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97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产生因压板的支承部的热变形而引起的挠曲的注射成型机。该注射成型机(10)具备可动压板(13),设置有安装有动模(33)的模具安装面(41A),可动压板(13)具备一对支承部(44L、44R)分别从与模具安装面(41A)正交的一对侧面(42L、42R)向外侧延伸而设置并支承可动压板(13),支承部(44L、44R)具有槽(141),该槽(141)作为降低设置有动模(33)的一侧的热流上游侧(142)与其相反一侧的热流下游侧(143)的温度差Δθ的调整部。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成型机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8年3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6409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技术介绍
注射成型机中,提出有夹着压板主体在左右两侧设置一对支承部的中心支承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该中心支承结构中,与支承压板主体的下表面的情况不同,压板主体的温度分布呈上下对称。由此,压板主体以上下对称的方式热变形,保持成与框架垂直。其结果,安装于可动压板的动模与安装于固定压板的定模保持平行,能够使合模力不易偏斜。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96876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中心支承结构中,在模具侧的热流上游侧与其相反一侧的热流下游侧之间容易存在支承部的温度差。尤其若将注射成型机的机械尺寸设计得较小,则因质量降低而热源附近的模具侧的温度上升变大,温度梯度变大。其结果,还容易使支承部的热流上游侧与热流下游侧的温度差进一步扩大。若支承部的温度差变大,则有时产生因支承部的热变形而引起的挠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产生因压板的支承部的热变形而引起的挠曲的注射成型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观点的注射成型机,其具备压板,该压板设置安装有模具的模具安装面,所述压板具备一对支承部,该一对支承部分别从与所述模具安装面正交的一对侧面向外侧延伸而设置并支承所述压板,所述支承部具有调整部,该调整部使设置有所述模具的一侧的热流上游侧与其相反一侧的热流下游侧的温度差降低。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产生因压板的支承部的热变形而引起的挠曲的注射成型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闭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且是可动压板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且是固定压板的剖视图。图5是可动压板的脚部的附近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与槽的上端的倾斜角度对应的热流上流侧与热流下流侧之间的温度差的图。图7是表示倾斜角度的定义的模式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中:10-注射成型机,12-固定压板,13-可动压板,41A-模具安装面,42L、42R-侧面,44L、44R、54L、54R-支承部,141、151-槽(调整部),141A、151A-槽的上端,142-热流上游侧,143-热流下游侧,131-风扇(温度降低部),132-凸片(温度降低部),133-缺口(温度降低部),33-动模,H-热流,Δθ-温度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尽可能地对各附图中的同一个构成要件标注相同元件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首先,参考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10的整体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10的闭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10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且是可动压板13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且是固定压板12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10具备框架11、固定于框架11的固定压板12及与固定压板12隔开间隔而配设的后压板15。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由多根(例如4根)连接杆16连结。连接杆16的轴向成为前后方向。为了允许合模时的连接杆16的伸长,后压板15能够进退地载置于框架11。注射成型机10还具备配设于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之间的可动压板13。如图3等所示,可动压板13固定于左右一对滑块14L、14R,滑块14L、14R沿着铺设于框架11的导引件17L、17R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由此,可动压板13与固定压板12接触或分离自如。可动压板13在与连接杆16对应的位置具有缺口。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压板13在与各连接杆16对应的位置具有缺口,但是也可以具有贯穿孔来代替缺口。在可动压板13中的与固定压板12的对置面安装有动模33,在固定压板12中的与可动压板13的对置面安装有定模32。模具装置30由定模32及动模33构成。若可动压板13前进,则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而进行闭模。并且,若可动压板13后退,则动模33与定模32分离而进行开模。注射成型机10还具备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后压板15之间的肘节机构20及使肘节机构20动作的合模用电机26。合模用电机26具备作为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部的滚珠丝杆机构,使驱动轴25进退,由此使肘节机构20动作。肘节机构20例如具有沿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方向进退自如的十字头24、摆动自如地安装于十字头24的第2肘节杆23、摆动自如地安装于后压板15的第1肘节杆21及摆动自如地安装于可动压板13的肘节臂22。第1肘节杆21与第2肘节杆23、第1肘节杆21与肘节臂22分别被销结合。该肘节机构20是所谓内卷5节点双肘节机构。合模装置通过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后压板15、肘节机构20、合模用电机26等构成。接着,参考图1及图2对上述构成的注射成型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开模结束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沿正方向驱动合模用电机26,使作为被驱动构件的十字头24前进,由此使肘节机构20动作。如此一来,可动压板13前进,如图1所示那样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而结束闭模。接着,若进一步沿正方向驱动合模用电机26,则肘节机构20产生基于合模用电机26的推进力乘以肘节倍率的合模力。通过该合模力进行合模。而且,在合模状态的定模32与动模33之间形成未图示的型腔空间。注射缸向型腔空间填充熔融树脂,所填充的熔融树脂固化而成为成型品。接着,若沿反方向驱动合模用电机26,使十字头24后退而使肘节机构20动作,则可动压板13后退而进行开模。之后,顶出装置从动模33顶出成型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使用肘节机构20产生合模力,但是也可以不使用肘节机构20,将通过合模用电机26产生的推进力直接作为合模力而传递到可动压板13。并且,也可以将通过合模用缸产生的推进力直接作为合模力而传递到可动压板13。并且,也可以通过线性马达进行模开闭,通过电磁铁进行合模,合模装置的方式并无限定。接着,参考图1及图3,对可动压板13的构成进行说明。可动压板13由铸铁等金属材料形成。可动压板13固定于左右一对滑块14L、14R,框架11经由滑块14L、14R、导引件17L、17R等支承可动压板13。可动压板13包括表侧部41、背侧部42、中间部43及支承部44L、44R。表侧部41、背侧部42、中间部43及支承部44L、44R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别形成并由螺栓等固定。作为固定方法,也可以使用焊接。表侧部41具有安装动模33的模具安装面41A。动模33可以以动模33的中心线与表侧部41的模具安装面的中心一致的方式安装于表侧部41。背侧部42与表侧部41中的与模具安装面41A相反一侧的面隔着间隔而配设。在背侧部42中的与中间部43相反一侧的面(后端面)设置有安装肘节机构20的肘节安装部45。肘节安装部45例如设置上下一对而分别摆动自如地支承肘节臂22。中间部43对表侧部41与背侧部42进行连接。中间部43具有形成用于配置顶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压板,该压板设置安装有模具的模具安装面,所述压板具备一对支承部,该一对支承部分别从与所述模具安装面正交的一对侧面向外侧延伸而设置并支承所述压板,所述支承部具有调整部,该调整部使设置有所述模具的一侧的热流上游侧与其相反一侧的热流下游侧的温度差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9 JP 2018-064098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压板,该压板设置安装有模具的模具安装面,所述压板具备一对支承部,该一对支承部分别从与所述模具安装面正交的一对侧面向外侧延伸而设置并支承所述压板,所述支承部具有调整部,该调整部使设置有所述模具的一侧的热流上游侧与其相反一侧的热流下游侧的温度差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所述调整部包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的表面的槽,所述槽的上端以所述热流上游侧比所述热流下游侧远离所述侧面的方式倾斜而形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谷知宽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