醇占比5%-8%,所述碳五轻烃、氢氧化钾、聚异丁烯胺、碳九、石油醚、丙三醇、环氧乙烷、甲缩醛和甲醇均采用3%-10%的甲醛溶液进行预溶解,所述氢氧化钾最后一步放入,所述甲缩醛次一步放入,所述石油醚再次一步放入。实施例一:所述碳五轻烃质量占比15%,所述氢氧化钾质量占比20%,所述聚异丁烯胺质量站比13%,所述碳九质量占比10%,所述石油醚质量占比5%,所述丙三醇质量占比10%,所述环氧乙烷质量占比10%,所述甲缩醛质量占比10%,所述甲醇质量占比7%。实施例二:所述碳五轻烃质量占比20%,所述氢氧化钾质量占比21%,所述聚异丁烯胺占比12%,所述碳九质量占比8%,所述石油醚质量占比6%,所述丙三醇质量占比5%,所述环氧乙烷质量占比8%,所述甲缩醛质量占比12%,所述甲醇质量占比8%。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质量分数比将原材料称重,在密封无氧的反应釜内进行常温处理,其举具体处理方式采用磁力线进行干扰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备过程中加入酚酯型抗氧剂,优先选用BHT、LEP、DODPA,所述酚酯型抗氧剂质量占比为燃油助剂总量的20%。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反应釜具体为环形筒状结构,所述反应釜的中心点位置上设置有7000GS-8000GS的强磁一,所述反应釜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6000GS-7000GS的强磁二,所述强磁一和强磁二相互靠近的一侧磁极相反,所述强磁一和强磁二之间形成的磁力线对链长相对较长的单链进行切割,使得混合物当中的单链链长相对保持一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分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五轻烃占比15%‑20%,所述氢氧化钾占比18%‑23%,所述聚异丁烯胺占比10%‑13%,所述碳九占比3%‑10%,所述石油醚占比2%‑6%,所述丙三醇占比10%‑15%,所述环氧乙烷占比5%‑10%,所述甲缩醛占比8‑12%,所述甲醇占比5%‑8%,所述碳五轻烃、氢氧化钾、聚异丁烯胺、碳九、石油醚、丙三醇、环氧乙烷、甲缩醛和甲醇均采用3%‑10%的甲醛溶液进行预溶解,所述氢氧化钾最后一步放入,所述甲缩醛次一步放入,所述石油醚再次一步放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包括以下按照质量分数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五轻烃占比15%-20%,所述氢氧化钾占比18%-23%,所述聚异丁烯胺占比10%-13%,所述碳九占比3%-10%,所述石油醚占比2%-6%,所述丙三醇占比10%-15%,所述环氧乙烷占比5%-10%,所述甲缩醛占比8-12%,所述甲醇占比5%-8%,所述碳五轻烃、氢氧化钾、聚异丁烯胺、碳九、石油醚、丙三醇、环氧乙烷、甲缩醛和甲醇均采用3%-10%的甲醛溶液进行预溶解,所述氢氧化钾最后一步放入,所述甲缩醛次一步放入,所述石油醚再次一步放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五轻烃质量占比15%,所述氢氧化钾质量占比20%,所述聚异丁烯胺质量站比13%,所述碳九质量占比10%,所述石油醚质量占比5%,所述丙三醇质量占比10%,所述环氧乙烷质量占比10%,所述甲缩醛质量占比10%,所述甲醇质量占比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汽车积碳的燃油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五轻烃质量占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伍小勇胡建华祁守岗祁欣妤王晶晶刘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杨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