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62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包括模座,所述的模座具有内槽,所述的内槽两端具有安装导滑块的台阶,所述的导滑块位于内槽内的侧面,分为上导滑面、限位面和下导滑面,导滑块的上导滑面处的厚度大于下导滑面处的厚度;压料体安装在内槽内,压料体的端部设置有由第一导板安装面、第二导板安装面、次限位面和压料体导滑面组成的安装导板的台阶,第一导板安装面和第二导板安装面垂直,次限位面与第二导板安装面成钝角连接,压料体导滑面平行于第一导板安装面且与次限位面连接;导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压料体的第一导板安装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便且易于更换的特征。

A Die for Easy Replacement of Pressur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属于导滑、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对于有压料、退料或顶料需求的模具,往往需要设置压料体、退料体或顶出器等活动部件。活动部件与模具本体之间必须设置导向机构,来保证重复运动过程中的精度要求。通常情况下,模具本体上的导滑部位与模座是一体的,经过长时间工作,导滑面容易产生磨损,出现间隙,影响模具精度。对于模具上的活动部件,为防止脱落,一般需要在模具上设置安全限位装置,很多情况下由于模具空间比较紧凑,限位装置很难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为了解在模具的紧凑的空间中安装具有导滑、限位及符合功能的机构,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模座,所述的模座具有内槽,所述的内槽两端具有安装导滑块的台阶,导滑块安装在台阶的导滑块安装面上,导滑块安装面设置有第一螺钉安装孔,导滑块通过第一螺钉安装在导滑块安装面上,所述的导滑块位于内槽内的侧面,分为上导滑面、限位面和下导滑面,上导滑面和下导滑面平行,限位面连接上导滑面和下导滑面且限位面与上导滑面的夹角成第一钝角,导滑块的上导滑面处的厚度大于下导滑面处的厚度;压料体安装在内槽内,压料体的端部设置有由第一导板安装面、第二导板安装面、次限位面和压料体导滑面组成的安装导板的台阶,第一导板安装面和第二导板安装面垂直,次限位面与第二导板安装面的夹角成第二钝角,压料体导滑面平行于第一导板安装面且与次限位面连接;导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压料体的第一导板安装面上。第一钝角的角度与第二钝角的角度相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所述的压料体分为压料体本体和端部的安装端,安装端的宽度小于压料体本体的宽度,安装端的两侧通过螺栓安装侧导板。所述的导滑块安装面的宽度等于导滑块的下导滑板处的厚度。所述的第二导板安装面的宽度等于导板的厚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模具导滑部分做成单独部件,用螺钉固定在模座本体上:导滑部件磨损后,直接更换部件,方便维修;2、可拆卸的导滑部件采用锻件材质:锻件导滑部件即保证了倒滑效果,其强度及寿命又高于铸造模具本体;3、导滑部件与活动部件采用挂台形式,形成限位结构:利用倒滑部件的这个挂台,与活动部件形成限位结构,解决了空间紧凑,不好布置限位的问题;4、倒滑部件上的挂台呈现为45度斜面:45度斜面挂台即起到了限位功能,同时又增加了倒滑部件挂台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端部的A-A剖视图;图3为内槽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压料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压料体端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模座,1.1-内槽,1.2-导滑块安装面,1.3-第一螺钉安装孔,1.4-槽底面,2-导滑块,2.1-上导滑面,2.2-限位面,2.3-下导滑面,3-压料体,3.1-第一导板安装面,3.2-第二导板安装面,3.3-次限位面,3.4-压料体导滑面,3.5-压料体本体,3.6-安装端,4-导板,5-第一螺钉,6-第二螺钉,7-侧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参见图1-图6),包括模座1,所述的模座1具有内槽1.1,所述的内槽1.1(参见图3)两端具有安装导滑块2的台阶,导滑块2安装在台阶的导滑块安装面1.2上,导滑块安装面1.2设置有第一螺钉安装孔1.3,导滑块2通过第一螺钉5安装在导滑块安装面1.2上,所述的导滑块2(参见图4)位于内槽1.1内的侧面,分为上导滑面2.1、限位面2.2和下导滑面2.3,上导滑面2.1和下导滑面2.3平行,限位面2.2连接上导滑面2.1和下导滑面2.2且限位面2.2与上导滑面2.1的夹角成第一钝角,导滑块2的上导滑面2.1处的厚度大于下导滑面2.3处的厚度;压料体3安装在内槽1.1内,压料体3(参见图5)的端部设置有由第一导板安装面3.1、第二导板安装面3.2、次限位面3.3和压料体导滑面3.4组成的安装导板4的台阶,第一导板安装面3.1和第二导板安装面3.2垂直,次限位面3.3与第二导板安装面3.2的夹角成第二钝角,压料体导滑面3.4平行于第一导板安装面3.1且与次限位面3.3连接;导板4通过螺栓安装在压料体3的第一导板安装面3.1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所述的压料体3(参见6)分为压料体本体3.5和端部的安装端3.6,安装端3.6的宽度小于压料体本体3.5的宽度,安装端3.6的两侧通过螺栓安装侧导板7。所述的导滑块安装面1.2的宽度等于导滑块2的下导滑板2.3处的厚度。所述的第二导板安装面3.2的宽度等于导板4的厚度(参见图2)。导滑块2用螺钉5紧固安装在模座1的内槽1.1内,导板4用螺钉安装在压料体3上,导滑块2与导板4之间形成导滑。当压料体3向上运动一个行程时,压料体3端部侧面台阶与导滑块底部台阶接触,导板4与导滑块2接触,形成限位时,限位面2.2与次限位面3.3接触,形成限位。需要更换压料体的时候,拆下导滑块2即可容易拆下压料体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1),所述的模座(1)具有内槽(1.1),所述的内槽(1.1)两端具有安装导滑块(2)的台阶,导滑块(2)安装在台阶的导滑块安装面(1.2)上,导滑块安装面(1.2)设置有第一螺钉安装孔(1.3),导滑块(2)通过第一螺钉(5)安装在导滑块安装面(1.2)上,所述的导滑块(2)位于内槽(1.1)内的侧面,分为上导滑面(2.1)、限位面(2.2)和下导滑面(2.3),上导滑面(2.1)和下导滑面(2.3)平行,限位面(2.2)连接上导滑面(2.1)和下导滑面(2.2)且限位面(2.2)与上导滑面(2.1)的夹角成第一钝角,导滑块(2)的上导滑面(2.1)处的厚度大于下导滑面(2.3)处的厚度;压料体(3)安装在内槽(1.1)内,压料体(3)的端部设置有由第一导板安装面(3.1)、第二导板安装面(3.2)、次限位面(3.3)和压料体导滑面(3.4)组成的安装导板(4)的台阶,第一导板安装面(3.1)和第二导板安装面(3.2)垂直,次限位面(3.3)与第二导板安装面(3.2)的夹角成第二钝角,压料体导滑面(3.4)平行于第一导板安装面(3.1)且与次限位面(3.3)连接;导板(4)通过螺栓安装在压料体(3)的第一导板安装面(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压料体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1),所述的模座(1)具有内槽(1.1),所述的内槽(1.1)两端具有安装导滑块(2)的台阶,导滑块(2)安装在台阶的导滑块安装面(1.2)上,导滑块安装面(1.2)设置有第一螺钉安装孔(1.3),导滑块(2)通过第一螺钉(5)安装在导滑块安装面(1.2)上,所述的导滑块(2)位于内槽(1.1)内的侧面,分为上导滑面(2.1)、限位面(2.2)和下导滑面(2.3),上导滑面(2.1)和下导滑面(2.3)平行,限位面(2.2)连接上导滑面(2.1)和下导滑面(2.2)且限位面(2.2)与上导滑面(2.1)的夹角成第一钝角,导滑块(2)的上导滑面(2.1)处的厚度大于下导滑面(2.3)处的厚度;压料体(3)安装在内槽(1.1)内,压料体(3)的端部设置有由第一导板安装面(3.1)、第二导板安装面(3.2)、次限位面(3.3)和压料体导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超王静南孙林林邹建颜韶昆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