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装卸阻尼可调拉杆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74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快速切换阻尼可调拉杆隔振器由方舱连接组件(Ⅰ)、十字连接轴部件(Ⅱ)、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Ⅲ)、长度调节组件(Ⅳ)、设备连接组件(Ⅴ)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方舱连接组件(Ⅰ)中的十字关节(01)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Ⅲ)的连接螺套(05)通过十字连接轴部件(Ⅱ)中的连接轴(04)相连接;长度调节组件(Ⅳ)的一端与方舱钢接的设备连接组件(Ⅴ)连接,另一端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Ⅲ)的长度调节螺杆(16)相连接;该隔振器在确保有效的隔振缓冲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切换,并且在数万次的切换过程中,保证拉杆隔振器的拉力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需要快速转换工作状态,提高重心较高的电子设备的稳定 性而专用的拉杆隔振器,属电子设备振动环境控制

技术介绍
车载移动式遥控遥测微波通讯、雷达、激光探测仪等设备(以下简称电子设备) 在车辆行驶状态时需要用底部隔振器和顶部拉杆隔振器组成的隔振系统进行隔振缓冲。但车辆停止,需要进入工作状态时,就必须把与设备相连的拉杆隔振器拆去, 以使其天线(或探头)自由转动,进行工作。拉杆式隔振器典型的连接方式如图1 所示。隔振器中的可调阻尼器用来抑制共振和耗散振动、冲击产生的能量。当车辆即将进入行驶状态前,又必须将拉杆隔振器装上,以保证电子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因此,此类隔振器必须在结构上具有快速装拆机构,以保证工作/ 运载状态切换操作的迅速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装卸、阻尼可调的拉杆隔振器, 该隔振器在确保有效的隔振缓冲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切换,并且在数万次的切 换过程中,保证拉杆隔振器的拉力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快速切换阻尼可调拉杆隔振器由方舱连接组件、十字 连接轴部件、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长度调节组件、设备连接组件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方舱连接组件中的十字关节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的连接螺套通过十字连接 轴部件中的连接轴相连接;长度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方舱钢接的设备连接组件连接, 另一端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的长度调节螺杆相连接;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由台阶 螺杆、开口环、外锥环、蝶形弹簧及滑片、锁紧螺母组成可调阻尼器,开口环将一 个整圆内锥环切割成三等份,与外锥环配合,通过旋转锁紧螺母改变两者之间的正 压力,以达到调节阻尼的目的,在开口环前端装有准零刚度的蝶形弹簧,阻尼器摩 擦表面的磨损量,可由蝶形弹簧进行自补偿;由圆筒、主拉簧、钢丝网垫、连接螺 套、挡片、调节螺套及弹簧套组成隔振器;主拉簧是圆柱螺旋簧或蝶形弹簧,套在 弹簧套上,在圆筒右端装有连接螺套、钢丝网垫、挡片,改变钢丝网垫的装填量, 旋转连接螺套改变其与挡片间的空间大小,可改变钢丝网垫的刚度和实现限位。长 度调节组件由长度调节螺杆及其左旋并紧螺母组成。 有益效果1) 对于同一系列的拉杆隔振器,其主弹簧可以是蝶形弹簧或螺旋簧。采用螺 旋簧时,可保持其内径相同,通过改变主螺旋簧的钢丝直径、有效圈数、材料杨氏 模量(E,G)等,来改变主螺旋簧的刚度;采用蝶形弹簧时,可以通过改变蝶形弹 簧的厚度及内外径及其组合等来改变其刚度,以适应各种不同电子设备的隔振缓冲 要求。2) 可根据隔振系统的要求,自由地调节阻尼力的大小。同时,阻尼器摩擦表面的磨损量,可由准零刚度蝶形弹簧进行自补偿。3)采用长度调节螺杆,可以快速改变轴向长度,便于状态快速切换。4) 采用带有关节轴承的十字关节,可自由地转换方向,便于拆下后可将其放置在允许的位置上。5) 拉杆直接与方舱或车辆等运载工具顶部相连,可减小行驶过程中因倾斜引起的 机械位移对设备的有害影响。但其具有占地面积较大的缺点。6) 通过调节调节螺杆,使拉杆隔振器长度变长,弹簧卸荷,可迅速拆去销轴,将隔振器移开,再插入销轴,销轴由磁铁吸住;工作时可迅速装上,再用调节 螺杆将拉杆隔振器装载。7) 其总长度可通过改变长度调节组件的长度来进行调整,以适应各种电子设备的安装要求。 此外,该类隔振器还具有如下特征1) 其主弹簧的刚度、支撑反力和位移大小,与底部隔振器相适应、隔振缓冲 特性相匹配。并且组成的隔振系统具有解耦特性。2) 其可调阻尼器可提供与设备质心高度h。、设备质量m以及车辆运行特性相 适应的阻尼力。3) 工作/运载状态切换速度可满足相应的规定要求。在确保有效的隔振缓冲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切换。并且在上万次的切换 过程中,可保证拉杆式隔振器的拉力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电子设备拉杆式隔振系统运输状态的示意图; 拉杆隔振器la、底部隔振器lb、精密定位机构2、快速升降机构3、粗定位锁紧机 构4、减振平台5、下底座6、钢球进出机构7、连接支耳8、舱顶9、方舱底板10。图2推杆式隔振器结构示意图;以上的图中有主弹簧OO、十字关节Ol、销轴02、挡环03、连接轴04、连 接螺套05、钢丝网垫06、挡片07、外锥环08、开口环09、滑10、蝶形弹簧11、 台阶螺杆12、圆筒13、弹簧套14、调节螺套15、长度调节螺杆16、锁紧螺母17、 连接环18、销钉19、设备安装座20、左旋并紧螺母26、顶端连接板27、磁性组 件30、杆端关节轴承B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快速切换阻尼可调拉杆隔振器图2所示,它主要由方舱连接组件、 十字连接轴部件、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长度调节组件、设备连接组件五个部分组 成;其中,十字连接轴部件的一端连接方舱连接组件,另一端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 件的连接螺套相连接,长度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设备连接组件,另一端与阻尼可调 隔振器组件的调节螺母相连接。图2所示的拉杆隔振器的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III由台阶螺杆、开口环、外锥环、 蝶形弹簧及滑片、锁紧螺母组成,其中可调阻尼器的开口环是将一个整圆内锥环切割 成三等份,并与外锥环配合,通过旋转锁紧螺母改变两者之间的正压力,以达到调 节阻尼的目的,在开口环前端装有准零刚度的蝶形弹簧,阻尼器摩擦表面的磨损量, 可由蝶形弹簧进行自补偿;隔振器由圆筒、主弹簧、钢丝网垫、连接螺套、挡片、调节螺套及弹簧套组成;主弹簧是圆柱螺旋簧或蝶形弹簧,在圆筒右端装有连接螺套、钢丝网垫、挡片,改 变钢丝网垫的装填量,旋转连接螺套改变其与挡片间的空间大小,可改变钢丝网垫 的刚度和实现限位。上述的长度调节组件由两端具有左右螺纹的长度调节螺杆、左旋并紧螺母组 成;其中,长度调节螺杆旋入连接环后用左旋并紧螺母锁紧图2所示,其轴向反力 为拉力,则得到图2所示的拉杆式顶部安装隔振器。电子设备所受到的垂向振动冲击主要由底部隔振器承受,拉杆隔振器主要解决 水平振动的稳定性。当电子设备受水平X向振动时,其惯性力mi由底部隔振器, 水平反力Fxl和拉杆隔振器的水平反力Fw所承受,^ = &1+^2。对底部隔振器取矩,设备质量为m、质心高度为h、拉杆隔振器支承高度为h2, 当满足^J^-^A)时,力矩平衡,即可保持设备的稳定。本技术的本专利技术的快速切换阻尼可调拉杆隔振器由方舱连接组件I、十字连接轴部件n、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m、长度调节组件IV、设备连接组件V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方舱连接组件i中的十字关节oi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m的连接螺套05通过十字连接轴部件II中的连接轴04相连接;长度调节组件IV的一端与方舱 钢接的设备连接组件V连接,另一端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III的长度调节螺杆16 相连接;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m由台阶螺杆12、开口环09、外锥环08、蝶形弹簧 11及滑片10、锁紧螺母17组成可调阻尼器,开口环09将一个整圆内锥环切割成三 等份,与外锥环08配合,通过旋转锁紧螺母17改变两者之间的正压力,以达到调 节阻尼的目的,在开口环09前端装有准零刚度的蝶形弹簧11,阻尼器摩擦表面的 磨损量,可由蝶形弹簧ll进行自补偿;由圆筒13、主拉簧OO、钢丝网垫06、连接 螺套05、挡片07、调节螺套15及弹簧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切换阻尼可调拉杆隔振器,其特征在于该隔振器由方舱连接组件(Ⅰ)、十字连接轴部件(Ⅱ)、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Ⅲ)、长度调节组件(Ⅳ)、设备连接组件(Ⅴ)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方舱连接组件(Ⅰ)中的十字关节(01)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Ⅲ)的连接螺套(05)通过十字连接轴部件(Ⅱ)中的连接轴(04)相连接;长度调节组件(Ⅳ)的一端与方舱钢接的设备连接组件(Ⅴ)连接,另一端与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Ⅲ)的长度调节螺杆(16)相连接;阻尼可调隔振器组件(Ⅲ)由台阶螺杆(12)、开口环(09)、外锥环(08)、蝶形弹簧(11)及滑片(10)、锁紧螺母(17)组成可调阻尼器,开口环(09)将一个整圆内锥环切割成三等份,与外锥环(08)配合,通过旋转锁紧螺母(17)改变两者之间的正压力,以达到调节阻尼的目的,在开口环(09)前端装有准零刚度的蝶形弹簧(11),阻尼器摩擦表面的磨损量,可由蝶形弹簧(11)进行自补偿;由圆筒(13)、主拉簧(00)、钢丝网垫(06)、连接螺套(05)、挡片(07)、调节螺套(15)及弹簧套(14)组成隔振器;主拉簧(00)是圆柱螺旋簧或蝶形弹簧,套在弹簧套(14)上,在圆筒(13)右端装有连接螺套(05)、钢丝网垫(06)、挡片(07),改变钢丝网垫(06)的装填量,旋转连接螺套(05)改变其与挡片(07)间的空间大小,可改变钢丝网垫(06)的刚度和实现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捷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