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蕴藻专利>正文

一种带负荷齿轮传动离心摩擦变速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25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负荷齿轮传动离心摩擦变速器,它使用多个有固定啮合关系的齿轮副共轴线并排设置,在输入轴上装有可沿输入轴的轴向滑动的离心摩擦机构,多个输入齿轮与输入轴同轴并沿轴向排列,离心摩擦机构滑动到不同的输入齿轮位置处,使输入轴的动力通过摩擦传递到对应的输入齿轮中,使对应的减速齿轮副处于工作状态,通过变换离心摩擦机构的位置,实现变速。因而变速器不仅具有齿轮传动的高效率,也易于带负荷变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负荷齿轮传动离心摩擦变速方法及装置,是一种不切断负荷而具有齿轮变速性能的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领域。带负荷变速是机械传动领域人们一直追逐的目标。电力式的、液力式的以及摩擦式的无级变速装置虽然能够带负荷变速,但效率通常较低。而齿轮式变速虽然效率高,但用于带负荷变速是困难的。为得到齿轮传动变速的高效率,可以用多组具有不同速比的齿轮组啮合,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输入所传入或输出所传出的动力通过变换不同的离合器动作,使之只有一条传动链工作,而其他啮合齿轮处于空套状态。如长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1401中型卡车所用的变速器,但这样的变速器为避免离合器牙齿碰撞,必须使用主离合器使输入动力或负载脱离。而且为使变速离合器顺利啮合,多使用同步器使离合器两端的转速差减小。这样的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也不能带负荷变速。本专利技术旨在造就一种齿轮变速方法和装置,它能够不切断负荷而在功率传递中自动地或手动地改变传动比,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专利技术构思是,它使用多个有固定啮合关系的齿轮付共轴线并排设置,输出轴与输出齿轮固接,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上装有可沿输入轴的轴向滑动的离心摩擦机构,多个输入齿轮与输入轴同轴并沿轴向排列,离心摩擦机构滑动到不同的输入齿轮位置处,使输入轴的动力通过摩擦传递到对应的输入齿轮中,使对应的减速齿轮付处于工作状态,通过变换离心摩擦机构的位置,实现变速。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实现是具有输入轴和与输出齿轮固接的输出轴,有多个有固定啮合关系的减速齿轮付共轴线并排设置,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上装有可沿输入轴的轴向滑动的离心摩擦机构,多个输入齿轮与输入轴同轴并有同样直径的内孔,多个输入齿轮沿轴向排列。附附图说明图1是离心摩擦机构和使用外齿轮组成多个固定啮合关系减速齿轮付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使用内外齿轮组成多个固定啮合关系减速齿轮付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在使用内外齿轮组成多个固定啮合关系减速齿轮付的实施例中半环形支承结构和受力示意图。附图4是在使用内外齿轮组成多个固定啮合关系减速齿轮付的实施例传动关系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叙述如下所有的齿轮及齿轮付,都处于确定不变的啮合状态,在变换传动比时,不改变其啮合状态,即变速前与谁啮合的,变速后仍与谁啮合。这就是说,变速器无论怎样变速,每一个齿轮都确定不变地与原先与它相啮合的齿轮啮合。变速时,改变在输入轴上装有的可沿输入轴向滑动的离心摩擦机构的轴向位置,离心摩擦机构滑动到不同的输入齿轮位置处,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张紧摩擦块,使输入轴的动力通过摩擦传递到对应输入齿轮中,其对应的减速齿轮付处于工作状态,实现变速。避免了变速时齿轮的交换,因此避免了齿轮的啮入和啮出,易于简单地做到带负荷变速。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它的结构关系和工作原理可叙述如下在本说明书中,以Zx表示标号为x的齿轮的齿数,例如齿轮60齿数即为Z60。输入轴43经轴承44、46支承在左机壳77和输出轴47上。47则经轴承45和支承59支承于右壳体78上,75、76是油封,47上固装着输出齿轮60。齿轮56支承于固装在右壳体78上的支承57内,齿轮54支承于齿轮56的凸缘和固装在右壳体的支承55之内。齿轮58支承于齿轮56的另一凸缘和固装在右壳体的支承59之内。齿轮54、56、58、60分别与齿轮64、65、66、67啮合,后4个齿轮固装于轴61上,轴61经轴承62、63支承于左、右机壳上。C形键48的中段可滑移地卧在轴43的键槽内,它的立起的右端被轴套49和挡板79握住,因而能拨动轴套49与轴43一起转动,也能拉轴套49沿轴向滑移,轴套49上固装有销50和51,分别伸入离心块52、53的内孔内,当轴43经键48、轴套49、销50、51带动离心块52、53旋转时,离心力的作用使离心块52、53的外颈圆柱面贴紧附图1中齿轮58的内颈圆柱面,由摩擦力的作用而带动齿轮58旋转。由于齿轮54、56、58和60的内颈圆柱面是同轴、同内径并排列的,故C型键48可拉动离心块52、53沿轴向滑移,移至哪个齿轮的内颈圆柱面,就由离心力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哪个齿轮一起旋转。移至齿轮54内,54旋转并经齿轮64、轴61、齿轮67、齿轮60带动输出轴旋转,此时变速器的速比(输入轴43与输出轴47的转速之比)等于i54=Z64Z54*Z60Z67]]>离心块移至齿轮56内,则变速器的速比i56=Z65Z56*Z60Z67]]>离心块在齿轮58内(附图1中位置),速比为i58=Z66Z58*Z60Z67]]>离心块在齿轮58内(附图1中位置),速比为离心块移至齿轮60之内,输入轴经离心块的摩擦力直接带动输出轴旋转,变速器的速比i54=1由于离心块在齿轮内颈面上平滑移动,与齿轮的接合是靠摩擦力,因此变速器可以带负荷平滑而方便地变速。若与齿轮(例如54)并排地放一个可自由转动的滑环,则离心块移至这个滑环之内时,就带动滑环空转,与其它齿轮脱离,相当于变速器放在“空档”。C型键48的左端立起并被轴套70、档环71握住,轴承72内圈装于轴套70上,外圈装于轴套73内,并被70、71、73轴向固定。轴套73的一个立臂固装在变速杆74的右端,变速杆74经左机壳77伸出连接变速控制机构(略),因此,变速杆沿轴向左拉或右推时,就经73、72、70、48、49、50、51带动离心块52、53轴向滑移,进行变速换档。在附图1中,支承55、57及59都是固装于机壳78内的轴承座,这些轴承座内可套装相应的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再经这些轴承去支承相应的齿轮54、56、58、60,不过,这些众知的技术细节,附图1中未予画出。附图2是使用内外齿轮组成多个固定啮合关系减速齿轮付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它的结构关系和工作原理可叙述如下齿轮83、85是塔形齿轮,都是由一个内齿轮和一个直径较小的外齿轮同轴地一体相连构成的。86、87、88则都是中间齿环,它们的环的外颈面上有一个外齿轮,内圆柱面上则有一个内齿轮。塔形齿轮与中间齿环的内、外啮合,是本型变速器的一个特点。外齿环84经环形支承96a支承于壳体96、84与中间齿环86的内齿轮啮合;中间齿环86经半环形支承89支承于壳体96、86的外齿轮与塔形齿轮83的内齿轮啮合;塔形齿轮83支承于壳体,它的外齿轮与中间齿环87的内齿轮啮合;中间齿环87经半环形支承90支承于壳体,它的外齿轮与塔形齿轮85的内齿轮啮合;塔形齿轮85支承于壳体,它的外齿轮与中间齿环88的内齿轮啮合;中间齿环88经半环形支承91支承于壳休,它的外齿轮与输出轴连内齿轮82相啮合。带有内齿轮的输出轴82左边直接支承于壳体,右边则经轴承95a支承于壳体。95b是油封。附图2所示的使用内外齿轮组成多个固定啮合关系减速齿轮付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心摩擦机构与附图1轴承所示的结构相同,在附图2中使用假想线94表示。其结构同样是C型键48的左端立起并被轴套70、档环71握住,轴承72内圈装于轴套70上,外圈装于轴套73内,并被70、71、73轴向固定。轴套73的一个立臂固装在变速杆74的右端,变速杆74经左机壳77伸出连接变速控制机构(如附图1所示),因此,变速杆沿轴向左拉或右推时,就经73、72、70、48、49、50、51带动离心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负荷齿轮传动离心摩擦变速方法,它使用多个有固定啮合关系的齿轮付共轴线并排设置,输出轴与输出齿轮固接,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轴上装有可沿输入轴的轴向滑动的离心摩擦机构,多个输入齿轮与输入轴同轴并沿轴向排列,离心摩擦机构滑动到不同的输入齿轮位置处,使输入轴的动力通过摩擦传递到对应的输入齿轮中,使对应的减速齿轮付处于工作状态,通过变换离心摩擦机构的位置,实现变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悦
申请(专利权)人:李蕴藻郑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