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983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的触点;触点外侧的电子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用于在触点与目标触点接触前,与目标触点接触,对目标触点进行清洁操作,从而能够在触点每次与目标触点接触时,对目标触点清洁一次,从而降低了目标触点的维护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降低接触不良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har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机器人形体较大,充电触点脏污后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无法充电的问题,因此,需要每隔两三天由人工来擦拭触点保证其清洁。然后上述方法中,人工维护次数多,维护成本高,且若未及时清洁,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影响用户对机器人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触点维护成本高,使用体验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系统。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的触点;所述触点外侧的电子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用于在所述触点与目标触点接触前,与所述目标触点接触,对所述目标触点进行清洁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装置为清洁条、或者清洁块。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装置的设置方式为,磁铁吸附式、螺丝固定式、卡扣固定式。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装置由软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软性材料包括:橡胶、毛刷和海绵。进一步地,所述触点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清洁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清洁装置对应一个触点;或者,所述清洁装置的数量为一个,对应多个触点。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为充电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所述触点为充电触点。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能够在触点每次与目标触点接触时,对目标触点清洁一次,从而降低了目标触点的维护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降低接触不良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用于为终端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终端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终端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外侧的终端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充电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充电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外侧的充电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在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触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触点接触前,所述充电设备的清洁装置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所述终端设备的清洁装置对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为机器人;所述充电设备为用于为机器人充电的充电桩。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触点和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终端设备本体的底面上;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触点和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设备本体的底部沿水平方向突出部分的正面。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系统,能够在每次充电时,分别对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降低了充电触点的维护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降低接触不良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的底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充电桩为机器人充电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子设备本体-1;触点-2;清洁装置-3;充电设备-41;终端设备-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及充电系统。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本体1,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1上的触点2;所述触点2外侧的电子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3,用于在所述触点2与目标触点接触前,与所述目标触点接触,对所述目标触点进行清洁操作。本实施例中,触点可以为通信触点或者充电触点等。当触点为通信触点时,该电子设备可以为通信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硬盘、充电器、U盘、路由器等等。当触点为充电触点时,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充电桩、机器人等可以进行充电或者被充电的设备。其中,充电桩的示意图可以如图2所示,在图2中,充电桩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包括正面和背面,其中正面为朝上的水平面,背面为朝向地面的水平面,在正面上设置有2个充电触点,分别为正电极和负电极,如图2中的小方框所示。在充电触点外侧的充电桩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3。本实施例中,触点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对应的,清洁装置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清洁装置对应一个触点;或者,清洁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对应多个触点。在图2中,清洁装置的数量为2个,分别对应正电极和负电极。本实施例中,清洁装置可以为清洁条、或者清洁块等。清洁装置的设置方式可以为,磁铁吸附式、螺丝固定式、卡扣固定式。其中,磁铁吸附式,方便清洁装置的移除,方便清洁装置的更换和维护。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达到清洁效果,以及不损伤触点的接触面,清洁装置可以由软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制成。其中,软性材料包括:橡胶、毛刷和海绵等。例如,清洁装置可以为橡胶、毛刷、海绵,还可以为橡胶和毛刷的组合体,即下层为橡胶,上层为毛刷。另外,本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底面示意图可以如图3所示,在图3中,机器人的底面背部,即底面朝向地面的水平面上设置有2个充电触点,分别为正电极和负电极,如图3中的小方框所示。在充电触点外侧的机器人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3。本实施例中,以机器人和充电桩为例,充电桩的清洁装置的清洁面可以朝上,用于对机器人朝下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机器人的清洁装置的清洁面可以朝下,用于对充电桩朝上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本实施例中,当机器人靠近充电桩时,机器人底面上的清洁装置接触充电桩底部沿水平方向突出部分正面上的充电触点,对充电桩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充电桩底部沿水平方向突出部分正面上的清洁装置接触机器人的充电触点,对机器人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清洁操作完成后,机器人的充电触点才会接触充电桩的充电触点。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能够在触点每次与目标触点接触时,对目标触点清洁一次,从而降低了目标触点的维护次数,降低了维护成本,降低接触不良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充电系统,包括:终端设备42和用于为终端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41;所述终端设备42包括终端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终端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终端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外侧的终端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充电设备41包括充电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充电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充电设备本体上的充电触点外侧的充电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在所述充电设备41的充电触点与所述终端设备42的充电触点接触前,所述充电设备41的清洁装置对所述终端设备42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所述终端设备42的清洁装置对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触点进行清洁操作。本实施例中,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的触点;所述触点外侧的电子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用于在所述触点与目标触点接触前,与所述目标触点接触,对所述目标触点进行清洁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本体,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的触点;所述触点外侧的电子设备本体区域上设置有清洁装置,用于在所述触点与目标触点接触前,与所述目标触点接触,对所述目标触点进行清洁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为清洁条、或者清洁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的设置方式为,磁铁吸附式、螺丝固定式、卡扣固定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由软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材料包括:橡胶、毛刷和海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清洁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清洁装置对应一个触点;或者,所述清洁装置的数量为一个,对应多个触点。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充电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