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60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铣床上料装置,包括圆形的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上表面的一侧设有贯穿到所述转动平台边缘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加工平台,所述凹槽的底面与所述加工平台的下表面之间设有供所述加工平台转动的第一球体,所述加工平台的下表面中心处连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转动平台且连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送机将加工件移动到加工平台上,加工平台可以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实现公转,将加工件移动到加工位置,又可以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实现自转,从而对加工件进行旋转,通过气缸和推板将加工好的加工件推送到第二输送机,避免人工操作,可以防止工作人员的手部受伤,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A Milling Machine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床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铣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床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铣床主要指用铣刀对加工件进行加工的机床,而铣床的上料装置是对加工件进行加工的重要环节。但部分铣床上料时,采用手动上料,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操作时,加工件容易使工作人员的手部受伤,在加工时不能对上料的加工件进行旋转,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铣床上料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铣床上料装置,包括圆形的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上表面的一侧设有贯穿到所述转动平台边缘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加工平台,所述凹槽的底面与所述加工平台的下表面之间设有若干供所述加工平台转动的第一球体,所述加工平台的下表面中心处连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转动平台且连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L形支架连接在所述转动平台的下表面,所述转动平台下表面中心处连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连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连有底座,所述转动平台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中轴与所述转动平台的中轴重合,所述环形凹槽的正下方均匀设有不少于三个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转动平台(1),所述转动平台(1)上表面的一侧设有贯穿到所述转动平台(1)边缘的凹槽(2),所述凹槽(2)中设有加工平台(3),所述凹槽(2)的底面与所述加工平台(3)的下表面之间设有若干供所述加工平台(3)转动的第一球体(4),所述加工平台(3)的下表面中心处连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下端穿过所述转动平台(1)且连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通过L形支架(10)连接在所述转动平台(1)的下表面,所述转动平台(1)下表面中心处连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的下端连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下端连有底座(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床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转动平台(1),所述转动平台(1)上表面的一侧设有贯穿到所述转动平台(1)边缘的凹槽(2),所述凹槽(2)中设有加工平台(3),所述凹槽(2)的底面与所述加工平台(3)的下表面之间设有若干供所述加工平台(3)转动的第一球体(4),所述加工平台(3)的下表面中心处连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下端穿过所述转动平台(1)且连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通过L形支架(10)连接在所述转动平台(1)的下表面,所述转动平台(1)下表面中心处连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的下端连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下端连有底座(9),所述转动平台(1)的下表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中轴与所述转动平台(1)的中轴重合,所述环形凹槽的正下方均匀设有不少于三个的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上表面为内凹的弧形面且弧形面上转动地放有第二球体(12),所述第二球体(12)的上端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且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壁转动接触,所述转动平台(1)的圆周端处分别设有第一输送机(13)和第二输送机(14),所述第一输送机(13)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送机(14)的输入端均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怀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天津智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