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52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高车辆悬挂装置的实用性,该悬挂装置具有电磁致动器和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18)布置在电磁致动器(16)与车轮保持部分(12)之间,液压阻尼器具有套管(150)用于容纳设在活塞杆(76)与壳体(70)之间的密封件(102)。这种悬挂装置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振动从车轮通过电磁致动器向车体的传递,还可以减轻振动向电磁致动器的传递。这是通过例如将液压阻尼器布置在车轮保持部分与电磁致动器之间实现的。此外,由于套管的存在,这种悬挂装置的优点还在于可以有效地防止尘埃等通过密封件进入液压阻尼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挂装置,该装置构造成包括所谓的电磁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悬挂装置,已经考虑过所谓的电磁悬挂装置,该装置构造成包括可称为“悬挂缸”的电磁致动器。例如下列专利文献中描述了这样的悬挂装置。这些专利文献中描述的悬挂装置,其电磁致动器包括车轮侧单元(可以称为“车轮侧部件”)和车体侧单元(可以称为“车体侧部件”),其中车轮侧单元连结到用于保持车辆轮子的车轮保持部分(例如悬挂下臂),车体侧单元连结到形成于车辆部分车体处的安装部分(例如轮胎罩(tire housing)上部)。车轮侧单元和车体侧单元设置为可以与车轮保持部分和安装部分间的相对运动相对应地彼此相对运动。电磁致动器还包括相对运动方向力产生机构,该机构通过电磁式电动机产生相对运动方向力,所述相对运动方向力是对车轮侧单元与车体侧单元的相对运动的推进力和阻力中的至少一项。在这样构成的悬挂装置中,可以通过控制电磁致动器来控制车体姿态和控制悬挂装置产生的阻尼力。在下列专利文献中描述的悬挂装置中,车轮侧单元与车体侧单元之一由车轮保持部分或安装部分通过液压阻尼器来支撑,从而在高频振动或急剧振动方面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悬挂装置,包括:电磁致动器,包括:(a)车轮侧单元,连结到用于保持所述车辆轮子的车轮保持部分,(b)车体侧单元,连结到形成于所述车辆部分车体处的安装部分,并可以相应于所述车轮保持部分与所述安装部分的相对运动而相对于所述车轮侧 单元运动,以及(c)相对运动方向力产生机构,包括电磁动力源并产生相对运动方向力,所述相对运动方向力是对所述车轮侧单元与所述车体侧单元的相对运动的推进力和阻力这二者中至少其一;液压阻尼器,包括:壳体、活塞、流阻施加机构以及活塞杆,所述 壳体储存有工作流体;所述活塞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划分成两个流体室;所述流阻施加机构对伴随所述活塞的运动的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博文近藤卓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