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BT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链传动或转向装置以及在其中使用的链条和链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063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转向装置以及在其中使用的链轮及链条,其中,链条(10)的水平链环(1)的头部侧面在一条赤道线(7)下方设计为凹入状,并且链轮(50)的容纳水平链环的链环窝(52)在其齿侧(53)上在与链环(1)的接触区域(55)上球凸状地与凹入状的头部侧面相配。由此显著减小两个部分之间的单位面积挤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传动或转向装置,用于尤其在井下采矿中的链牵引的开采或输送设备,例如用于刨煤设备或链板式运输机,包括一个链轮和一条被链轮转向且必要时驱动的链条,其中,链条由垂直链环和水平链环组成,而链轮具有多个在其圆周上均匀分布排列的链轮齿和设在每两个相邻齿之间的链环窝,链环窝以链轮齿的齿侧为界并分别容纳链条的水平链环,水平链环具有头部,当水平链环嵌入到链轮的链环窝内时,头部构成传力区,在此,头部设计成箭头状并且具有设在曲拱状头部中央两侧的头部侧面。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条,尤其用于在井下采矿中刨煤设备,包括垂直链环和具有头部的水平链环,在链条运行时,头部构成与链轮的传力区,在此,头部设计成箭头状并且具有设在曲拱状头部中央两侧的头部侧面。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链轮,用于链牵引的开采或输送设备,具有多个在链轮圆周上均匀分布排列的链轮齿和设在每两个相邻齿之间、用于分别容纳链条的一个水平链环的链环窝,其中,链环窝以链轮齿的齿侧为界。
技术介绍
在井下采矿时,由于对开采功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传入刨煤机或输送设备传动链内的力越来越大,由此也增大了各链环上的负荷。因此尤其在刨煤机链条的设计中对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为它们必须沿整个回采工作面长度穿过链条通道牵引,从而需要优化链条几何结构。为此要求针对高的支承和牵引力设计链环,同时对于链环还要实现尽可能小的包络圆。在可逆式驱动的装置例如刨煤机中,至少链条的水平链环必须在其两个对置的顶端设有同样设计的头部,以便能沿两个运行方向承受同样强大的负荷。例如在用于链板式运输机的链条中,链条或构成链条的链环的最大包络圆通常不存在任何问题,因为这种链条一般开式地在链板式运输机段内循环,它们可用作现代开采设备的刨煤机链条,尤其在其水平链环的设计方面是最佳的。除了在链支承力给定的情况下包络圆尽可能小的要求外,尤其对水平链环在其头部的区域内和链轮的齿上的与头部配合作用的接触面的区域内的设计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已知(DE 196 10935 A1)在水平链环头部的传力面,尤其基于头部侧面与链轮齿之间的线状接触,可能遭受最大的挤压力,由此可通过压扁或刻槽(所谓Entenbürzel)产生超比例的头部磨损。因此,DE 196 10 935 A1针对井下采矿和隧洞施工时用于运输和开采系统的开口链,建议使用它们的头部设计为箭头状的水平和垂直链环,以及在曲拱状头部中央之间有削平的头部侧面,它们之间夹一个约100°的角,以及基于削平的完全承力的侧面高的重叠量,在运行中遭受较小的单位面积挤压力,由此应导致延长开口链的使用寿命。尤其在这种已知的链中,边可以设计为侧向伸出的箭头状超越侧面,它们造成一个边框,以便在头部设计为钝角时能实现有利的力传递和负荷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前言所述类型的装置以及一种在可此装置中使用的链条和链轮,它们可以承受并可以在链轮与链条之间传递大的链牵引力,与此同时,水平链环的链头部以及链轮与之配合作用的链轮齿磨损的危险,与已知的装置相比显著减小,以及,尽管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有特别强的工作能力,但链条只有小的包络圆并因而尤其也适用于大功率的刨煤设备中。此目的借助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采取下列措施达到水平链环的头部侧面至少在一条赤道线下方设计为凹入状;并且,限定链环窝边界的齿侧至少在链轮齿与水平链环的接触区域内球凸状地与其头部侧面相配。因此,按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特征在于,水平链环的头部侧面至少在一条赤道线下方设计为凹入状,并且,与这种链条配合作用的按本专利技术的链轮的特征在于,限定链环窝边界的齿侧至少在链轮齿与水平链环的接触区域内设有球凸状曲拱的接触面。通过链条水平链环头部侧面的凹入状和在使链条转向的链轮齿侧上接触面与之相配的球凸状曲拱,达到在链轮与水平链环接触面之间非常有利的面挤压,从而基本上避免了在两个互相啮合的部分之间的线接触。由此可以传递更大的链牵引力,并不会因此而增大在接触面处损坏链条或链轮的危险。恰当地,链条垂直链环分别由两个平行的边以及由连接这些边的、在两侧相同设计的头部组成。一种特别有利的设计是,水平链环的头部侧面不仅在赤道线上方而且在其下方都是凹入状的,也就是说,水平链环相对于赤道线对称设计,所以链条可将其水平链环任意定向地安装。按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设计,头部侧面在头部中央侧边仅在处于水平链环的边的轴向延长段内的区域上延伸。在这种设计的情况下,从链轮到链条水平链环力的传递仅在头部侧面的一个区域内进行,这一区域得到水平链环的边支持或底衬,因为它处于边的轴向延长段内。这导致明显提高可传递的链条力,其结果是各链环的线径可以比同类设计中迄今已知的水平链环的小,它们需要位置更靠里或更远地向头部中央方向延伸的头部侧面。由于通过所述的设计可以实现更小的线径,从而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同时也减小了链条或在链条中使用的水平链环的包络圆。与水平链环的头部侧面这种特别有利的设计相匹配,在按本专利技术的链轮中设计用于容纳水平链环的空隙两侧球凸状曲拱的接触面在一些处于安装在链环窝内的水平链环的边的轴向延长段内的区域上延伸。也有利的是,水平链环的头部中央在大体二分之一的链环宽度上延伸,并且每个头部侧面在大约四分之一的链环宽度上延伸。与此相匹配,在按本专利技术的链轮中接触面可分别在一个大体等于水平链环链环宽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宽度上延伸。水平链环的头部侧面优选以一个曲率半径凹入,该曲率半径与链轮的齿侧的凸拱状的接触面的曲率半径准确地一致或无论如何近似相等,由此使接触区内或力传入区内的单位面积挤压力特别小。按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进一步发展,头部侧面在中央留下一个约48°-56°优选约52°的后角。进一步优选的是,水平链环的头部在头部中央具有一个圆形的横截面,和/或水平链环的边在外侧具有轻微的球形曲拱的削平部而在内侧设计有一个半圆。当链条的链环在头部中央具有约38mm的直径时,水平链环可以具有约为137mm的链节距、约213mm的总长度和约97mm的链环宽度。在所述的链环宽度情况下,头部侧面在一个约24mm的宽度上延伸,头部中央在约49mm的宽度上延伸,和/或,头部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10°,尤其夹一个约102°±2°的角。按本专利技术特别有利的设计,水平链环和垂直链环可以设计成一致的,所以链条在其装配时可以随意定向地置入链轮中,以及在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经过一定的运行时间后,链条还可以旋转90°错开一个链环重新安装,使那些迄今负荷比较小的垂直链环成为水平链环,并因而使所有的链环在链条使用寿命期间均匀受载和磨损。如已说明的那样,恰当的是链轮齿设计为具有成对布置的半齿的双齿,在半齿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容纳垂直链环的空隙,并且,两个半齿具有球凸状曲拱的接触面。此外特别有利的是,链轮齿或其半齿在外侧在接触区域旁设有至少部分地侧面限定相邻的链环窝边界的增强装置,它们显著改善链轮齿的稳定性。尤其对于输送设备如链板式运输机而言,在这方面业已证实一种设计是有利的,按此设计,增强装置总是沿周向朝下一个齿的方向超过接触区域向前继续伸出一段,所以链环窝在两个相邻链轮齿的增强装置之间保持侧向开口,使煤粉之类不会大量滞留在链环窝内。对于刨煤设备,其中链条和还有链轮遭遇可逆的而且往往冲击式的负荷,但与此同时其中链环窝被煤粉之类纠缠的危险比输送机小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传动或转向装置,用于尤其在井下采矿中的链牵引的开采或输送设备,例如用于刨煤设备或链板式运输机,包括一个链轮(50)和一条被链轮(50)转向且必要时驱动的链条(10),其中,链条(10)由垂直链环(2)和水平链环(1)组成,而链轮(50)具有多个在其圆周上均匀分布排列的链轮齿(51)和设在每两个相邻齿之间的链环窝(52),链环窝以链轮齿(51)的齿侧(53)为界并分别容纳链条(10)的水平链环(1),水平链环(1)具有头部(4),当水平链环(1)嵌入到链轮(50)的链环窝(52)内时,头部(4)构成传力区,在此,头部(4)设计成箭头状并且具有设在曲拱状头部中央(5)两侧的头部侧面(6),其特征为:水平链环(1)的头部侧面(6)至少在一条赤道线(7)下方设计为凹入状;并且,限定链环窝(52)边界的齿侧(53)至少在链轮齿与水平链环的接触区域(55)内球凸状地与其头部侧面(6)相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克莱比施G默滕
申请(专利权)人:DBT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