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87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旨在解决现有的胶带机机尾架不能够与桥式转载机连接且拉移不方便的问题。该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通过分别在左顶梁和右顶梁上开设桥转机连接槽,利用桥转机连接槽能够与桥式转载机进行连接,并分别在底座的前、后部位处设置了导向座,导向座的底面为弧形面使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利于该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前后移动完成拉移;在采煤过程中将之与桥式转载机连接,每当工作面进一帮煤炭时,拉移桥式转载机便可带动该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同步移动,缩短了拉移桥式转载机和缩胶带机的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Tailstock of movable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
本技术属于运输转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
技术介绍
在综合机械化采煤过程中,运输系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桥式转载机下货到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机尾这一段又是整个运输系统的重要环节。现有的桥式转载机均为骑在胶带机机尾上,以胶带机机尾架作为轨道实现拉移。机尾架主体均由12#工字钢构成,每个机尾架主体长3米,共5个总长15米。现有的胶带机机尾架虽然能够与桥式转载机配合使用,但是其还存在以下不足:(1)受桥式转载机自身重力影响,桥式转载机长时间在胶带机机尾架上行走后变型严重,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下来需更换二至三次胶带机机尾架,制约了生产。(2)由于胶带机机尾架的自身结构所限,不能够与桥式转载机连接,且拉移不方便,仅能与桥式转载机滑动配合起轨道作用,因此缩胶带机时,必须将桥式转载机提高,用绞车配合拉移胶带机机尾架,工序繁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3)由于机尾架总长15米,每次缩胶带机时最大长度为15米,缩机尾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旨在解决现有的胶带机机尾架不能够与桥式转载机连接且拉移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包括机尾架主体(100)、扫煤器(200)、托辊(300)和机尾尾轮(400),所述扫煤器(200)设置在机尾架主体(100)的前部,所述托辊(300)设置在机尾架主体(100)的中部,所述机尾尾轮(400)设置在机尾架主体(100)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架主体(100)包括底座(110)、导向座(120)、左顶梁(130)、右顶梁(140)、左竖梁、右竖梁和固定架(150);所述底座(110)的前、后部位处均设置有导向座(120),所述导向座(120)的底面为纵截面呈弧形的弧形面;所述左顶梁(130)和右顶梁(140)上均开设有桥转机连接槽(160),左顶梁(...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包括机尾架主体(100)、扫煤器(200)、托辊(300)和机尾尾轮(400),所述扫煤器(200)设置在机尾架主体(100)的前部,所述托辊(300)设置在机尾架主体(100)的中部,所述机尾尾轮(400)设置在机尾架主体(100)的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尾架主体(100)包括底座(110)、导向座(120)、左顶梁(130)、右顶梁(140)、左竖梁、右竖梁和固定架(150);所述底座(110)的前、后部位处均设置有导向座(120),所述导向座(120)的底面为纵截面呈弧形的弧形面;所述左顶梁(130)和右顶梁(140)上均开设有桥转机连接槽(160),左顶梁(130)和右顶梁(140)间隔分布并分别通过左竖梁和右竖梁设置在底座(110)的上侧,所述左竖梁和右竖梁通过固定架(150)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120)为四个,其中两个设置于底座(110)前部的两侧,另外两个设置于底座(110)后部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胶带机机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120)上竖直设置有升降油缸(500)。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林任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