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桥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03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的制备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承重桥梁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衬钢板、侧板和端面板,地面上预设有成型槽,所述底衬钢板固定连接在成型槽的底部,所述侧板贴合在底衬钢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端面板可拆卸连接在侧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侧板的外侧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地面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侧板。这种承重桥梁模具通过将支撑杆转动连接在侧板上,降低了连接杆遗失的可能性,在长时间使用后,支撑杆的数量不会减少,从而达到了长时间内稳定支撑侧板的效果。

Mould for Bearing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重桥梁模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的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承重桥梁模具。
技术介绍
承重桥梁是用于直接承受来往车辆和行人的桥体部位,它主要包括其中的混凝土和预埋在混凝土内的钢筋锚固结构。目前,制备承重桥梁的方式通常包括现浇式和预制式两种,现浇式是指在施工现场完成楼梯的制作,预制式是指在工厂里利用模具完成楼梯的制作。相比于现浇式的制备方式,预制式具有对环境污染小、尺寸精度高等优点,因此,预制式的制备方式在建筑行业中逐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通过预制式制备承重桥梁时,通常是在地面上开设一个成型槽,成型槽的槽底放置有底衬钢板,在制作承重桥梁时,首先捆扎好承重桥梁内部的钢筋锚固结构,并将钢筋锚固结构放置在底衬钢板上,此时在底衬钢板的四周利用木模板围住钢筋锚固结构,形成一个长方体的成型腔,接着朝向成型腔内填入混凝土,形成预制承重桥梁。通过预制式制备承重桥梁时,木模板通常是利用木条支撑,木条的一端顶撑在木模板的外侧面,另一端顶撑在成型槽的侧壁,从而达到稳定木模板的效果。然而由于木条体积较小,且都是零散堆放,工作人员在多次使用后,极其容易造成木条的遗失,木条遗失多根后将无法稳定支撑木模板,继而造成无法制作承重桥梁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重桥梁模具,具有使得支撑杆和侧板之间一体化连接、稳定支撑侧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承重桥梁模具,包括底衬钢板、侧板和端面板,地面上预设有成型槽,所述底衬钢板固定连接在成型槽的底部,所述侧板贴合在底衬钢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端面板可拆卸连接在侧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侧板的外侧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地面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端面板和底衬钢板共同围成形成承重桥梁的成型腔室,支撑杆转动连接在侧板的外侧壁上,当需要架设侧板时,拉出支撑杆,使得支撑杆斜撑住侧板,以此达到稳定支撑侧板的效果。本技术中,支撑杆转动连接于侧板,两者之间时刻保持连接关系,降低了支撑杆遗失的可能性,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支撑杆的数量不会减少,从而达到了稳定支撑侧板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竖向开有至少两个容纳槽,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本技术时,能够将支撑杆收纳在容纳槽内,以此节省侧板所占据的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连接杆和支撑套,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在容纳槽内,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杆为螺纹杆,所述支撑套的内壁上绞有内螺纹,所述支撑套螺纹连接于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与连接杆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支撑杆的长度可调节,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杆能够根据实际的斜撑距离调整支撑杆的长度,以此扩大了本技术的实用范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调紧套,所述调紧套与支撑套之间夹设有防回位压簧,所述防回位压簧套设在连接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紧套能够压紧防回位弹簧,使得防回位弹簧具有更大的弹力抵触在支撑套上,以此提高了支撑套与连接杆之间的咬紧力。进一步的,所述侧板朝向地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校直板,所述校直板垂直于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校直板贴合在成型槽的槽底,能够迅速帮助侧板达到竖直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校直板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呈直角三角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板加强了校直板与侧板之间连接处的强度,能够更多地承受来自于混凝土干化膨胀时所产生的膨胀力。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底端设有锁舌,所述锁舌转动连接在侧板的外侧壁上,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锁块,所述锁舌远离其转动点的一端设有插片,所述插片插设在锁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舌的设置能够将支撑杆限制在容纳槽内,降低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支撑杆由容纳槽内掉出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所述端面板朝向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一安装条,所述侧板朝向底衬钢板的一面设有第二安装条,所述侧板上开有与第一安装条相配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底衬钢板上开有与第二安装条相配合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条滑移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条滑移于第二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条与第一安装槽之间互相配合,第二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槽之间互相配合,以此使得端面板稳定地夹设在侧板和底衬钢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条呈燕尾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条呈燕尾状,当混凝土干化膨胀时,第一安装条和第一安装槽互相抵紧,由此提高了本技术承受混凝土膨胀的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撑杆和侧板转动连接,降低了支撑杆遗失的可能性,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支撑杆的数量不会减少,从而达到了稳定支撑侧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用于体现端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衬钢板;11、第二安装槽;2、侧板;21、容纳槽;22、锁舌;221、插片;23、锁块;24、第一安装槽;3、端面板;31、第一安装条;32、第二安装条;4、成型槽;5、支撑杆;52、固定杆;53、连接杆;54、支撑套;55、调紧套;56、防回位压簧;6、校直板;7、加强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承重桥梁模具,参照图1,包括底衬钢板1、侧板2和端面板3,底衬钢板1设置有一块,侧板2和端面板3分别相对设置有两块。在地面上预先开有成型槽4,底衬钢板1固定连接在成型槽4的底部,两块侧板2贴合在底衬钢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两块端面板3可拆卸连接在侧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侧板2、端面板3和底衬钢板1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腔体,从而形成构造承重桥梁的成型腔室。参照图2和图3,在侧板2的外侧面上竖向开有至少两个容纳槽21,容纳槽21沿着侧板2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在容纳槽21内设有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地面的一端横向穿设有转动销轴(图中未标出),转动销轴呈横向固定连接在容纳槽21内。在不实用本技术时,能够将支撑杆5收容在容纳槽21内,以此节省了本技术所占据的空间。参照图3,为了防止支撑杆5收容在容纳槽21内时,支撑杆5掉出容纳槽21,在容纳槽21的下方设有锁舌22,锁舌22横向遮挡在容纳槽21外。锁舌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侧板2,另一端配合使用有锁块23,锁块23固定连接在侧板2上。锁舌22伸向锁块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片221,插片221插设在锁块23内。参照图4,端面板3朝向侧板2(参照图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条31,端面板3朝向底衬钢板1的一面设有第二安装条32,两块侧板2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开有与第一安装条31相配合的第一安装槽24(参照图3),第一安装条31滑移连接在第一安装槽24内。底衬钢板1(参照图2)上开有与第二安装条32相配合的第二安装槽11(参照图2),第二安装条32嵌设在第二安装条32内。参照图1,在构成承重桥梁的成型腔室时,端面板3插设在侧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由此稳定侧板2、底衬钢板1和端面板3之间的连接。为了使得两侧侧板2能够更加稳定地承受混凝土干化后的膨胀力,第一安装条31(参照图4)和第一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重桥梁模具,包括底衬钢板(1)、侧板(2)和端面板(3),地面上预设有成型槽(4),所述底衬钢板(1)固定连接在成型槽(4)的底部,所述侧板(2)贴合在底衬钢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端面板(3)可拆卸连接在侧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外侧面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地面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侧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桥梁模具,包括底衬钢板(1)、侧板(2)和端面板(3),地面上预设有成型槽(4),所述底衬钢板(1)固定连接在成型槽(4)的底部,所述侧板(2)贴合在底衬钢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端面板(3)可拆卸连接在侧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外侧面设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地面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侧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桥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外侧面上竖向开有至少两个容纳槽(21),所述支撑杆(5)转动连接在容纳槽(2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重桥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包括固定杆(52)、连接杆(53)和支撑套(54),所述固定杆(52)转动连接在容纳槽(21)内,所述连接杆(53)固定连接在固定杆(52)的下表面,所述连接杆(53)为螺纹杆,所述支撑套(54)的内壁上绞有内螺纹,所述支撑套(54)螺纹连接于连接杆(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重桥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3)上螺纹连接有调紧套(55),所述调紧套(55)与支撑套(54)之间夹设有防回位压簧(56),所述防回位压簧(56)套设在连接杆(5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帕源道路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