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镛之专利>正文

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864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包括飞轮,所述飞轮套装在转轴上,所述飞轮的底侧通过顶尖抵住轴承,所述轴承置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环形的防震阻尼器,所述防震阻尼器与轴承、轴承座之间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消除轴承因飞轮高速转动而产生的共振现象,增加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轴承,作为支撑机械旋转的重要部件,其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设备,在旋转的机械设备中,尤其是发电设备的飞轮结构中,由于在飞轮高速旋转所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尽管已做好动平衡校正,但在升速过程中仍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若干个共振节点,轴承共振情况下,轴承座以轴承之间的磨损增大,导致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减短;间隙增大后导致内轴产生晃动,长时间下棋容易造成内轴断裂,容易发生机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结合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消除共振的轴承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包括飞轮,所述飞轮套装在转轴上,所述飞轮的底侧通过顶尖抵住轴承,所述轴承置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环形的防震阻尼器,所述防震阻尼器与轴承、轴承座之间配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与防震阻尼器配合接触,所述防震阻尼器包括外部设有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内侧设有第一缓冲层。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与防震阻尼器配合接触,所述防震阻尼器与所述轴承座的接触面形成环形的缝隙,其接触面的最内侧设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缝隙内部填充阻尼油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与第二缓冲层均为蜂窝状海绵橡胶,其内部填充阻尼油脂。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铝合金材质形成的环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的顶侧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的周侧通过螺钉与所述轴承座紧固封闭,其目的在于,封盖作为封堵结构,防止外接杂质进入反震阻尼器内与阻尼油脂混合而影响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防震阻尼器与轴承座之间还设有端面轴承,所述防震阻尼器的中部设有沉孔,所述沉孔连通所述轴承与端面轴承分别所在的容纳腔,其目的在于,能够增大轴承座的承重能力,使大惯量飞轮平稳运行,沉孔的作用在于,当向缝隙中注入阻尼油脂时能够形成通气孔将缝隙中的空气排除。进一步地,所述沉孔通过螺钉封堵,其目的在于,防止飞轮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阻尼油脂溢出污染外部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在轴承座与轴承之间加设防震阻尼器,从而实现消除轴承因飞轮高速转动而产生的共振现象,增加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本技术在轴承的防震阻尼器的底侧增设端面轴承,从而增大底部轴承的承重能力,保证大惯量飞轮的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中轴承座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中防震阻尼器的透视结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中:1、飞轮;2、转轴;3、顶尖;4、轴承;5、轴承座;6、防震阻尼器;7、支撑部;8、第一缓冲层;9、阻尼油脂;10、缝隙;11、第二缓冲层;12、封盖;13、端面轴承;14、沉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除飞轮1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包括飞轮1,飞轮1套装在转轴2上,飞轮1的底侧通过顶尖3抵住轴承4,轴承4置于轴承座5内,轴承4与轴承座5之间设有环形的防震阻尼器6,防震阻尼器6与轴承、轴承座5之间配合固定。结合图2所示,轴承座5与防震阻尼器6配合接触,防震阻尼器6包括外部设有的支撑部7,支撑部7的内侧设有第一缓冲层8。参见图3,第一缓冲层8为蜂窝状海绵橡胶,其内部填充阻尼油脂9,支撑部7为铝合金材质形成的环形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轴承座5的顶侧设有封盖12,封盖12的周侧通过螺钉与轴承座5紧固封闭。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防震阻尼器6与轴承座5之间还设有端面轴承13,防震阻尼器6的中部设有沉孔14,沉孔14连通轴承与端面轴承13分别所在的容纳腔,沉孔14通过螺钉封堵。实施例2:如图1、图4所示,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包括飞轮1,飞轮1套装在转轴2上,飞轮1的底侧通过顶尖3抵住轴承4,轴承4置于轴承座5内,轴承4与轴承座5之间设有环形的防震阻尼器6,防震阻尼器6与轴承、轴承座5之间配合固定。再次参见图3,防震阻尼器6包括外部设有的支撑部7,支撑部7的内侧设有第一缓冲层8。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轴承座5与防震阻尼器6配合接触,防震阻尼器6与轴承座5的接触面形成环形的缝隙10,其接触面的最内侧设有第二缓冲层11,缝隙10内部填充阻尼油脂9。其中,第一缓冲层8与第二缓冲层11为蜂窝状海绵橡胶,其内部填充阻尼油脂9,所述支撑部7为铝合金材质形成的环形结构。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轴承座5的顶侧设有封盖12,封盖12的周侧通过螺钉与轴承座5紧固封闭。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防震阻尼器6与轴承座5之间还设有端面轴承13,端面轴承13设置在第二缓冲层11的底侧,防震阻尼器6的中部设有沉孔14,沉孔14连通轴承4与端面轴承13分别所在的容纳腔,沉孔14通过螺钉封堵。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包括飞轮,所述飞轮套装在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的底侧通过顶尖抵住轴承,所述轴承置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环形的防震阻尼器,所述防震阻尼器与轴承、轴承座之间配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包括飞轮,所述飞轮套装在转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的底侧通过顶尖抵住轴承,所述轴承置于轴承座内,所述轴承与轴承座之间设有环形的防震阻尼器,所述防震阻尼器与轴承、轴承座之间配合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与防震阻尼器配合接触,所述防震阻尼器包括外部设有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内侧设有第一缓冲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飞轮共振的阻尼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与防震阻尼器配合接触,所述防震阻尼器与所述轴承座的接触面形成环形的缝隙,其接触面的最内侧设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缝隙内部填充阻尼油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镛之
申请(专利权)人:汤镛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