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405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两侧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与位于非显示区的传输可变电压信号的多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恒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电容结构。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静电对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传输的可变电压信号的影响,降低了静电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窄边框显示面板已经成为显示领域的主要显示产品,窄边框也成为显示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设置有GIP(GateinPanel,门面板)电路,对于显示面板,尤其是窄边框的显示面板,设置有GIP电路的边框区域的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放电)风险较高,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降低了静电对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传输的可变电压信号的影响,降低了静电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传输可变电压信号的多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恒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电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源信号线、第二电源信号线、一级触发信号线以及多条时钟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用于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分别提供电平高低不同的电源信号;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包括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或者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所述一级触发信号线和所述多条时钟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条。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非显示区相对于所述显示区的设置方向且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位于设置有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对应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设置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中的一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对应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设置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中的另一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不同层且二者在交叠处形成所述第一电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或者有源层同层制作。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两个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两个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的所述非显示区;每个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位于不同侧所述非显示区的两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通过一条栅极驱动线电连接,与同一所述栅极驱动线电连接的所述移位寄存器向该所述栅极驱动线同步输出栅极驱动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静电释放结构;对应所述弯折区设置的至少一条数据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二恒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第二电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二恒压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二恒压信号线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三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恒压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对应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结构设置的所述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恒压信号线中的一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三信号线电连接,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对应第二静电释放结构设置的所述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恒压信号线中的另一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三信号线位于不同层且二者在交叠处形成所述第二电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信号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或者有源层同层制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恒压信号线由驱动芯片的空置引脚引线至所述弯折区。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两侧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与位于非显示区的传输可变电压信号的多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恒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电容结构,有效降低了静电对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传输的可变电压信号的影响,降低了静电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贯穿本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或流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两侧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与位于非显示区的传输可变电压信号的多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至少一条第一信号线通过第一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恒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电容结构。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设置有GIP(GateinPanel,门面板)电路,GIP电路用于向显示面板中的像素提供栅极驱动信号,对于显示面板,尤其是窄边框的显示面板,除了显示面板的制程过程中会积累静电荷,GIP电路所在的边框区域在显示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被用户多次摩擦触摸,导致显示面板中设置有GIP电路的边框区域的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放电)风险较高,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第一电容结构构成的第一静电释放结构有效降低了静电对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上传输的可变电压信号的影响,提高了第一信号线上传输的可变电压信号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降低了静电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影响。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1和位于显示区101两侧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102,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102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图1中未示出),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位于显示面板显示区101的像素单元发送栅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传输可变电压信号的多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恒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电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两侧相对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传输可变电压信号的多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与第一恒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电容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源信号线、第二电源信号线、一级触发信号线以及多条时钟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用于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分别提供电平高低不同的电源信号;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包括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或者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包括所述一级触发信号线和所述多条时钟信号线中的至少一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条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非显示区相对于所述显示区的设置方向且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位于设置有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二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对应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设置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中的一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对应第一静电释放结构设置的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恒压信号线中的另一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位于不同层且二者在交叠处形成所述第一电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或者有源层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英孙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