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7384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提取室和干燥室,所述提取室具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和设置在所述提取室内部的喷洒系统,提取室内水平至少设置用于放置银杏叶原料的第一置物隔板和第二置物隔板,第一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一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二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二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在竖直方向上位置重合,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弧形朝向不同,所述第一置物隔板设有若干在竖直方向设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承载部的交界处,并且每个引流管的端部与一碰洒管连接。

A Extraction System of Flavonoids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
本技术涉及银杏叶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
技术介绍
在天然活性组分提取领域,经常需使用提取装置对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进行浸提,使得草本植物根、茎、叶中的活性成分溶解在提取剂中,从而实现对活性组分的提取。黄酮因其具有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市场上对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银杏黄酮也是目前国内外最受欢迎的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等及疾病的原料药,但是目前各种提取银杏黄酮的装置却存在很多的问题。现有的黄酮提取装置通过向装有银杏叶原料的提取罐内通高温蒸气的方式来提取黄酮。其中,罐内设有多层置物板用来放置银杏叶原料,罐内还需要设置酒精喷洒系统来对银杏叶原料喷洒酒精溶液。但是,现有的置物板因为结构上的限制,无法确保酒精和银杏叶原料的充分接触和均匀碰洒,从而影响了黄酮提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提取室和干燥室,所述提取室具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和设置在所述提取室内部的喷洒系统,所述喷洒系统用于向所述提取室喷洒酒精溶液,所述提取室内水平至少设置用于放置银杏叶原料的第一置物隔板和第二置物隔板,所述喷洒系统沿着所述第一、第二置物隔板的长度方向水平布置,所述第一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一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二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二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在竖直方向上位置重合,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弧形朝向不同。所述第一置物隔板设有若干在竖直方向设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承载部的交界处,并且每个引流管的端部与一个水平排布的碰洒管连接,所述碰洒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用以将来自第一置物隔板的酒精溶液碰洒到所述第二置物隔板上。其中,所述碰洒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中,非边缘处的碰洒管相对于所述引流管对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或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其中,所述提取室内还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支撑臂,所述第一置物隔板和所述第二置物隔板的端部均固定在所述一对支撑臂上。其中,所述蒸汽进口和所述蒸汽出口的高度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置物隔板和第二置物隔板分别由若干呈弧形的弧形承载部构成,从而提高了物料的铺设面积,并且使得酒精溶液的喷洒面积更大,延长了酒精和银杏叶原料的接触时间,从而改善黄酮提取效率。并且,为了避免上一层的置物隔板流到下一层置物隔板上的液体不均匀,通过设置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承载部的交界处的引流管,并将每个引流管的端部与一个水平排布的碰洒管连接,以使得碰洒更均匀,提高提取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一种代表性的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用以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提取室10和干燥室20,所述提取室10具有蒸汽进口11、蒸汽出口12和设置在所述提取室10内部的喷洒系统,所述喷洒系统用于向所述提取室喷洒酒精溶液,喷洒系统包括溶液储罐18、和该溶液储罐18连通的喷射管16,喷射管16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射头160。提取室10内水平至少设置用于放置银杏叶原料的第一置物隔板13和第二置物隔板14,所述喷洒系统沿着所述第一置物隔板13、第二置物隔板14的长度方向水平布置。所述第一置物隔板13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一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二置物隔板14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二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在竖直方向上位置重合,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弧形朝向不同。所述第一置物隔板13设有若干在竖直方向设置的引流管132,所述引流管13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承载部的交界处,并且每个引流管132的端部与一个水平排布的碰洒管134连接,所述碰洒管134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用以将来自第一置物隔板13的酒精溶液碰洒到所述第二置物隔板14上。其中,所述碰洒管13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其中,非边缘处的碰洒管相对于所述引流管对称设置。处于边缘处的两个碰洒管相对于所述引流管不对称设置,从而使得边缘处碰洒均匀。其中,需要把银杏叶原料放入提取室10中,可以利用电热丝加热,迅速产生高温蒸汽,供入提取室10中,然后利用溶液储罐18为提取室10中的银杏叶原料在高温环境下喷洒酒精溶液,实现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并溶解于酒精中,形成混合液,把混合液置入干燥室20中对酒精进行蒸发,并对残留的黄酮烘干,实现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干燥室20上可以设置一个阀门21,从而间隙的开启,使得混合液被收集到该干燥室20内。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义第一置物隔板13位于第二置物隔板14上方,第一弧形承载部的弧背向上凸起,第二弧形承载部的弧背向下凸起。其中,与弧形的圆心所在一侧相背的一侧定义为弧背。这样可以使得喷射出的酒精溶液最先流到第一弧形承载部的弧背,并使得酒精溶液沿着弧背的最高点向弧背的最低点流动,使得酒精与银杏叶原料的接触之间更长。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设于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承载部的衔接部位,从而使得酒精溶液只有流动到弧背的最低点才会漏到下一层,使得酒精与银杏叶原料的接触之间更长。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长度相等。可选的,定义所述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长度为L1,定义所述第一置物隔板13和所述第二置物隔板14之间的距离为L2,0.1≤L1/L2≤0.5。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或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可选的,所述提取室10内还设有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支撑臂15,所述第一置物隔板13和所述第二置物隔板14的端部均固定在所述一对支撑臂15上。可选的,所述蒸汽进口11和所述蒸汽出口12的高度不同,使得蒸汽可以被充分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第一置物隔板和第二置物隔板分别由若干呈弧形的弧形承载部构成,从而提高了物料的铺设面积,并且使得酒精溶液的喷洒面积更大,延长了酒精和银杏叶原料的接触时间,从而改善黄酮提取效率。并且,为了避免上一层的置物隔板流到下一层置物隔板上的液体不均匀,通过设置位于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提取室和干燥室,所述提取室具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和设置在所述提取室内部的喷洒系统,所述喷洒系统用于向所述提取室喷洒酒精溶液,所述提取室内水平至少设置用于放置银杏叶原料的第一置物隔板和第二置物隔板,所述喷洒系统沿着所述第一、第二置物隔板的长度方向水平布置,所述第一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一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二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二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在竖直方向上位置重合,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弧形朝向不同,所述第一置物隔板设有若干在竖直方向设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承载部的交界处,并且每个引流管的端部与一个水平排布的碰洒管连接,所述碰洒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用以将来自第一置物隔板的酒精溶液碰洒到所述第二置物隔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提取室和干燥室,所述提取室具有蒸汽进口、蒸汽出口和设置在所述提取室内部的喷洒系统,所述喷洒系统用于向所述提取室喷洒酒精溶液,所述提取室内水平至少设置用于放置银杏叶原料的第一置物隔板和第二置物隔板,所述喷洒系统沿着所述第一、第二置物隔板的长度方向水平布置,所述第一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一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二置物隔板包括若干在其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开的第二弧形承载部,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在竖直方向上位置重合,所述第一弧形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承载部的弧形朝向不同,所述第一置物隔板设有若干在竖直方向设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弧形承载部的交界处,并且每个引流管的端部与一个水平排布的碰洒管连接,所述碰洒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