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110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腔体底部相对设置的进水主干水道、出水主干水道,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将进水主干水道、出水主干水道进行密封连通的独立水道,所述独立水道通过安装部件固连于腔体内,所述进水主干水道上设有凸出于腔体的进水管,所述出水主干水道上设有凸出于腔体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在腔体上设置进水主干水道、出水主干水道,再采用另外的独立水道安装将进水主干水道、出水主干水道进行连通形成整体的冷却水道,腔体结构简单,无需高精度的模具进行制造,减少了生产成本。

Cooling Channel Structure of a New Energy Vehicle Motor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具体地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冷却系统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变成满足需求的三相交流电。在电流逆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装置成了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另外,电机控制器为车载部件,对密封有较高要求。对于这种高压设备,冷却水道密封的设计与安装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现有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上的冷却水道大多采用在壳体上加工空心腔,采用上下盖密封的形式。该结构对铸造的模具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从而加工成本高,而且现有的结构中功率元件位于冷却水道外侧,无法及时有效散热。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能将功率元件及时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能将功率元件及时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腔体底部相对设置的进水主干水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形成腔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腔体(2)底部相对设置的进水主干水道(3)、出水主干水道(4),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将进水主干水道(3)、出水主干水道(4)进行密封连通的独立水道(5),所述独立水道(5)通过安装部件固连于腔体(2)内,所述进水主干水道(3)一端设有凸出于腔体(2)的进水管(6),所述出水主干水道(4)一端设有凸出于腔体(2)的出水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形成腔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腔体(2)底部相对设置的进水主干水道(3)、出水主干水道(4),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将进水主干水道(3)、出水主干水道(4)进行密封连通的独立水道(5),所述独立水道(5)通过安装部件固连于腔体(2)内,所述进水主干水道(3)一端设有凸出于腔体(2)的进水管(6),所述出水主干水道(4)一端设有凸出于腔体(2)的出水管(7)。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干水道(3)、出水主干水道(4)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平面(3.1)、第二密封平面(4.1),所述第一密封平面(3.1)上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通孔(3.2),所述第二密封平面(4.1)上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第二连通孔(4.2),各独立水道(5)两端分别与第一连通孔(3.2)、第二连通孔(4.2)密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独立水道(5)两端底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连通孔(3.2)对应的进水连接孔(5.1)、与第二连通孔(4.2)对应的出水连接孔(5.2),所述进水连接孔(5.1)所在平面与第一密封平面(3.1)间、所述出水连接孔(5.2)所在平面与第二密封平面(4.1)间均贴合设置密封圈(8)。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包括分别与进水主干水道(3)、出水主干水道(4)对应的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0),所述第一安装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传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航盛武汉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