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67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空调及其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腔室底部设有与驾驶室连通的第一腔室入口和第一腔室出口,蒸发器的换热管道布设在第一腔室内并将第一腔室入口、第一腔室出口分隔开来,驾驶室内的气体自第一腔室入口进入第一腔室内,穿过换热管道的布设区域,经换热后从第一腔室出口回到驾驶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布置合理、紧凑,能够显著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效率,降低车载空调的能耗,从而使车载空调在驻车时仍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空调
本技术属于电机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空调。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型货运车辆只能在发动机启动时带动车载空调的运行,使得货运司机不能在驻车状态下使用空调,也就无法在冬、夏两个季节在驾驶室内得到充分、舒适地休息。若让车辆经常长时间保持怠速运行状态,则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车辆驻车时使用的车载空调。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空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腔室底部设有与驾驶室连通的第一腔室入口和第一腔室出口,蒸发器的换热管道布设在第一腔室内并将第一腔室入口、第一腔室出口分隔开来,驾驶室内的气体自第一腔室入口进入第一腔室内,穿过换热管道的布设区域,经换热后从第一腔室出口回到驾驶室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结构布置合理、紧凑,能够显著提升蒸发器的换热效率,降低车载空调的能耗,从而使车载空调在驻车时仍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2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除去罩板12后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室外壳体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除去顶盖后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部分剖切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0.壳体,10a.室外壳体,10b.室内壳体,11.第一腔室,111.第一腔室入口,112.第一腔室出口,12.罩板,121.进风口,122.出风口,13.壳体底面,14.导风管,15.连接柱,16.定位卡,161.基板,162.压板,163.调节孔,17.卡块,18.第二腔室,181.第二腔室入口,182.第二腔室出口,21.换热管道,30.压缩机,41.冷凝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车载空调,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有第一腔室11,第一腔室11的腔室底部设有与驾驶室连通的第一腔室入口111和第一腔室出口112,蒸发器20的换热管道21布设在第一腔室11内并将第一腔室入口111、第一腔室出口112分隔开来,驾驶室内的气体自第一腔室入口111进入第一腔室11内,穿过换热管道21的布设区域,经换热后从第一腔室出口112回到驾驶室内。将蒸发器20的换热管道21布置在与其他部件隔绝开的第一腔室11内,能够显著降低热损耗,还能保证壳体10内部的环境温度相对稳定,提升位于壳体10内的部件工作的稳定性。第一腔室11直接与驾驶室连通,则能避免气流在冗长的连通管道中发生的热损耗。第一腔室11的内部布置紧凑,使得气流在第一腔室11内的流动路径短,换热效率高。壳体10包括室外壳体10a和室内壳体10b,室内壳体10b包括设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22的罩板12,出风口122位于罩板12的中部板体处,进风口121间隔设置在出风口122外侧的板体上,进风口121与第一腔室入口111连通、出风口122与第一腔室出口112连通。驾驶室内的气体依次流经进风口121、第一腔室入口111、换热管道21、第一腔室出口112、出风口122,即气体进入第一腔室11内经换热后,最终回到驾驶室,从而实现对驾驶室内温度的调节。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1位于室外壳体10a的中心部位,压缩机30、冷凝器40分置于蒸发器20的两侧,各部件的连通管道环绕蒸发器20的周部布置。这样第一腔室11与外界的间距较大,能进一步降低热损耗,同时,罩板12的进、出风口121、122对应第一腔室11也布置在室内壳体10b的中间部位,便于车载空调的布置与安装。如图3、5、8所示,室外壳体10a的壳体底面13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出口112与出风口122的导风管14,导风管14的外管端与位于出风口122周部的罩板板体贴合并构成面密封配合。具体如图5所示,第一腔室出口112为长方形孔洞,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布置有两个,呈方形管状的导风管14内部也被分隔为两个管腔。这样换热后的气体将沿导风管14的导向自第一腔室11直接送入驾驶室内,避免换热后的气体与未换热的气体混合,影响车载空调的温度调节效果。第一腔室入口111的孔长方向平行于导风管14的长管壁布置,进风口121位于第一腔室入口111的旁侧并间隔布置在第一腔室入口111的下方,第一腔室入口111、进风口121均为格栅状孔,且第一腔室入口111的格栅孔径大于进风口121的格栅孔径。具体如图2、8所示,进风口121布置在整体呈U形的区域内,该U形区域的底部邻近第一腔室入口111布置并平行于第一腔室入口111的孔长方向。这样能够充分吸取来自驾驶室内各个方向的常温气体,从而迅速调节驾驶室内各处的环境温度。为实现室内壳体10a与室外壳体10b的便利安装,室外壳体10a的壳体底面上设有与室内壳体10b构成可拆卸式配合的连接柱15,罩板12上设有供连接柱15穿过的连接孔。连接柱15的外侧还设有与车辆壁体构成抵靠配合连接的定位卡16,定位卡16与驾驶室空调安装孔的孔壁限位配合,实现车载空调的可靠定位。具体如图3-5所示,定位卡16包括板面平行于壳体底面13布置的基板161,基板161的外侧板边向下延伸形成压板162,基板161相对壳体底面13位移调节压板162与车辆壁体之间的间隙。基板161的板体上至少设有两个葫芦串状的调节孔163,调节孔163的孔长方向垂直于压板162的板面布置,壳体底面13上设有圆柱形的卡块17,错位布置的卡块17与调节孔163构成卡扣式配合连接。在具体实施时,环驾驶室空调安装孔的孔沿处敷设橡胶垫,该橡胶垫向驾驶室内、外凸伸并形成翻边,然后将室外壳体10a安装在驾驶室外壁上,使壳体底面13压设在密封材料上,并调节定位卡16将室外壳体10a卡设在空调安装孔处,再将室内壳体10b安装在驾驶室内壁上并连接室内、外壳体10a、10b完成车载空调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密封材料。这样的话,室内壳体10b、驾驶室壁体和室外壳体10a围合形成的腔室,将连通第一腔室11与驾驶室,供驾驶室内常温气体通过。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定位卡16至少需设置两个。压板16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腔室入口111、第一腔室出口112的孔长方向布置时,其板体应当位于第一腔室入口111、第一腔室出口112的外侧,保证第一腔室11与驾驶室得以连通。另外,室外壳体10a内,第一腔室11的旁侧设有与之隔绝的第二腔室18,冷凝器的冷凝风扇41设于第二腔室18内,第二腔室18的顶部设有供室外气体流入的第二腔室入口181、底部设有供室外气体流出的第二腔室出口182,第二腔室出口182与车辆壁体的外壁面间隔布置。第二腔室18与室外壳体10a的其他部件分隔布置,可以避免雨水或空气中的尘粒进入空调内影响其他部件的运行,提升车载空调的防水防尘性能。位于腔室底部的第二腔室出口182也能够将雨水或尘粒及时排出,保证冷凝风扇41的运行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空调,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壳体(10)内设有第一腔室(11),第一腔室(11)的腔室底部设有与驾驶室连通的第一腔室入口(111)和第一腔室出口(112),蒸发器(20)的换热管道(21)布设在第一腔室(11)内并将第一腔室入口(111)、第一腔室出口(112)分隔开来,驾驶室内的气体自第一腔室入口(111)进入第一腔室(11)内,穿过换热管道(21)的布设区域,经换热后从第一腔室出口(112)回到驾驶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壳体(10)内设有第一腔室(11),第一腔室(11)的腔室底部设有与驾驶室连通的第一腔室入口(111)和第一腔室出口(112),蒸发器(20)的换热管道(21)布设在第一腔室(11)内并将第一腔室入口(111)、第一腔室出口(112)分隔开来,驾驶室内的气体自第一腔室入口(111)进入第一腔室(11)内,穿过换热管道(21)的布设区域,经换热后从第一腔室出口(112)回到驾驶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壳体(10)包括室外壳体(10a)和室内壳体(10b),室内壳体(10b)包括设有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22)的罩板(12),出风口(122)位于罩板(12)的中部板体处,进风口(121)间隔设置在出风口(122)外侧的板体上,进风口(121)与第一腔室入口(111)连通、出风口(122)与第一腔室出口(1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11)位于室外壳体(10a)的中心部位,压缩机(30)、冷凝器(40)分置于蒸发器(20)的两侧,各部件的连通管道环绕蒸发器(20)的周部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室外壳体(10a)的壳体底面(13)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出口(112)与出风口(122)的导风管(14),导风管(14)的外管端与位于出风口(122)周部的罩板板体贴合并构成面密封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室入口(111)的孔长方向平行于导风管(14)的长管壁布置,进风口(121)位于第一腔室入口(111)的旁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于德松艾迁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诚天骏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