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胸科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心胸科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技术介绍
早期康复理念要求手术后病人应该早期床上活动,争取短期内下床活动。一般术后1-2天就可以开始下床活动。早期活动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预防肺部并发症。胸部手术后常因疼痛的影响使病人不敢咳嗽,咳痰,胸部活动度减弱,加之平卧位,以致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堆积在肺内会引起肺炎,如果能早下床活动,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同时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下肢静脉淤血而引起的血栓形成。早期活动的患者促进肠蠕动恢复,促进消化,防止腹胀便秘。心胸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带导管多,患者下床活动不方便,有胸管、胃肠减压管、鼻肠管、输液管等,胸引瓶要求低于出口平面60-100cm,部分患者使用是双瓶,或三腔水封瓶,瓶体重,下床活动很是不便,需护士、家属搀扶提拎管道、水封瓶,无法自行活动,严重限制患者早期下床进行康复锻炼,自理能力恢复慢,故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卧床并发症多,住院费用增加,与此同时,患者上肢缺少有效的支撑,因此也增加了患者行走活动的不便,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心胸科多功能康复助行器。 ...
【技术保护点】
1.心胸科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避让槽、坐垫、限位板、约束绳、滑槽、输液架、卡座、放置台、托槽,所述的第一放置槽位于固定座内部右侧前端,所述的第一放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第二放置槽位于固定座内部右侧后端,所述的第二放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避让槽位于固定座内部,所述的避让槽为凹槽,所述的坐垫位于固定座内部后端,所述的坐垫与固定座转动相连,所述的限位板位于坐垫前端上侧,所述的限位板与坐垫一体相连,所述的约束绳位于固定座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约束绳左右两侧与固定座采用铆钉相连,所述的滑槽位于固定座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滑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心胸科多功能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避让槽、坐垫、限位板、约束绳、滑槽、输液架、卡座、放置台、托槽,所述的第一放置槽位于固定座内部右侧前端,所述的第一放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第二放置槽位于固定座内部右侧后端,所述的第二放置槽为矩形凹槽,所述的避让槽位于固定座内部,所述的避让槽为凹槽,所述的坐垫位于固定座内部后端,所述的坐垫与固定座转动相连,所述的限位板位于坐垫前端上侧,所述的限位板与坐垫一体相连,所述的约束绳位于固定座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约束绳左右两侧与固定座采用铆钉相连,所述的滑槽位于固定座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滑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输液架位于滑槽上端,所述的输液架与滑槽滑动相连,所述的卡座位于输液架前端中测,所述的卡座与输液架焊接相连,所述的放置台位于卡座前端,所述的放置台与卡座转动相连,所述的托槽位于放置台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晨,孙萍萍,刘媛媛,史守梅,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