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30260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制作时,按照铸件毛坯图制作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其中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每一个筋板为片状体,筋板自身形成一个凹槽;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等离子切割机并自动下料将金属板材切割成筋板形状,以获得多个筋板;在一平台上将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焊接成一体,使得所有的筋板间隔排列并通过连接条连接在一起,所有筋板的凹槽形成铸造型腔,筋板和连接条构成所述铸造模具。筋板和连接条均采用金属材质,取代传统的木模,不仅节约木材资源,而且可以自动化切割,焊接耗时也较短,使得整个制作工时仅为木模的五分之一,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品质稳定统一,质量有保证。

Casting mould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替代传统木模的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砂型铸造都采用木模,用于砂型铸造的木模也叫木质笼廓模。木模是铸造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目前其制作主要还是靠手工。制作大型的铸件模型时,首先主要依据铸件工艺图纸上的线条尺寸,并考虑合理的木模结构和收缩余量等因素,由木模工放样,再下料胶合拼接。木模制作的整个流程基本都是人工操作,一个木模要一至两周才能完成,制作周期长,人工费用高。如果是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则费用更高。另外,木模的制作品质依赖于木模工的手艺,制作过程报废率也较高,难以保证稳定的品质。木模一旦报废不能重新利用。制作木模需选用优质木材,例如红松、白松、水曲柳等,制作木模会消耗大量的森林木材资源。而且木模易受潮变形,不能防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木质模具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品质难以稳定、易受潮变形、不能防火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图步骤:按照铸件毛坯图制作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其中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每一个所述筋板为片状体,所述筋板自身形成一个凹槽;下料切割步骤: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等离子切割机的控制中心,通过等离子切割机自动下料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述筋板形状,以获得多个所述筋板;焊接步骤:在一平台上将多个所述筋板和多个所述连接条焊接成一体,使得所有的所述筋板间隔排列并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在一起,所有筋板的所述凹槽形成铸造型腔,所述筋板和所述连接条构成所述铸造模具。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制图步骤中,先将铸件结构图分模分型并设定加工量、收缩量、冒口结构,从而得到铸造毛坯图;根据铸件毛坯图的轮廓线和多个不同位置的截面图制得所述铸造模具的结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制图步骤中,利用CAD软件对所述铸造模具的结构图进行处理并设定所述筋板的厚度和相邻所述筋板的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筋板和所述连接条均采用钢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下料切割步骤中,将金属板材下料切割成形状为“凹”字型或者“V”型的所述筋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焊接步骤中,将至少三根所述连接条和所述筋板焊接在一起,其中两根所述连接条分别对应地焊接于所述筋板的两侧位置,其余的所述连接条焊接于所述筋板的中间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焊接步骤中,至少一根所述连接条和筋板的所述凹槽内表面焊接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铸造模具,所述模具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上述铸造模具的应用,所述铸造模具应用于硬模铸造,将石墨贴附在所述铸造模具的所述筋板之间,再将所述铸造模具和砂箱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上述铸造模具的另一种应用,所述铸造模具应用于砂型铸造,将造型砂填充在所述铸造模具的所述筋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先按照铸件毛坯图制得铸造模具的结构图,然后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到等离子切割机中将金属板材自动下料切割,从而获得多个呈片状体并自身形成一个凹槽的筋板,再将多个筋板间隔排列并通过多个连接条焊接在一起而制得所述铸造模具。筋板的所述凹槽能够形成铸造模具的铸造型腔。其中筋板制作过程采用了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制得,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具有切割精度高,变形量小,无氧化渣,切口光洁的优点,实际操作中主要输入事先制作好的图纸数据就能自动排版和自动下料切割,劳动强度低,切割耗时短,精度高、品质有保证。筋板和连接条均采用金属材质,取代传统的木质,一方面节约木材资源,另一方面金属材质可以实现自动切割,焊接耗时短,使得整个制作工艺耗时仅为木模的五分之一,大大缩短了铸造模具的制作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可以实现品质稳定统一,质量有保证。另外,采用金属材质制作的铸造模具可以防火,不易变形、不存在受潮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铸造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铸造模具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铸造模具的筋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铸造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铸造模具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铸造模具的其中一种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的铸造模具的另外一种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采用金属材质制作铸造模具来代替传统的木质模具,缩短制作周期,降低人工成本。具体地,所述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图步骤:按照铸件毛坯图制作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其中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多个筋板10(10A)和多个连接条20(20A),每一个筋板10(10A)为片状体,筋板10(10A)自身形成一个凹槽101(101A);下料切割步骤: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等离子切割机的控制中心,通过等离子切割机自动下料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述筋板10(10A)的形状,以获得多个筋板10(10A);焊接步骤:在一平台上将多个筋板10(10A)和多个连接条20(20A)焊接成一体,使得所有的筋板10(10A)间隔排列并通过连接条20(20A)连接在一起,所有筋板10(10A)的凹槽101(101A)形成铸造型腔,筋板10(10A)和连接条20(20A)构成所述铸造模具。进一步地,在制图步骤中,先将铸件结构图分模分型并设定加工量、收缩量、冒口结构,从而得到铸造毛坯图。根据铸件毛坯图的轮廓线和多个不同位置的截面图制得所述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利用CAD软件对所述铸造模具的结构图进行处理并设定筋板10(10A)的厚度和相邻筋板10(10A)的间距。总而言之,根据铸件的形状确定所述铸造模具的形状,再根据所述铸造模具的形状确定其筋板10(10A)的形状。在下料切割步骤中,可选地,筋板10(10A)采用钢材。如图2所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将金属板材下料切割成“凹”字型的筋板10。如图5所示,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将部分金属板材下料切割成形状为V型的筋板10A。由于筋板10(10A)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对金属片材进行切割以形成预定的形状,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具有切割精度高,变形量小,无氧化渣,切口光洁的优点,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将电子版数据输到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的控制中心就能实现自动排版和自动下料,人员操作强度低,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切割耗时短,可缩短制作周期,这给转化取代木质铸造模具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在焊接步骤中,可选地,连接条20(20A)采用钢材,例如扁钢。可选地,将至少三根连接条20(20A)和筋板10(10A)焊接在一起,且将其中两根连接条20(20A)分别对应地焊接于筋板10(10A)的两侧位置,将其余的连接条20(20A)焊接于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图步骤:按照铸件毛坯图制作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其中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每一个所述筋板为片状体,所述筋板自身形成一个凹槽;下料切割步骤: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等离子切割机的控制中心,通过等离子切割机自动下料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述筋板形状,以获得多个所述筋板;焊接步骤:在一平台上将多个所述筋板和多个所述连接条焊接成一体,使得所有的所述筋板间隔排列并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在一起,所有筋板的所述凹槽形成铸造型腔,所述筋板和所述连接条构成所述铸造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图步骤:按照铸件毛坯图制作铸造模具的结构图,其中所述铸造模具包括多个筋板和多个连接条,每一个所述筋板为片状体,所述筋板自身形成一个凹槽;下料切割步骤:将制作的图纸数据输入等离子切割机的控制中心,通过等离子切割机自动下料将金属板材切割成所述筋板形状,以获得多个所述筋板;焊接步骤:在一平台上将多个所述筋板和多个所述连接条焊接成一体,使得所有的所述筋板间隔排列并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在一起,所有筋板的所述凹槽形成铸造型腔,所述筋板和所述连接条构成所述铸造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图步骤中,先将铸件结构图分模分型并设定加工量、收缩量、冒口结构,从而得到铸造毛坯图;根据铸件毛坯图的轮廓线和多个不同位置的截面图制得所述铸造模具的结构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图步骤中,利用CAD软件对所述铸造模具的结构图进行处理并设定所述筋板的厚度和相邻所述筋板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宋朱小生楼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链条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