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9262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先在地面上对应于电梯井安装位置处挖设基坑,然后在基坑的坑底、对应于桩基的位置处分别挖设桩坑,并在桩坑的坑底、以桩坑的中心为中心、均匀挖设至少三个承重坑,然后再承重坑内设置复合桩,通过复合桩将桩坑内的桩基支撑固定,最后通过桩基将电梯井由下至上依次拼接固定。从上述过程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桩坑的坑底、对应于桩基设有承重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桩基的承重效果,另外也能更加便于桩基顶面等水平调节,而且减小了开挖土量,对施工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ssembled Outdoor Elevator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老旧小区改造电梯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老旧小区住宅楼加装电梯,长期以来一直是热点的民生话题,特别是一些独居空巢、长期病患老人增多,加装电梯可以解决日常出行难的问题。为解决老小区加装电梯高层受益、低层受损、协调较难、报建手续难、筹资难及后期运行维护难等问题,丽水市区创新举措改变单纯运用传统的电梯加装工艺,采用“积木式”电梯即装配式电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利用钢结构灵活拆卸的特性进行搭积木式的快速安装。目前国内有140亿m2的6-9层建筑是没有电梯的,这部分建筑恰好是在八九十年代初建造的,又是城市里面最好的地段,服务设施非常齐全,想拆掉可能性不大,需要去做只有两条路,一是适老性改造政策,二是既有建筑加装电梯。这也增大了电梯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而装配式电梯能够在工厂完成加工,现场安装时间短,对老旧小区的影响较少,无疑会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由于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电梯改造的时候,必须要对电梯所在处进行开挖、以设置桩体和电梯井。但是由于老旧住宅小区周围地面的管路复杂,所以需要尽量减小开挖面积和开挖深度,同时又得保证电梯井的安装强度;另外老旧住宅小区因为已经使用,施工期间对于老旧住宅小区的居民影响较大,所以施工周期也不能太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桩坑的坑底、对应于桩基设有承重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桩基的承重效果,另外也能更加便于桩基顶面等水平调节,而且减小了开挖土量,对施工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通过承重坑内的混凝土管和芯杆以及填充形成的混凝土泥浆层的混凝土层B,使得预制的混凝土管、芯杆形成了整体的复合桩体结构,提高了桩的性能;通过承重坑内底部的混凝土泥浆层的作用,使得芯杆可以预固定,而且对于形成的整体的复合桩而言,与下部的土层结合更佳,进一步保证了桩的性能;通过插杆的作用,使得形成的整体的复合桩体结构具有更好的抗拔和承压效果,而且对周围土层的破坏较小;通过滤筒的作用,使得颗粒较大的混凝土泥浆、混凝土都被挡在滤筒外,进而使得位于滤筒内、芯杆周围的混凝土泥浆层和混凝土层的质量更佳,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复合桩体芯部的性能;通过支撑件与芯杆的轴承座固定,由于芯杆和轴承座都已经与承重坑固定,所以支撑件与轴承座固定后也是与承重坑内的整体的复合桩固定,而且通过支撑件与桩基连接,使承重坑内的整体的复合桩直接对桩基起到支撑作用;在桩坑内填充混凝土,能够使桩基与地面的结合效果更佳;在基坑内填充混凝土,能够使电梯井与地面的连接更加有效;多个承重坑内的混凝土泥浆和混凝土的凝固可以同时进行,缩短了施工周期;通过预制件的作用,施工的周期更加缩短,进一步减小施工对住宅小区居民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在地面上对应于电梯井安装位置处挖设基坑,然后在基坑的坑底、对应于桩基的位置处分别挖设桩坑,并在桩坑的坑底、以桩坑的中心为中心、均匀挖设至少三个承重坑;2)在承重坑内分别同轴心放置预制的混凝土管,所述混凝土管与承重坑匹配;3)再将插杆从混凝土管上部所设的径向通孔、由管内向管外穿出、插入承重坑的坑壁,从而将混凝土管与承重坑固定;4)在混凝土管外侧壁与承重坑的坑壁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混凝土A,待混凝土A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层A;5)然后在混凝土管内同轴心放入芯杆,所述芯杆的上部与轴承套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套与混凝土管内壁固定;6)通过联轴器将芯杆顶部伸出轴承套的传动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并将电机固定于桩坑内;7)向连接有电机的芯杆所在的混凝土管内加入依次加入混凝土和泥浆,并启动电机使芯杆底部侧壁的叶片对混凝土和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凝土和泥浆充分搅拌后,将电机与芯杆分离;8)重复步骤6)和7),直至同一桩坑内的承重坑都进行了混凝土和泥浆的充分搅拌;9)充分搅拌后的混凝土和泥浆静止形成混凝土泥浆层、并使芯杆固定;10)再向形成混凝土泥浆层的混凝土管内填充满混凝土B,待混凝土B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层B,混凝土层B将芯杆的轴承套固定;11)重复步骤2)~10),待同一桩坑内的所有混凝土层B凝固后,分别在轴承套的顶部固定支撑件,并保证支撑件的顶面均位于桩坑内、且该桩坑内的所有支撑件的顶面水平且齐平;12)将预制的桩基与支撑件分别固定,并保证桩基位于桩坑的中心,桩基的顶部位于基坑内、且该基坑内的所有桩基的顶部水平且齐平;13)将基坑固定有桩基的桩坑内填充满混凝土C;14)重复步骤12)和13),直至所有的桩坑内均固定有桩基、并且均填充满混凝土C;15)待所有混凝土C凝固之后,将电梯井最下方的井架底部与桩基的顶部固定,保证电梯井最下方的井架竖直,然后再基坑内填充满混凝土D;16)待混凝土D凝固之后,将电梯井的其余井架由下至上依次分别拼装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2)中,所述插杆面向承重坑中心的一端位于混凝土管内。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插杆设有多层,每层插杆设有多个、并且均以混凝土管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10)中,所述插杆位于混凝土管内的部分为混凝土层B内。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5)中,所述轴承套的底部向外设有翻边A,所述翻边A通过连接板与混凝土管内壁上部所设的环形槽连接,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翻边A固定。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板为网眼板。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翻边A的底部固定有滤筒,所述滤筒同轴心套设于芯杆,所述滤筒的材料为钢丝网。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滤筒的外径小于插杆与芯杆轴心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6)中,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固定于桩坑的坑底。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11)中,所述支撑件为碗状结构,所述支撑件的碗口向外水平设有翻边C、碗底中心设有与芯杆的传动端匹配的通孔,所述支撑件通过紧固螺栓与轴承套顶部的翻边B固定。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12)中,所述桩基通过螺栓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步骤15)中,所述电梯井最下方的井架底部通过螺栓与桩基固定连接;所述步骤16)中,电梯井的其余井架由下至上依次通过螺栓分别拼装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桩坑的坑底、对应于桩基设有承重坑,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桩基的承重效果,另外也能更加便于桩基顶面等水平调节,而且减小了开挖土量,对施工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第二、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通过承重坑内的混凝土管和芯杆以及填充形成的混凝土泥浆层的混凝土层B,使得预制的混凝土管、芯杆形成了整体的复合桩体结构,提高了桩的性能。第三、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通过承重坑内底部的混凝土泥浆层的作用,使得芯杆可以预固定,而且对于形成的整体的复合桩而言,与下部的土层结合更佳,进一步保证了桩的性能。第四、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通过插杆的作用,使得形成的整体的复合桩体结构具有更好的抗拔和承压效果,而且对周围土层的破坏较小。第五、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通过滤筒的作用,使得颗粒较大的混凝土泥浆、混凝土都被挡在滤筒外,进而使得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在地面上对应于电梯井(1)安装位置处挖设基坑(2),然后在基坑(2)的坑底、对应于桩基(4)的位置处分别挖设桩坑(3),并在桩坑(3)的坑底、以桩坑(3)的中心为中心、均匀挖设至少三个承重坑(5);2)在承重坑(5)内分别同轴心放置预制的混凝土管(7),所述混凝土管(7)与承重坑(5)匹配;3)再将插杆(8)从混凝土管(7)上部所设的径向通孔、由管内向管外穿出、插入承重坑(5)的坑壁,从而将混凝土管(7)与承重坑(5)固定;4)在混凝土管(7)外侧壁与承重坑(5)的坑壁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混凝土A,待混凝土A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层A(10);5)然后在混凝土管(7)内同轴心放入芯杆(12),所述芯杆(12)的上部与轴承套(11)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套(11)与混凝土管(7)内壁固定;6)通过联轴器(21)将芯杆(12)顶部伸出轴承套(11)的传动端(18)与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并将电机(19)固定于桩坑(3)内;7)向连接有电机(19)的芯杆(12)所在的混凝土管(7)内加入依次加入混凝土和泥浆,并启动电机(19)使芯杆(12)底部侧壁的叶片(14)对混凝土和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凝土和泥浆充分搅拌后,将电机(19)与芯杆(12)分离;8)重复步骤6)和7),直至同一桩坑(3)内的承重坑(5)都进行了混凝土和泥浆的充分搅拌;9)充分搅拌后的混凝土和泥浆静止形成混凝土泥浆层(22)、并使芯杆(12)固定;10)再向形成混凝土泥浆层(22)的混凝土管(7)内填充满混凝土B,待混凝土B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层B(23),混凝土层B(23)将芯杆(12)的轴承套(11)固定;11)重复步骤2)~10),待同一桩坑(3)内的所有混凝土层B(23)凝固后,分别在轴承套(11)的顶部固定支撑件(24),并保证支撑件(24)的顶面均位于桩坑(3)内、且该桩坑(3)内的所有支撑件(24)的顶面水平且齐平;12)将预制的桩基(4)与支撑件(24)分别固定,并保证桩基(4)位于桩坑(3)的中心,桩基(4)的顶部位于基坑(2)内、且该基坑(2)内的所有桩基(4)的顶部水平且齐平;13)将基坑固定有桩基(4)的桩坑(3)内填充满混凝土C;14)重复步骤12)和13),直至所有的桩坑(3)内均固定有桩基(4)、并且均填充满混凝土C;15)待所有混凝土C凝固之后,将电梯井(1)最下方的井架底部与桩基(4)的顶部固定,保证电梯井(1)最下方的井架竖直,然后再基坑(2)内填充满混凝土D;16)待混凝土D凝固之后,将电梯井(1)的其余井架由下至上依次分别拼装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室外电梯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在地面上对应于电梯井(1)安装位置处挖设基坑(2),然后在基坑(2)的坑底、对应于桩基(4)的位置处分别挖设桩坑(3),并在桩坑(3)的坑底、以桩坑(3)的中心为中心、均匀挖设至少三个承重坑(5);2)在承重坑(5)内分别同轴心放置预制的混凝土管(7),所述混凝土管(7)与承重坑(5)匹配;3)再将插杆(8)从混凝土管(7)上部所设的径向通孔、由管内向管外穿出、插入承重坑(5)的坑壁,从而将混凝土管(7)与承重坑(5)固定;4)在混凝土管(7)外侧壁与承重坑(5)的坑壁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混凝土A,待混凝土A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层A(10);5)然后在混凝土管(7)内同轴心放入芯杆(12),所述芯杆(12)的上部与轴承套(11)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套(11)与混凝土管(7)内壁固定;6)通过联轴器(21)将芯杆(12)顶部伸出轴承套(11)的传动端(18)与电机(19)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并将电机(19)固定于桩坑(3)内;7)向连接有电机(19)的芯杆(12)所在的混凝土管(7)内加入依次加入混凝土和泥浆,并启动电机(19)使芯杆(12)底部侧壁的叶片(14)对混凝土和泥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凝土和泥浆充分搅拌后,将电机(19)与芯杆(12)分离;8)重复步骤6)和7),直至同一桩坑(3)内的承重坑(5)都进行了混凝土和泥浆的充分搅拌;9)充分搅拌后的混凝土和泥浆静止形成混凝土泥浆层(22)、并使芯杆(12)固定;10)再向形成混凝土泥浆层(22)的混凝土管(7)内填充满混凝土B,待混凝土B凝固后形成混凝土层B(23),混凝土层B(23)将芯杆(12)的轴承套(11)固定;11)重复步骤2)~10),待同一桩坑(3)内的所有混凝土层B(23)凝固后,分别在轴承套(11)的顶部固定支撑件(24),并保证支撑件(24)的顶面均位于桩坑(3)内、且该桩坑(3)内的所有支撑件(24)的顶面水平且齐平;12)将预制的桩基(4)与支撑件(24)分别固定,并保证桩基(4)位于桩坑(3)的中心,桩基(4)的顶部位于基坑(2)内、且该基坑(2)内的所有桩基(4)的顶部水平且齐平;13)将基坑固定有桩基(4)的桩坑(3)内填充满混凝土C;14)重复步骤12)和13),直至所有的桩坑(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林龚珉龚成中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