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566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板体、第二底部支撑板体、第三底部支撑板体、前侧压板、后侧压板,在前侧压板和后侧压板之间安装有板式换热装置,在第三底部支撑板体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立板,在前侧压板的上侧加工有冷水出口和热水进口,在前侧压板的下侧加工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冷水出口、热水进口、冷水进口以及热水出口均与板式换热装置连通;在板式换热装置的上侧加工有第一弧形槽,在板式换热装置的下侧加工有第二弧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各个零部件之间安装方便,便于实现板式换热装置的安装与拆卸,能够防止板式换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能够提高安装时的结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板式换热器在安装与维修时,安装与拆卸较为麻烦,费时费力,且在使用过程中,换热器容易产生晃动,降低了其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板体、第二底部支撑板体、第三底部支撑板体,在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板体和第二底部支撑板体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前侧压板,还包括与所述前侧压板平行设置的后侧压板,在所述前侧压板和后侧压板之间安装有板式换热装置,在所述第三底部支撑板体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立板,在所述前侧压板的上侧加工有冷水出口和热水进口,在所述前侧压板的下侧加工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冷水出口、热水进口、冷水进口以及热水出口均与所述板式换热装置连通;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的上侧加工有第一弧形槽,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的下侧加工有第二弧形槽;所述板式换热装置具备多个板和多个分隔件,所述多个板是将具有凹凸部的板并列配置而成,所述多个分隔件被夹设于所述多个板之间,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于板表面的边缘,并与板表面一起形成第一流路,所述第二分隔件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于板表面的边缘、并与板表面一起形成具有与所述第一流路不同方向的出入口的第二流路,所述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交替地配置于所述多个板之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前侧压板的侧面上端加工有第一通孔A,在所述前侧压板的侧面下端加工有第一通孔B,并在所述前侧压板的侧面边缘处加工有多个安装孔A。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冷水出口、热水进口、冷水进口以及热水出口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并在每个连接法兰上均匀加工有圆形法兰安装孔。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后侧压板的上端加工有第一U型夹槽,在所述后侧压板的下端加工有第二U型夹槽,并在所述后侧压板的侧面边缘处加工有多个安装孔B。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所述安装孔A和安装孔B一一对应,在每个安装孔A和安装孔B中安装有螺纹紧固柱,在所述螺纹紧固柱的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母,在所述螺纹紧固柱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母。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支撑立板的侧面上端加工有第二通孔A,在所述支撑立板的侧面下端加工有第二通孔B,所述第二通孔A和第一通孔A相互对应,所述第二通孔B和第一通孔B相互对应。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第二通孔A和第一通孔A中穿过有第一连接柱,且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一U型夹槽,并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A,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B。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第二通孔B和第一通孔B中穿过有第二连接柱,且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弧形槽和第二U型夹槽,并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紧固螺母A,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紧固螺母B。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板体、第二底部支撑板体以及第三底部支撑板体上加工有U型地脚螺栓槽,在所述U型地脚螺栓槽中安装有地脚螺栓,从而将第一底部支撑板体、第二底部支撑板体以及第三底部支撑板体进行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前侧压板焊接在第一底部支撑板体和第二底部支撑板体的上端,将支撑立板焊接在第三底部支撑板体的上端,将板式换热装置安装在前侧压板和后侧压板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将板式换热装置进行安装,最后利用螺纹紧固柱将其安装在一起。本专利技术各个零部件之间安装方便,便于实现板式换热装置的安装与拆卸,能够防止板式换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从冷水进口中加入冷水,从热水热水进口中加入热水,经过板式换热装置进行换热后,然后冷水从冷水出口流出,热水从热水出口流出,能够实现换热功能。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以及螺纹紧固柱,能够提高安装时的结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前侧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后侧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板式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板体1、第二底部支撑板体2、第三底部支撑板体3,在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板体1和第二底部支撑板体2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前侧压板4,还包括与所述前侧压板4平行设置的后侧压板5,在所述前侧压板4和后侧压板5之间安装有板式换热装置6,在所述第三底部支撑板体3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立板7,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上侧加工有冷水出口404和热水进口405,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下侧加工有冷水进口406和热水出口407,所述冷水出口404、热水进口405、冷水进口406以及热水出口407均与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连通;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的上侧加工有第一弧形槽601,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的下侧加工有第二弧形槽602。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具备多个板和多个分隔件,所述多个板是将具有凹凸部的板并列配置而成,所述多个分隔件被夹设于所述多个板之间,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于板表面的边缘,并与板表面一起形成第一流路,所述第二分隔件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于板表面的边缘、并与板表面一起形成具有与所述第一流路不同方向的出入口的第二流路,所述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交替地配置于所述多个板之间。为了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功能,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侧面上端加工有第一通孔A401,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侧面下端加工有第一通孔B402,并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侧面边缘处加工有多个安装孔A403。在所述冷水出口404、热水进口405、冷水进口406以及热水出口407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408,并在每个连接法兰408上均匀加工有圆形法兰安装孔409。在所述后侧压板5的上端加工有第一U型夹槽501,在所述后侧压板5的下端加工有第二U型夹槽502,并在所述后侧压板5的侧面边缘处加工有多个安装孔B503。所述安装孔A403和安装孔B503一一对应,在每个安装孔A403和安装孔B503中安装有螺纹紧固柱10,在所述螺纹紧固柱10的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母110,在所述螺纹紧固柱10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母111。在所述支撑立板7的侧面上端加工有第二通孔A701,在所述支撑立板7的侧面下端加工有第二通孔B702,所述第二通孔A701和第一通孔A401相互对应,所述第二通孔B702和第一通孔B402相互对应。在所述第二通孔A701和第一通孔A401中穿过有第一连接柱8,且所述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板体(1)、第二底部支撑板体(2)、第三底部支撑板体(3),在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板体(1)和第二底部支撑板体(2)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前侧压板(4),还包括与所述前侧压板(4)平行设置的后侧压板(5),在所述前侧压板(4)和后侧压板(5)之间安装有板式换热装置(6),在所述第三底部支撑板体(3)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立板(7),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上侧加工有冷水出口(404)和热水进口(405),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下侧加工有冷水进口(406)和热水出口(407),所述冷水出口(404)、热水进口(405)、冷水进口(406)以及热水出口(407)均与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连通;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的上侧加工有第一弧形槽(601),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的下侧加工有第二弧形槽(602);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具备多个板和多个分隔件,所述多个板是将具有凹凸部的板并列配置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板体(1)、第二底部支撑板体(2)、第三底部支撑板体(3),在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板体(1)和第二底部支撑板体(2)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前侧压板(4),还包括与所述前侧压板(4)平行设置的后侧压板(5),在所述前侧压板(4)和后侧压板(5)之间安装有板式换热装置(6),在所述第三底部支撑板体(3)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支撑立板(7),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上侧加工有冷水出口(404)和热水进口(405),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下侧加工有冷水进口(406)和热水出口(407),所述冷水出口(404)、热水进口(405)、冷水进口(406)以及热水出口(407)均与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连通;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的上侧加工有第一弧形槽(601),在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的下侧加工有第二弧形槽(602);所述板式换热装置(6)具备多个板和多个分隔件,所述多个板是将具有凹凸部的板并列配置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侧面上端加工有第一通孔A(401),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侧面下端加工有第一通孔B(402),并在所述前侧压板(4)的侧面边缘处加工有多个安装孔A(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水出口(404)、热水进口(405)、冷水进口(406)以及热水出口(407)上均设置有连接法兰(408),并在每个连接法兰(408)上均匀加工有圆形法兰安装孔(4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侧压板(5)的上端加工有第一U型夹槽(501),在所述后侧压板(5)的下端加工有第二U型夹槽(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翔骜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