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84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包括手柄、架体、斜块、保持架、M6×16螺钉、上端盖、锥体滚柱、下端盖、M6×10螺钉。使用时下端盖朝下将扳手套入底排船尾外锥面,人工通过焊接在架体外圆面对称的手柄使用锥体滚柱在架体内沿底排船尾轴心线转动的同时,在斜块的作用下锥体滚柱向底排船尾轴心方向移动,锥体滚柱锥面紧固地卡在底排船尾外圆锥面,带动底排船尾与弹体合件通过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再利用机械式扭矩扳手上设定的力矩施加在底排船尾上,保证底排船尾与弹体合件的旋合力矩达到设定值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底排船尾与弹体合件在力矩作用下的旋合,提高了底排船尾的旋紧效率,保证了底排船尾旋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A kind of stern tightening device for bottom row of gren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榴弹底排船尾旋紧技术是一种新型旋紧技术。目前,常用的装置多是采用链钳的旋紧方式,具体旋紧过程如下:即将底排船尾人工先预旋入弹体合件底部内螺纹2~3扣,将链钳链条部分缠绕在底排船尾外锥体表面并锁紧,然后用力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链钳手柄,将底排船尾旋入弹体合件到位,这种传统的旋紧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底排船尾外表面为锥体结构,链条由于与底排船尾接触面存在一定锥度,旋紧过程链条与锥面形成截面性线接触,接触面小,旋紧过程链条与底排船尾之间打滑严重,在旋合力作用下易将底排船尾外锥面形成环状压痕和划痕(整周方向),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且效率低下,不利于批量生产;2)底排船尾旋紧所需的力矩无法施加,不能实时控制底排船尾旋紧力的大小,造成底排船尾旋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无法满足产品设计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通过设计制造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和机械式扭矩扳手的配合,不仅实现了底排船尾带扭矩状态下的旋紧,大大提高了底排船尾的旋紧效率,保证了底排船尾旋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通过底排船尾旋紧装置中的锥体滚柱与底排船尾外锥面的滚动配合,避免了线性接触面小,为产品的装配质量提供了保证,适用范围广、操作灵活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包括具有组合装配的架体、手柄及扭矩扳手,所述手柄为2个,在架体外圆面上对称焊接,所述架体包括斜块、保持架、锥体滚柱、上端盖、下端盖,所述保持架设置在架体中部用于均布和固定6个锥体滚柱,所述锥体滚柱锥面与架体内的斜块贴合,所述锥体滚柱锥面卡在底排船尾外圆锥面,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螺钉分别装配在架体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扭矩扳手上的方楔和上端盖中部的方槽配合,将扭矩扳手上设定的力矩施加在底排船尾上,保证底排船尾与弹体合件的旋合力矩达到设定值要求。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为内带锥面的一环形体,内锥面均布开有6个斜块槽,内锥面可与保持架外锥面相配合,用于均布和固定锥体滚柱。进一步的,所述保持架为外带锥面的一环形体,环体圆周方向均布开有6个锥形滚柱槽,槽口宽度在环形体内圆尺寸为11mm,环形体外圆尺寸为15mm。进一步的,所述锥体滚柱锥体表面为光面结构,小端直径为φ12mm锥角为3度锥体。进一步的,所述上端盖为一圆盘结构,圆盘一侧中部有φ45mm比盘体高8mm的凸台,凸台中心加工有20mm×20mm的方槽用于配合扭矩扳手的使用。进一步的,所的下端盖为一圆环结构,φ189mm分度圆上均布6个φ6.2mm通孔,通过M6螺钉与架体另一端6个M6螺纹孔可将下端盖固定在架体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改变了传统使用链钳的旋紧方式,即通过采用锥体滚柱在架体旋转时受斜块推动向轴心方向收拢,达到夹持底排船尾外锥面,继续旋转架体锥体滚柱可带动底排船尾旋转,将底排船尾与弹体合件旋合,最终通过上端盖和扭矩扳手使底排船尾旋合达到规定力矩,这样本技术就实现了对底排船尾带扭矩状态下的旋紧,大大提高了底排船尾的旋紧效率,保证了底排船尾旋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底排船尾旋紧装置中的锥体滚柱与底排船尾外锥面的滚动配合,避免了线性接触面小,为产品的装配质量提供了保证。总之,本技术通过采用锥体滚柱在架体旋转时受斜块推动向轴心方向收拢,实现了对底排船尾带扭矩状态下的旋紧,大大提高了底排船尾的旋紧效率,保证了底排船尾旋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技术通过底排船尾旋紧装置中的锥体滚柱与底排船尾外锥面的滚动配合,避免了线性接触面小,为产品的装配质量提供了保证。此外,本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灵活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斜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左视图;图10是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图12是锥体滚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底排船尾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扭矩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1、手柄,2、架体,3、斜块,4、保持架,5、M6×16螺钉,6、上端盖,7、锥体滚柱,8、下端盖,9、M6×10螺钉,10、被旋底排船尾,11、扭矩扳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参照图1-15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常规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包括具有组合装配的架体2和斜块3,保持架4设置在所述架体2中部、用于均布和固定锥体滚柱7,锥体滚柱7锥面与架体斜块3贴合,上端盖6和下端盖8通过3个M6×16mm螺钉5和6个M6×10mm螺钉9分别装配在架体2上端面和下端面,使用时下端盖8朝下将扳手套入底排船尾10外锥面,人工通过焊接在架体2外圆面2个对称的手柄1使均布在保持架中的6个锥体滚柱7在架体内沿底排船尾10轴心线转动的同时,在斜块3的作用下锥体滚柱7向底排船尾轴心方向移动,锥体滚柱7锥面紧固地卡在底排船尾10外圆锥面,带动底排船尾10与弹体合件通过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到位后利用机械式扭矩扳手11上的方楔和上端盖6中部20mm×20mm的方槽配合将扭矩扳手上设定的力矩施加在底排船尾10上,保证底排船尾10与弹体合件的旋合力矩达到设定值要求。本技术中所述架体2为内带锥面的一环形体(内锥面均布开有6个斜块槽),内锥面可与保持架4外锥面相配合,用于均布和固定锥体滚柱7,架体2前端面有6个M6螺纹孔,后端面有3个M6螺纹孔,这样可通过上端盖6、下端盖8将保持架4、锥体滚柱7和斜块3固定在架体2中部。本技术中所述保持架4为外带锥面的一环形体,环体圆周方向均布开有6个锥形滚柱槽,槽口宽度在环形体内圆尺寸为11mm,环形体外圆尺寸为15mm,确保旋转架体2时锥体滚柱7在斜块3的推动下通过环形体6个锥形滚柱7槽向轴心方向收拢,达到夹持底排船尾10外锥面,带动底排船尾10与架体2一同旋转,将底排船尾10旋入到弹体合件。本技术中所述锥体滚柱7锥体表面为光面结构,小端直径为φ12mm锥角为3度锥体。传递架体内镶的斜块3与底排船尾10外锥面之间的旋转力,同时也起到持底排船尾10外锥面作用。本技术中所述上端盖6为一圆盘结构,圆盘一侧中部有φ45mm比盘体高8mm的凸台,凸台中心加工有20mm×20mm的方槽用于配合扭矩扳手11的使用。圆盘外圆面均布3个16mm宽深14mm的方槽,方槽与架体2一侧3个16mm宽的凸块配合,将扭矩扳手11力矩传递到架体2。上端盖6在φ189mm分度圆上均布3个φ6.2mm通孔,通过M6×16mm螺钉5与架体2凸块一端3个M6螺纹孔可将上端盖6固定在架体2凸块一侧。本技术中所述下端盖8为一圆环结构,φ189mm分度圆上均布6个φ6.2mm通孔,通过M6×10mm螺钉9与架体2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组合装配的架体、手柄及扭矩扳手,所述手柄为2个,在架体外圆面上对称焊接,所述架体包括斜块、保持架、锥体滚柱、上端盖、下端盖,所述保持架设置在架体中部用于均布和固定6个锥体滚柱,所述锥体滚柱锥面与架体内的斜块贴合,所述锥体滚柱锥面卡在底排船尾外圆锥面,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螺钉分别装配在架体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扭矩扳手上的方楔和上端盖中部的方槽配合,将扭矩扳手上设定的力矩施加在底排船尾上,保证底排船尾与弹体合件的旋合力矩达到设定值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组合装配的架体、手柄及扭矩扳手,所述手柄为2个,在架体外圆面上对称焊接,所述架体包括斜块、保持架、锥体滚柱、上端盖、下端盖,所述保持架设置在架体中部用于均布和固定6个锥体滚柱,所述锥体滚柱锥面与架体内的斜块贴合,所述锥体滚柱锥面卡在底排船尾外圆锥面,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螺钉分别装配在架体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扭矩扳手上的方楔和上端盖中部的方槽配合,将扭矩扳手上设定的力矩施加在底排船尾上,保证底排船尾与弹体合件的旋合力矩达到设定值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榴弹底排船尾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内带锥面的一环形体,内锥面均布开有6个斜块槽,内锥面可与保持架外锥面相配合,用于均布和固定锥体滚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良李哲王克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