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76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2:30
一种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包含气液入口管、外套管、气体管,及动力源。所述气液入口管包括入口端及具有挡片的出口端。所述外套管包括上管部、延伸管部、下管部,及顶盖。所述延伸管部套设所述气液入口管,使得来自所述气液入口管的气液可进入所述上管部内。所述气体管穿设所述顶盖,并包括外露管部、隐藏管部、下方入口,及上方出口。所述气液被所述挡片阻挡,而沿着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气体管的隐藏管部间的间隙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因而,所述气液因离心力而使得气液中的水液被甩至所述外套管的内管壁附着并向下流动而从所述外套管的下方出口流出,且剩下的干燥气体自所述气体管的下方入口进入,再从所述气体管的上方出口排出。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for tail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尾气处理设备通常可先利用电热单元或电浆单元等来处理来自前端制造设备的废气,再以尾气水洗装置引入外界水源对经过处理后的尾气进行洗涤,继而洗涤后的尾气则是借助风车提供的动力而排出至外界。参阅图1,例如,尾气水洗装置9引入外界水源对经过处理后的尾气进行洗涤,再借助风车7提供的动力,以排气装置8将洗涤后的尾气排出至外界。该排气装置8仅是以一T形管80将凝结水液向下排放(如排液方向81所示),且将气液混合物向上排放(如排气方向82所示)。由于该排气装置8的T形管80的气液分离效果不彰,使得向上排放的气液混合物的含水量很高。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于是,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适用于将来自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中的水液分离,并包含气液入口管、外套管、气体管,及动力源。所述气液入口管用于输送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并包括入口端及具有挡片的出口端。所述外套管包括具有侧开孔的上管部、衔接于所述侧开孔并向外延伸的延伸管部、具有下方出口的下管部,及具有穿孔的顶盖,所述延伸管部套设所述气液入口管,使得来自所述气液入口管的气液可进入所述上管部内。所述气体管穿设所述外套管的顶盖的穿孔,并包括位于所述顶盖上方的外露管部、位于所述顶盖下方的隐藏管部、下方入口,及上方出口。所述动力源用于提供所述气液流动所需的动力。所述来自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被所述气液入口管的出口端的挡片阻挡,而沿着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气体管的隐藏管部间的间隙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所述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的气液由于离心力而使得所述气液中的水液被甩至所述外套管的内管壁附着并向下流动而从所述外套管的下方出口流出,且剩下的干燥气体自所述气体管的下方入口进入,继而从所述气体管的上方出口排出。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动力源为风车。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尾气水洗装置与所述气液入口管间。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气体管的上方出口的下游。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外套管的下管部的下端为上宽下窄的喇叭口形状。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顶盖的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向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气体管的隐藏管部间的间隙喷洒空气或水液。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还包含环设于所述外套管的下管部外壁面的冷却层,以通过冷水或冰水来降低所述下管部内壁面的温度,以加速气液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液的速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以特殊设计的外套管衔接于该气液入口管与该气体管间,所以可让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可沿着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气体管的隐藏管部间的间隙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因而所述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的气液会由于离心力而使得所述气液中的水液被甩至所述外套管的内管壁附着并向下流动而从所述外套管的下方出口流出,且剩下的干燥气体自所述气体管的下方入口进入,继而从所述气体管的上方出口排出,所以气液分离效果极佳。附图说明图1是一设备配置图,说明现有尾气水洗装置、风车,及排气装置;图2是一设备配置前视图,说明现有尾气水洗装置以及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实施例;及图3是一设备配置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图2、3,本专利技术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实施例,适用于将来自尾气水洗装置9的气液中的水液分离,并包含动力源1、气液入口管2、外套管3、气体管4、至少一个喷头5(例如为图2、3所示的四个喷头5),及冷却层6。所述动力源1用于提供所述气液流动所需的动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1可以是例如为风车等。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1是设置于所述尾气水洗装置9与所述气液入口管2间,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变化例中,所述动力源1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气体管4的上方出口44的下游。甚至,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例中,也可以同时在尾气水洗装置9与气液入口管2间以及气体管4的上方出口44的下游处都设置动力源1,以能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以达到更佳的气液分离效果。所述气液入口管2用于输送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9的气液,并包括入口端21及具有挡片221的出口端22。所述外套管3包括具有侧开孔311的上管部31、衔接于所述侧开孔31并向外延伸的延伸管部32、具有下方出口331的下管部33,及具有穿孔341的顶盖34。所述延伸管部32套设所述气液入口管2,使得来自所述气液入口管2的气液可进入所述上管部3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3的下管部33的下端为上宽下窄的喇叭口形状。所述气体管4穿设所述外套管3的顶盖34的穿孔341,并包括位于所述顶盖34上方的外露管部41、位于所述顶盖34下方的隐藏管部42、下方入口43,及上方出口44。所述喷头5用于向所述外套管3与所述气体管4的隐藏管部43间的间隙喷洒空气或水液。当喷头5喷洒空气时,其可用于降低气液的湿度。而当喷头5喷洒水液时,其可用于洗涤粉尘等。所述冷却层6环设于所述外套管3的下管部33外壁面,并可通过冷水或冰水来降低下管部33内壁面的温度,以加速气液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液的速度。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9的气液会被所述气液入口管2的出口端22的挡片221阻挡,而沿着所述外套管3与所述气体管4的隐藏管部42间的间隙以螺旋形路径P向下流动。所述以螺旋形路径P向下流动的气液由于离心力而使得所述气液中的水液被甩至所述外套管3的内管壁附着并向下流动而从所述外套管3的下方出口331流出,且剩下的干燥气体自所述气体管4的下方入口43进入,继而从所述气体管4的上方出口44排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以特殊设计的外套管3衔接于该气液入口管2与该气体管4间,让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9的气液可沿着所述外套管3与所述气体管4的隐藏管部42间的间隙以螺旋形路径P向下流动,因而所述以螺旋形路径P向下流动的气液会由于离心力而使得所述气液中的水液被甩至所述外套管3的内管壁附着并向下流动而从所述外套管3的下方出口331流出,且剩下的干燥气体自所述气体管4的下方入口43进入,继而从所述气体管4的上方出口44排出,所以气液分离效果极佳,确实能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适用于将来自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中的水液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包含:气液入口管,用于输送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并包括入口端及具有挡片的出口端;外套管,包括具有侧开孔的上管部、衔接于所述侧开孔并向外延伸的延伸管部、具有下方出口的下管部,及具有穿孔的顶盖,所述延伸管部套设所述气液入口管,使得来自所述气液入口管的气液可进入所述上管部内;气体管,穿设所述外套管的顶盖的穿孔,并包括位于所述顶盖上方的外露管部、位于所述顶盖下方的隐藏管部、下方入口,及上方出口;及动力源,用于提供所述气液流动所需的动力;所述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被所述气液入口管的出口端的挡片阻挡,而沿着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气体管的隐藏管部间的间隙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所述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的气液由于离心力而使得所述气液中的水液被甩至所述外套管的内管壁附着并向下流动而从所述外套管的下方出口流出,且剩下的干燥气体自所述气体管的下方入口进入,继而从所述气体管的上方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适用于将来自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中的水液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的气液分离装置包含:气液入口管,用于输送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并包括入口端及具有挡片的出口端;外套管,包括具有侧开孔的上管部、衔接于所述侧开孔并向外延伸的延伸管部、具有下方出口的下管部,及具有穿孔的顶盖,所述延伸管部套设所述气液入口管,使得来自所述气液入口管的气液可进入所述上管部内;气体管,穿设所述外套管的顶盖的穿孔,并包括位于所述顶盖上方的外露管部、位于所述顶盖下方的隐藏管部、下方入口,及上方出口;及动力源,用于提供所述气液流动所需的动力;所述来自所述尾气水洗装置的气液被所述气液入口管的出口端的挡片阻挡,而沿着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气体管的隐藏管部间的间隙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所述以螺旋形路径向下流动的气液由于离心力而使得所述气液中的水液被甩至所述外套管的内管壁附着并向下流动而从所述外套管的下方出口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霖曾伟庭高浩鑫洪伟珉
申请(专利权)人:汉科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