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97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包括导气管及与导气管连通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水平设置的主通道以及与主通道垂直且并列镶嵌在主通道上的多个副通道,主通道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导气管,主通道与副通道两端均设有端口封板;还包括强劲板;所述副通道内平行设有若干脱尘板,所述脱尘板沿副通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脱尘板上设有孔,所述脱尘板的下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疏煤器,且连接于同一脱尘板的固定杆上的各层疏煤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脱尘板上的固定杆上的各层疏煤器错落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副通道内设置有脱尘板可起到降尘效果,设置有疏煤器,起到降低床层阻力,起到疏通导气作用。

A device for collecting gas, reducing dust and removing co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
本技术设计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具体属于混煤低温干馏

技术介绍
目前兰炭炉只能使用30mm-80mm块煤,在煤矿综采情况下,块煤只有25%,导致原料煤来源有限,加之兰炭批复建设产能远超块煤供给,形成产能相对过剩,使得原料块煤价格较高,兰炭企业经营利润低。为充分利用30mm以下的混煤,开发必要的工艺技术显得颇为重要,目前利用直立炉进行混煤热解,唯有油尘含量较大与煤床层压降较大两难题难以破解,本专利技术主要考虑通过在热解收气过程中进行降尘,得以在源头控制油中含尘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一些部件疏导煤层,达到通气的目的,降低床层压降,同时基于现运行的集气伞内部强度不够等效果,增加内部结构设计,提升集气装置稳定性,从而为混煤热解提供一种热解集气降尘疏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现今使用的集气阵伞为简单的人字型结构,此结构缺乏内部强劲辅助结构,致使集气阵伞稳定性差,导致容易变形,另外目前现用的集气阵伞只是单纯的集气,没有对油气中的尘进行脱除,对混煤热解床层阻力更是没有降低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可有效起保护集气装置,同时可对油气中的尘进行高效脱出,另外对煤床层阻力也可有效降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包括导气管及与导气管连通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水平设置的主通道以及与主通道垂直且并列镶嵌在主通道上的多个副通道,主通道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导气管,主通道与副通道两端均设有端口封板;所述主通道与副通道内设有强劲板;所述副通道内平行设有若干脱尘板,所述脱尘板沿副通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脱尘板上设有孔,所述脱尘板的下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疏煤器,且连接于同一脱尘板的固定杆上的各层疏煤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脱尘板上的固定杆上的各层疏煤器错落设置。所述主通道与副通道均由两块矩形板围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端口封板的形状与两块矩形板围成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夹角≤50°。所述副通道中两块矩形板围成的夹角内平行夹设有若干脱尘板,所述脱尘板从夹角中心至两边逐步减小。所述副通道的数目为3个。所述锐角≤50°。所述强劲板为空心三角板。所述脱尘板上的孔的形状为圆形、方形、矩形或半圆。所述固定杆为实心圆柱体。所述疏煤器为十字形结构,且为中间厚向两端逐步变薄的实心钢结构。所述疏煤器在固定杆上中心对称。所述主通道的内部空间大于副通道的内部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因集气装置一般埋藏在煤层内,集气装置两侧容易受到煤的挤压变形,本技术提供的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在主通道及副通道内设置有强劲板,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避免集气装置变形的现象;(2)混煤热解由于煤炭粒径较小,在热解过程中热解气会带走大量微颗粒尘,经集气装置导出进入外部煤气净化系统最后经油水分离得焦油,因大量的尘被带至焦油中导致焦油品质较差,本技术在副通道内设置有脱尘板,带尘的热解气经过副通道时会在脱尘板上来回碰撞,改变尘粒方向及速度,使尘粒得到降落,最终达到降尘的效果;(3)直立炉热解内部是大空腔结构,煤层厚度高达5米左右,混煤填满空腔内部后,煤层会被压的很实,煤颗粒之间的致密度较高,导致床层阻力增大,为使热解气顺利到达集气装置内;本技术设置疏煤器,在脱尘板下沿设置数组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数个疏煤器,疏煤器结构为十字型,这样在大空腔内部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将对不同高度的煤层形成吊挂效应,尤如混凝土中的钢筋起到支撑作用,因疏煤器只是局部安装,不会产生煤层吊挂不落的现象,对混煤在直立炉内热解起到很好的疏气作用,主要是减轻了上层煤对下层煤的挤压,使得煤层内的致密度变小,从而达到疏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脱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杆及疏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强劲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疏煤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气管;2-主通道;3-副通道,301-脱尘板,302-固定杆,303-疏煤器;4-强劲板;5-端口封板;6-孔。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包括导气管1及与导气管1连通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水平设置的主通道2以及与主通道2垂直且并列镶嵌在主通道上2的多个副通道3,主通道2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导气管1,主通道2与副通道3两端均设有端口封板5;所述主通道2与副通道3内设有强劲板4;所述副通道3内平行设有若干脱尘板301,所述脱尘板301沿副通道3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脱尘板301上设有孔6,所述脱尘板301的下沿设有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上设有疏煤器303,且连接于同一脱尘板301的固定杆302上的各层疏煤器30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脱尘板301上的固定杆302上的各层疏煤器303错落设置。所述主通道2与副通道3均由两块矩形板围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且≤50°,所述端口封板5的形状与两块矩形板围成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副通道3中两块矩形板围成的夹角内平行夹设有若干脱尘板301,所述脱尘板301从夹角中心至两边逐步减小。所述副通道3的数目为3个。所述强劲板4为空心三角板。所述脱尘板301上的孔6的形状为圆形、方形、矩形或半圆。所述固定杆302为实心圆柱体。所述疏煤器303为十字形结构,且为中间厚向两端逐步变薄的实心钢结构。所述主通道2的内部空间大于副通道3的内部空间。本技术实用原理:本技术设于直立的热解炉内部上端,导气管1与热解炉外部连通,当原煤填充直所述疏煤器303处时,由于同一固定杆302上设置有数个疏煤器303,原煤继续填充,煤层厚度逐步增加,疏煤器303上下两部的煤层较周围煤层会疏松些,即可达到疏煤效果,等直立的热解炉大空腔全部填满时,点火开始热解。在热解段产生的热解气逐步上移,因混煤热解床层阻力较大,热解气上升至一定高度时,由于床层阻力作用,热解气很难在继续上升,此时热解气会向设置有疏煤器303的位置集聚后再继续上升至主通道2及副通道3内,热解气在副通道3内的脱尘板301之间来回碰撞,热解气中的尘在来回碰撞的作用下,逐步得到沉降,最终达到降尘的效果,热解气最终通过导气管1被排出热解炉外进入煤气净化系统,其中固体产物随着重力作用逐步下移进入冷却系统最终被冷却至一定温度后输送至仓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管(1)及与导气管(1)连通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水平设置的主通道(2)以及与主通道(2)垂直且并列镶嵌在主通道上(2)的多个副通道(3),主通道(2)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导气管(1),主通道(2)与副通道(3)两端均设有端口封板(5);所述主通道(2)与副通道(3)内设有强劲板(4);所述副通道(3)内平行设有若干脱尘板(301),所述脱尘板(301)沿副通道(3)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脱尘板(301)上设有孔(6),所述脱尘板(301)的下沿设有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上设有疏煤器(303),且连接于同一脱尘板(301)的固定杆(302)上的各层疏煤器(30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脱尘板(301)上的固定杆(302)上的各层疏煤器(303)错落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气管(1)及与导气管(1)连通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包括水平设置的主通道(2)以及与主通道(2)垂直且并列镶嵌在主通道上(2)的多个副通道(3),主通道(2)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导气管(1),主通道(2)与副通道(3)两端均设有端口封板(5);所述主通道(2)与副通道(3)内设有强劲板(4);所述副通道(3)内平行设有若干脱尘板(301),所述脱尘板(301)沿副通道(3)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脱尘板(301)上设有孔(6),所述脱尘板(301)的下沿设有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上设有疏煤器(303),且连接于同一脱尘板(301)的固定杆(302)上的各层疏煤器(30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脱尘板(301)上的固定杆(302)上的各层疏煤器(303)错落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气降尘疏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2)与副通道(3)均由两块矩形板围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端口封板(5)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利军冯亚军张会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双翼煤化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