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跌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21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跌助行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自锁轮,所述上支架设置于所述下支架上部并围成适于容纳患者身形的封闭区域,所述下支架底部设置所述自锁轮,其中,所述自锁轮包括轮子本体、制动装置、复位装置和锁定解锁装置,在常态下所述复位装置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使所述制动装置抵顶在所述轮子本体的制动面上而锁止,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带动所述制动装置自所述制动面脱离而解锁。本发明专利技术防跌助行器在常态下处于锁定,如需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自主控制自锁轮切换至解锁状态。相比现有的助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A Drop-proof Wal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跌助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跌助行器。
技术介绍
针对帕金森、脑卒中患者乃至外科术后需要早期下床锻炼腿部肌肉的问题,通常需要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进行恢复训练,实现加速康复。现有的助行器,有的结构、功能过于简单,适用于基本不需要他人陪护的患者使用。有的结构、功能复杂,适合于重症患者使用。不管是以上哪种助行器所采用的移动和制动方式,均是在常态下可以自由移动,需要制动时由陪护人员操作外部控件控制助行器制动。助行器的制动通常都需要陪护人员来进行操控,患者在用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时离不开陪护人员的辅助,忽视了患者自身的心理感受和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病情稍重的患者,即使有陪护在场也因上述移动和制动方式的限制,存在很大的后仰风险,多有患者借助助行器辅助行走时后仰摔伤的案例。患者使用现有助行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影响患者术后的后期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态下锁定,需要解锁时操控解锁的助行器,患者能够脱离陪护而独立使用助行器进行康复行走训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防跌助行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自锁轮,所述上支架设置于所述下支架上部并围成适于容纳患者身形的封闭区域,所述下支架底部设置所述自锁轮,其中,所述自锁轮包括轮子本体、制动装置、复位装置和锁定解锁装置,在常态下所述复位装置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使所述制动装置抵顶在所述轮子本体的制动面上而锁止,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带动所述制动装置自所述制动面脱离而解锁。可选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头,所述制动面上设置有多个制动孔,所述制动头插入所述制动孔时使所述制动装置抵顶在所述制动面上而锁止,所述制动头在脱出所述制动孔时使所述制动装置自所述制动面脱离而解锁。可选的,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头,所述轮子本体内嵌装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上设置有多个制动孔。可选的,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所述制动头的外周设置有抵推结构,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以带动所述制动头向所述制动孔的外侧脱出,进而驱动所述抵推结构压缩所述弹簧。可选的,在从解锁状态恢复至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所述弹簧利用自身弹力驱动所述抵推结构回复至原始位置进而带动所述制动头插入所述制动孔。可选的,所述下支架的外侧设置有操控把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为拉线;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制动装置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操控把手连接,按压所述操控把手通过所述拉线拉动所述制动装置与所述制动面脱离,或松放所述操控把手通过所述拉线复位,使所述制动装置在所述复位装置自身弹力作用下顶推在所述制动面上。可选的,所述上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角度调节架和身形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架与所述下支架铰接连接,所述身形调节杆扣合在所述角度调节架上围成所述封闭区域。可选的,所述下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上支柱和下支管,所述上支柱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下支管中并通过锁定结构锁定,以调节所述下支架的高度。可选的,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可折放的座板。可选的,所述锁定解锁装置为电磁锁定解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防跌助行器在制动装置、复位装置和锁定解锁装置的配合下,在常态下所述复位装置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使所述制动装置抵顶在所述轮子本体的制动面上而锁止,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带动所述制动装置自所述制动面脱离而解锁,实现了轮子常态自然锁定,需要运动时适时主动解锁。在防跌助行器的辅助下进行康复行走训练,患者能够脱离陪护而独立使用助行器进行康复行走训练,减轻患者思想负担和家庭负担。此外,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如发生侧倾或后仰危险时自锁轮可以即时恢复至锁定状态,避免出现翻倒事故,相比现有的助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跌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跌助行器的自锁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锁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自锁轮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自锁轮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跌助行器的上支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防跌助行器,包括上支架7、下支架8和自锁轮1,所述上支架7设置于所述下支架8上部并围成适于容纳患者身形的封闭区域,所述下支架8底部设置所述自锁轮1,其中,所述自锁轮1包括轮子本体、制动装置2、复位装置3和锁定解锁装置4,轮子本体包括轮子11和转轴12,轮子11可绕转轴12转动而滚动。在常态下所述复位装置3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使所述制动装置2抵顶在所述轮子本体的制动面13上而锁止,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4动作带动所述制动装置2自所述制动面13脱离而解锁。制动装置2在常态下处于锁定位置抵顶在轮子本体的制动面13而使轮子11处于锁定状态,轮子11在锁定状态下不能绕转轴12自由转动。制动装置2在解锁状态下处于解锁位置自轮子本体的制动面13脱离而使轮子11处于解锁状态,轮子11在解锁状态下可以绕转轴12自由转动。制动装置2的锁定位置是指制动装置2靠近制动面13并与制动面13相互接触时所处位置。制动装置2的解锁位置是指制动装置2远离制动面13并与制动面13脱离时所处位置。复位装置3用于向制动装置2提供回弹力以将制动装置2从解锁位置回复至锁定位置。复位装置3在常态下在自身弹性预紧力下使制动装置2抵顶在所述轮子本体1的制动面13上而锁止,在解锁状态下复位装置3被压缩以向从解锁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的制动装置2提供回弹力而使制动装置2从解锁位置回复至锁定位置。锁定解锁装置4用于向制动装置2提供拉力或释放制动装置2以使制动装置2自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间切换。在常态下锁定解锁装置4不动作制动装置2处于锁定位置而使轮子11处于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下锁定解锁装置4拉动制动装置2,使制动装置2从锁定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使制动装置2自制动面13脱离而解锁。在需要锁定轮子时,锁定解锁装置4释放制动装置2,使制动装置2在复位装置3的回弹力作用下从解锁位置回复至锁定位置。锁定解锁装置4的动作通过外部控件9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防跌助行器的自锁轮在常态下处于锁定,如需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自主控制自锁轮切换至解锁状态。在防跌助行器的辅助下进行康复行走训练,患者能够脱离陪护而独立使用助行器进行康复行走训练,减轻患者思想负担和家庭负担。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跌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自锁轮,所述上支架设置于所述下支架上部并围成适于容纳患者身形的封闭区域,所述下支架底部设置所述自锁轮,其中,所述自锁轮包括轮子本体、制动装置、复位装置和锁定解锁装置,在常态下所述复位装置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使所述制动装置抵顶在所述轮子本体的制动面上而锁止,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带动所述制动装置自所述制动面脱离而解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跌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自锁轮,所述上支架设置于所述下支架上部并围成适于容纳患者身形的封闭区域,所述下支架底部设置所述自锁轮,其中,所述自锁轮包括轮子本体、制动装置、复位装置和锁定解锁装置,在常态下所述复位装置在自身弹性作用力下使所述制动装置抵顶在所述轮子本体的制动面上而锁止,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带动所述制动装置自所述制动面脱离而解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跌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头,所述制动面上设置有多个制动孔,所述制动头插入所述制动孔时使所述制动装置抵顶在所述制动面上而锁止,所述制动头在脱出所述制动孔时使所述制动装置自所述制动面脱离而解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跌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头,所述轮子本体内嵌装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上设置有多个制动孔。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跌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弹簧,所述制动头的外周设置有抵推结构,在解锁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锁装置动作以带动所述制动头向所述制动孔的外侧脱出,进而驱动所述抵推结构压缩所述弹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跌助行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开宇孙磊张利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