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580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点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点胶系统,包括承托装置、点胶装置、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点胶装置的针头由与输胶管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分离部和收缩部构成。分离部包括负压容器以及设置在负压容器内的胶液分布器,该胶液分布器为圆锥体结构,且其尖端朝向负压容器的进口,并设置有环形凸起和倒刺,使得胶液流经胶液分布器表面使形成胶液薄层,在负压环境下有利于溶解在胶液中的气体分子逸出,最终流至负压容器底部。驱动装置驱动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针头靠近或远离待点胶件,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以控制驱动装置运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提高了点胶效率。

Dispen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胶系统
本技术属于点胶
,具体涉及一种点胶系统。
技术介绍
点胶,也称施胶、涂胶、灌胶、滴胶等,是把胶液(如电子胶水、油或者其它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以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的过程。传统的点胶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作业,费时费力,且由于人的局限性,在点胶过程中容易发生多涂、溢胶、涂歪的问题;随着点胶工艺的发展,自动化点胶设备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的点胶方式,提高了点胶效率,且点胶位置精准,成品率高。由于点胶多样化的需求,点胶设备由单液点胶机发展成为双液点胶机,甚至多种胶液混合点胶机。为了保证两种或多种胶液较好的混合效果,现有的点胶机往往在胶液进入针头之前设置搅拌机构,即两种或者多种胶体先经搅拌机构混匀后再进入针头点胶。采用此结构的点胶机虽然能达到良好的混合效果,但是胶液在搅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入空气或者其它固体杂质,从而使得胶点含有气泡等杂质,胶点密度不均匀,无法保证点胶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点胶设备在混胶过程中因空气等杂质混入从而导致胶点密度不均匀、胶点质量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点胶均匀、胶点内不含等杂质的点胶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点胶系统,包括:一种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平台,用于承托待点胶件;点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胶管以及与所述输胶管相连接的针头,所述针头包括与所述输胶管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分离部和收缩部;所述分离部包括负压容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容器内的胶液分布器,所述胶液分布器为圆锥体结构,所述胶液分布器的尖端朝向所述负压容器的进口端,所述胶液分布器的底面沿径向的最外侧边缘与所述负压容器内壁面预留间隙;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托装置上,并与所述点胶装置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所述针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待点胶件;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动。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分布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若干倒刺。进一步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间隙距离等于胶液分子直径,所述负压容器的进口与所述胶液分布器尖端设置有导流杆。进一步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负压容器内还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根据所述负压容器内胶液液位分别控制所述负压容器进口和出口的通断。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承托装置上的支撑臂,与所述支撑臂铰接的第一活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动臂铰接的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二活动臂包括铰接头以及与所述铰接头一体成型的座板,所述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针头的固定孔。进一步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有进口端以及与所述进口端相对的出口端;所述进口端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压力感应器,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进一步优选地,该点胶系统,还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以及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对设置的烘干光源;所述出口端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烘干光源电连接的第二压力感应器,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停止以及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烘干光源的启动。进一步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烘干光源为量子点发光面板或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进一步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烘干光源为由若干子面板通过连接装置组成的拼接面板。进一步优选地,该点胶系统,所述第二传送带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口端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同一平面,以用于将所述待点胶件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点胶系统,包括承托装置、点胶装置、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点胶装置包括输胶管和针头,该针头由与输胶管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分离部和收缩部构成。分离部包括负压容器以及设置在负压容器内的胶液分布器,该胶液分布器为圆锥体结构,且其尖端朝向负压容器的进口,使得胶液流经胶液分布器表面使形成胶液薄层,在负压环境下有利于溶解在胶液中的气体分子逸出,最终由胶液分布器底面径向最外侧边缘与负压容器内壁面预留间隙流至负压容器底部。另外,驱动装置驱动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针头靠近或远离待点胶件,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以控制驱动装置运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提高了点胶效率。2.本技术提供的点胶系统,胶液分布器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环形凸起,增加胶液分子在流动过程中湍动程度,从而增加气体分子逸出的几率,并阻拦胶液分子中的固体杂质;在环形凸起上设置有若干倒刺,有利于刺破气泡,进一步消除胶液中气体分子,保证胶液的纯净度。3.本技术提供的点胶系统,驱动装置包括支撑臂、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第一活动臂与支撑臂铰接,第二活动臂与第一活动臂铰接,驱动装置带动针头靠近或远离待点胶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点胶效率。4.本技术提供的点胶系统,烘干光源为量子点发光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均为面光源,发光均匀,安全耐用,采用面光源对胶点进行烘干,整个胶点干燥程度均匀,能够充分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等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点胶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混胶机、输胶管、针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胶液分布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活动臂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二活动臂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托装置;11-底座;12-平台;121-第一辊轴;1211-第一压力感应器;122-第二辊轴;1221-第二压力感应器;123-第三辊轴;124-第四辊轴;13-第一传送带;2-点胶装置;21-混胶机;22-输胶管;221-止回阀;23-针头;231-连接部;232-分离部;2321-负压容器;2322-胶液分布器;23221-环形凸起;23222-倒刺;2323-导流杆;2324-液位计;233-收缩部;2331-出胶口;3-驱动装置;31-支撑臂;32-第一活动臂;33-第二活动臂;331-铰接头;332-座板;3321-固定孔;4-烘干装置;41-第二传送带;42-烘干光源;5-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装置(1),包括底座(1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平台(12),用于承托待点胶件;点胶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输胶管(22)以及与所述输胶管(22)相连接的针头(23),所述针头(23)包括与所述输胶管(22)依次连接的连接部(231)、分离部(232)和收缩部(233);所述分离部(232)包括负压容器(2321)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容器(2321)内的胶液分布器(2322),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为圆锥体结构,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的尖端朝向所述负压容器(2321)的进口端,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的底面沿径向的最外侧边缘与所述负压容器(2321)内壁面预留间隙;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承托装置(1)上,并与所述点胶装置(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点胶装置(2)运动并带动所述针头(23)靠近或远离所述待点胶件;控制装置(5),与所述驱动装置(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装置(1),包括底座(1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平台(12),用于承托待点胶件;点胶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输胶管(22)以及与所述输胶管(22)相连接的针头(23),所述针头(23)包括与所述输胶管(22)依次连接的连接部(231)、分离部(232)和收缩部(233);所述分离部(232)包括负压容器(2321)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容器(2321)内的胶液分布器(2322),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为圆锥体结构,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的尖端朝向所述负压容器(2321)的进口端,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的底面沿径向的最外侧边缘与所述负压容器(2321)内壁面预留间隙;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承托装置(1)上,并与所述点胶装置(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点胶装置(2)运动并带动所述针头(23)靠近或远离所述待点胶件;控制装置(5),与所述驱动装置(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曲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环形凸起(23221),所述环形凸起(23221)上设置有若干倒刺(23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距离等于胶液分子直径,所述负压容器(2321)的进口端与所述胶液分布器(2322)尖端设置有导流杆(23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容器(2321)内还设置有液位计(2324),所述液位计(2324)与所述控制装置(5)相连接,根据所述负压容器(2321)内胶液液位分别控制所述负压容器(2321)进口和出口的通断。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祥马金耀
申请(专利权)人:欣辰卓锐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