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2875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应用,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结合草料饲养6‑8月龄的大白兔,成功建立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实验模型。该模型再现了早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进程和病理改变,可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病理学研究和药学评价。

An Animal Mode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clerosing Heart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腹型肥胖或超体质量、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这些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高度危险因素。2018年中国大健康数据披露我国肥胖人口达到3.25亿,其中儿童及青少年的肥胖率占30%,未来20年这个数据将增加一倍,达到6.5亿。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的脂肪肝发生率达到40-50%。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同样存在这些代谢异常并成流行趋势,儿童期MS预示成人期MS和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资料统计推测未来20年由肥胖引发的Ⅱ型糖尿病将增加33倍,心血管疾病将达到3亿人。建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实验模型对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以及临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现有技术下尚不能在小动物建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动物模型。目前在大动物亦未见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实验研究、新药开发和医疗研究领域仍处于近空白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利用实验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采用特制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养6-8月龄的大白兔成功建立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实验模型。该模型具备了冠状动脉动脉主干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分支粥样硬化,动脉内经狭窄或闭塞,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炎性反应以及局灶性心肌细胞纤维化和局灶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瘢痕化等冠心病相关的冠心病的疾病特征,可用于代谢综合症所致的冠心病的病因学,病理学研究和药学评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对6-8月龄的兔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草料构建动物模型,所述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为含有质量百分比为8-20%%脂肪和0.75-2%胆固醇的普通维持饲料,所述草料为苜蓿草(干料),饲喂周期为8-20周。本专利技术所述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优选为含有20%脂肪(猪油)和1.25%胆固醇的普通维持饲料。本专利技术所述兔优选为雌性或雄性,6-8月龄新西兰白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构建方法,优选:每日饲料(高脂高胆固醇饲料)饲喂总量100克,草料(苜蓿草)饲喂总量20克。饲喂方法采用每天2次,每次总饲料(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草料)投喂量为60g/每只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构建方法,优选8-20周。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构建得到。一种动物模型的应用,所述的动物模型应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在冠状动脉动脉主干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分支粥样硬化、动脉内经狭窄或闭塞、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炎性反应以及局灶性心肌细胞纤维化、局灶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瘢痕化冠心病相关的基础研究。一种动物模型的应用,所述的动物模型应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在冠状动脉动脉主干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分支粥样硬化、动脉内经狭窄或闭塞、局灶性心肌细胞变性、炎性反应以及局灶性心肌细胞纤维化和局灶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瘢痕化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药物开发。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现有技术下采用成年兔进行造模,成模时间8周,冠心病加剧出现早期心衰表现为20周,模型成功率百分之百,稳定性好,无死亡率。填补了该领域的动物模型的空白,为人类代谢综合症,特别是冠心病的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模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的动物体重变化。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血浆HDL-c和LDL-c变化。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血浆TG和TC变化。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心脏重量和心脏指数变化。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冠状动脉H&E染色结果。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冠状动脉Masson染色结果。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心肌组织Masson染色结果。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左心室、室间隔及右心室室壁厚度变化。图1-9中的:图例*,**,***,###表示的含义如下:*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模型组vs.对照组###表示:模型组-20周vs.模型组-8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步骤,但不受实施例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另有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该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动物:雄性SPF级新西兰实验大白兔,7月龄,普通级动物饲养中心饲养,12小时光照/12小时无光照,温度控制条件21-25度,湿度控制条件40-70度。动物8-10天检疫、适应后进入正式实验。普通维持饲料购自于邳州市小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0%脂肪(猪油)+1.25%胆固醇饲料。草料:苜蓿草干草。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n=5):普通维持饲料,每天2次,每次投喂量为60g/每只兔,20周。模型动物1组(n=7):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每天2次,每次投喂量为60g/每只兔,8周。模型动物2组(n=7):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每天2次,每次投喂量为60g/每只兔,20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模型结果图1为本模型建立过程的动物体重变化。图2-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血浆HDL-c和LDL-c和TG和TC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动物8周后可见显著性脂质代谢障碍,表现为高脂高胆固醇血症。至模型20周趋于更为严重的高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研究结果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动物心脏重量及心脏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动物心脏重量未有显著性增大,心脏指数亦未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图5-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冠状动脉H&E染色结果,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入口处在模型第8周和20周可见显著性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内腔狭窄,形成显著性冠状动脉硬化。图7-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构建的模型动物8周及20周时心脏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结果显示模型动物心肌组织部分内细小冠状动脉分支,特别是左心室壁内细小冠状动脉呈现显著性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厚,内腔狭窄,中膜结构破坏,纤维化,外膜纤维化伴有炎细胞浸润。心肌组织,特别是左室壁心肌组织,呈现排列紊乱,炎细胞浸润,纤维化等局灶性心肌梗塞的病理改变。图9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6‑8月龄的兔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草料构建动物模型,所述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为含有10‑20%脂肪和0.75‑2%胆固醇的普通维持饲料,所述草料为苜蓿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6-8月龄的兔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草料构建动物模型,所述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为含有10-20%脂肪和0.75-2%胆固醇的普通维持饲料,所述草料为苜蓿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为含有20%高脂和1.25%胆固醇的普通维持饲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兔为新西兰白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每天2次,每次总饲料投喂量为60g/每只兔,其中高脂高胆固醇饲料50g/每只兔,草料10g/每只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时长为8-20周。6.一种冠状动脉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永杰吴培灿邢柳柳陈继巧姜世浩邓志豪甘婷沈红英靳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珂玛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