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41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用于工程机械和设施的基础隔振缓冲。包括油缸,下端设置有与缸内气囊相通的进气阀,上端通过连接元件与密封导向装置相连,油缸内设置有通流间隙调节机构,通过导向杆和调节阀杆与外界连接。外界振动和冲击干扰力通过该机构传递给密封油液,转变为液压能被气囊吸收,降低振动传递率,削减峰值响应。故本隔振器承载能力大,适宜机械、建筑、动力工程等领域作基础支承,特别对低频干扰有显著隔离效果。(*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用于工程设备和设施的振动和冲击隔离。作为隔振元件,要求在不同情况下能灵活调节最佳阻尼,以降低系统在谐振情况下的动力放大因子,使系统安全运行。为了提高振动和冲击的隔离效果,希望尽可能降低系统的谐振频率,尤其对于许多大型低频工作机械或者地震干扰波,这种要求更加突出。目前已有的隔(减)振产品中,以空气弹簧和金属钢丝的低频特性为佳,但是其工艺和使用性能仍较差。空气弹簧要求可靠的密封性,并且对空气囊的强度要求也很高,制造难度相当大;钢丝弹簧体积大,使用时要另配阻尼部件,才能有较好的效果,这给实际安装使用增加了很大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备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又能方便使用,在不同条件下能使隔振系统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的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为机械、化工、动力、建筑等工程领域提供理想的基础隔振缓冲产品。本技术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压缩空气通过容有压力油的油缸一端的进气阀进入浸在油液中的气囊,气囊体积膨胀。无外部负载作用时,气囊内盛有一定状态的气体。它在任何时刻都处于内外压力平衡状态。在给定气囊内气体的初始体积和压力下,隔振将具备一定的固有动态特征。变更初始状态,即可改变系统动态特征,因此不同的初始状态适用于不同的振动或者冲击系统。可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初始状态。在油缸的另一端由连接元件连接油缸与密封导向装置,在油缸内还设置有间隙阻尼调节机构,通过密封导向装置与外界相连,在设备产生振动或者冲击情况下,干扰力通过该机构传递给压力油转变为液压能,再由气囊吸收,气囊在变化油压作用下气体状态产生变化;同时油流间隙产生压力损失,消耗液压能,以达到降低振动和冲击响应水平。本技术的负载一形变曲线为非线性特征,在相当宽的负载范围内,系统具有基本相同的谐振频率和使用效果,因此这种非线性低频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有利于变负载系统,具有的可调阻尼特性,对不同系统不同情况,可人为调节至最佳阻尼,提高系统对振动或者冲击的隔离效果。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锥阀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活塞主、俯视图。参照附图1或2,本技术包括油缸、进气阀、气囊、活塞、锥阀、导向杆、调节阀杆、V型密封圈、法兰、压盖及螺钉等。压缩空气通过固定在容有压力油,例如20#或30#稠化液压油的油缸1或底部进气阀的进气口2,经过密封气囊接头3进入气囊4,气囊膨胀,在给定初始体积和压力条件下,隔振器具备一定的固有动态特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初始状态。由于气囊4内的气压与囊外油压是随遇平衡,故气囊4无需过高的强度,这就大大减小了气囊4对材料强度和密封性的要求,制造工艺可以简化,例如气囊4可由丁晴橡胶经压注制成,端部联结有金属结头3。气囊4形状可为波纹形、球形或园柱形。根据工程使用中的不同需要,可以方便地通过进气阀来改变气囊4内压。例如进气阀主要由阀体27、阀座28、阀芯29、弹簧30和密封圈(22、23、24)等构成单向进气阀,接触面采用橡胶密封,用盖帽31和密封圈25将整个进气阀与外界隔开,确保气囊4内气体和油液密封。盖帽31可用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油缸外形可为园柱体,可以采用冷冲压。焊接或者铸造成形,再经加工而成。油缸1的另一端由连接元件,例如用螺钉与密封导向装置相连,它由法兰14、V型密封圈15、支承环16、压盖17、金属垫圈18及螺钉等构成。恰当调节压盖17可改善密封效果。参照附图3至4,在油缸1内上部还设置有间隙阻尼调节机构,例如由活塞6、锥阀12、调节阀杆11及导向杆7构成。设备底座10通过连接元件例如垫圈8和螺母9与导向杆7相连接,导向杆7下端带动活塞6在油缸1中作轴向运动,活塞6与油缸1为动配合。活塞6下移,油缸内油压升高,气囊4内压同时升高,体积减小,直至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调节阀杆11上的O型密封圈21以及进气阀内密封圈等处的密封质量对此平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决定作用。调节阀杆11可以调节活塞6与锥阀12之间的间隙13,活塞6上、下油液经由间隙13、孔26等途径相通,通过调节通流面积和通流长度来控制通流阻力。例如调节调节阀杆11改变间隙13的大小,进而改变油流阻力损失,造成油流局部压力损失消耗,变成热能通过油液和缸体散发掉,使隔振系统的谐振峰值响应约束至需要的程度,此即最佳阻尼调节过程。调整好后可长时间不改变。因此,当外界振动或冲击产生时,由于振动或冲击产生的能量转变成液压能,由气囊4大量吸收,同时改变间隙大小有效地消耗了系统的运动能量,故获得理想的振动、冲击隔离效果。在被动隔振系统中,振动源来自基础,由联接螺栓19传入缸体,振源传入的能量被隔振器吸收和消耗,有效地保护了设备的安全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效果隔振系统具有低谐振动率和可变阻尼特性,最低可达1H2,适用于低频情况下的基础支承;对于不同系统或者不同情况,可人为灵活调节最佳阻尼状态,提高系统振动隔离效果,适用于变负载系统;承载能力较大,可达5000公斤以上,因此也适用于大型机械的基础隔振缓冲;空气囊制造工艺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可以用到大型发电机组、柴油机组、冲压机械、试验平台、精密大型机械及桥梁等。权利要求1.一种由壳体、端盖、密封件、空气囊及螺钉构成的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容有压力油的油缸,一端设置有与油缸内空气囊相通的进气阀,另一端由连接元件与密封导向装置连接,在油缸内还设置有油流间隙调节机构,通过密封导向装置与外界相连,外界振动或者冲击产生的干拢力被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吸收和消耗。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外形可为园柱体,可以用冷冲压焊接或者铸造成形,再经加工而成。3.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囊由丁晴橡胶制成,端部联结有金属结头,外部形状为波纹形,球形或者园柱形。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流间隙调节机构由活塞、锥阀、导向杆和调节阀杆构成。5.按权利要求1或者2所说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内预先装满的压力油为20#或者30#稠化液压油。6.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阀由弹簧、阀芯、阀座、阀体等构成单向进气阀,进气阀所有结合面都采用橡胶密封,外部用盖帽将进气阀整体密封。7.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导向装置为带支承环的V形密封导向装置,外部有调节压盖。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用于工程机械和设施的基础隔振缓冲。包括油缸,下端设置有与缸内气囊相通的进气阀,上端通过连接元件与密封导向装置相连,油缸内设置有通流间隙调节机构,通过导向杆和调节阀杆与外界连接。外界振动和冲击干扰力通过该机构传递给密封油液,转变为液压能被气囊吸收,降低振动传递率,削减峰值响应。故本隔振器承载能力大,适宜机械、建筑、动力工程等领域作基础支承,特别对低频干扰有显著隔离效果。文档编号F16F9/00GK2042532SQ8821761公开日1989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胡年丰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壳体、端盖、密封件、空气囊及螺钉构成的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容有压力油的油缸,一端设置有与油缸内空气囊相通的进气阀,另一端由连接元件与密封导向装置连接,在油缸内还设置有油流间隙调节机构,通过密封导向装置与外界相连,外界振动或者冲击产生的干拢力被液力空气弹簧隔振器吸收和消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年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