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34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工艺,蓄电池包括塑壳和上盖,所述塑壳与上盖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所述塑壳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底槽,每个所述底槽内设有一个极群单体,所述极群单体由正极板、负极板和AGM隔板组成,所述上盖的中间位置处装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安全阀,所述上盖上还安装有接线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维护,同时具有容量高、功率大、深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可以替代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剪叉式登高车用富液式铅酸蓄电池。

A Valve-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y for Scissor-fork Uphill Vehicle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剪叉式登高车租赁行业发展迅速,对登高车及其使用的电池需求量大增。因为登高车作业的环境一般是在野外或者其他不方便通电的户外,所以登高车一般都配置了24V低压蓄电池。目前登高车使用的蓄电池基本都是进口富液式电池,使用者基本对蓄电池的维护保养不太懂,或者对电池进行了不正确的维护,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因登高车运行时需要提供较高的功率和较大的工作强度,而市面上目前没有一种免维护蓄电池适用于剪叉式登高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备工艺,是一种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维护,同时具有容量高、功率大、深循环寿命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塑壳和上盖,所述塑壳与上盖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所述塑壳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底槽,每个所述底槽内设有一个极群单体,所述极群单体由正极板、负极板和AGM隔板组成,所述上盖的中间位置处装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安全阀,所述上盖上还安装有接线柱。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底槽共设置有三个。进一步的,所述极群单体的数目与底槽的数目相等,所述极群单体共设置有三个,每个所述极群单体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极群单体内正极板设置有十片,负极板设置有十一片。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阀的数量与底槽的数量相等,所述安全阀共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安全阀在凹槽内均布。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接线柱在盖板的一条对角线上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板可优选为九片,所述负极板可优选为十片。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制造:采用铅钙锡铝合金或铅基稀土合金制备正极板栅,由8-12根竖筋和20-30根横筋组成一块正极板栅,将制备好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涂板机均匀填涂在正极板栅上,通过固化、干燥、分切、打磨等工序制备成正极板;采用铅钙合金制备负极板栅,由8-12根竖筋和20-30根横筋组成一块负极板栅,将制备的负极活性物质通过涂板机均匀填涂在负板栅上,通过固化、干燥、分切、打磨等工序制备成成品负极板;(2)电池的装配:正极板十片、负极板十一片与AGM隔板组成一个极群单体,三个极群单体通过焊接或铸焊的方式先进行并联,再装入底槽内,通过焊接的方式对各个极群单体进行串联,然后采用密封胶将塑壳与上盖粘合,在接线柱孔内装上O型圈,最后在接线柱孔内分别加注底胶和色胶制成接线柱,烘干固化后装配成干电池;(3)成品电池的制备:将电解液通过加酸机加注到电池中,经过电池化成、容量检测、抽酸、外观清理,在上盖的凹槽内安装上安全阀,盖好盖板制备成成品电池。进一步的,步骤(2)极群单体中所述正极板可优选为九片,所述负极板可优选为十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维护,同时具有容量高、功率大、深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可以替代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剪叉式登高车用富液式铅酸蓄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塑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蓄电池的剖面图。其中:1、塑壳,2、上盖,3、盖板,4、接线柱,5、凹槽,6、安全阀,7、接线柱孔,8、底槽,9、负极板,10、正极板,11、AGM隔板,12、O型圈,13、底胶,14、色胶,15、极群单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下所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图4,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塑壳1以及通过密封胶与塑壳1密封的上盖2,塑壳1内均布有若干个底槽8,每个底槽8内设有一个极群单体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铅酸蓄电池,设置三个极群单体15,每个极群单体15由十块正极板10、十一块负极板9和AGM隔板11组成,或由九块正极板10、十块负极板9和AGM隔板组11成,相应的,底槽8的数量也设置为三个。上盖2的中间位置处装有一块盖板3,盖板3的下端设置有凹槽5,凹槽5内设置有安全阀6,安全阀6的数量与极群单体15的数量相等,共设置三个,上盖2上还安装有接线柱4,接线柱4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接线柱4在盖板3的一条对角线上对称设置。具体制备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正极板10和负极板9的制造:采用铅钙锡铝合金或铅基稀土合金制备正极板栅,由8-12根竖筋和20-30根横筋组成正极板栅,将制备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涂板机均匀填涂在正极板栅上,通过固化、干燥、分切、打磨等工序制备成正极板10;采用铅钙合金制备负极板栅,由8-12根竖筋和20-30根横筋组成负极板栅,将制备的负极活性物质通过涂板机均匀填涂在负板栅上,通过固化、干燥、分切、打磨等工序制备成成品负极板9。2、电池的装配:十片正极板10和十一片负极板9与AGM隔板11组成一个极群单体15,正极板10和负极板9分别可优选为九个、十个,将三个极群单体15通过焊接或铸焊的方式先进行并联,再按顺序装入塑壳1的底槽8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对各个极群单体15进行串联组成6V电池,最后采用密封胶将塑壳1与上盖2粘合,在接线柱孔7内装上O型圈12,再在接线柱孔7内分别加注底胶13和色胶14制成接线柱4,烘干固化后装配成干电池。3、成品电池的制备:将电解液通过加酸机加注到电池中,经过电池化成、容量检测、抽酸、外观清理,在上盖2的凹槽5内安装上安全阀6,盖好盖板3制备成成品电池,并对蓄电池按照容量及开路电压数据进行配组、包装、入库。所制备的铅酸蓄电池,正常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维护,同时具有容量高、功率大、深循环寿命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其外形尺寸为长*宽*高*总高=(260±5)*(180±5)*(251±5mm)*(256±5)mm,其中,正极板删的外形尺寸为宽*厚*高*总高=(160±5)mm*(2.4±0.2)mm*(190±5)mm*(210±5)mm,负极板删的外形尺寸为宽*厚*高*总高=(160±5)mm*(1.7±0.2)mm*(191±5)mm*(210±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塑壳和上盖,所述塑壳与上盖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底槽,每个所述底槽内设有一个极群单体,所述极群单体由正极板、负极板和AGM隔板组成,所述上盖的中间位置处装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安全阀,所述上盖上还安装有接线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塑壳和上盖,所述塑壳与上盖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底槽,每个所述底槽内设有一个极群单体,所述极群单体由正极板、负极板和AGM隔板组成,所述上盖的中间位置处装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安全阀,所述上盖上还安装有接线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共设置有三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群单体的数目与底槽的数目相等,所述极群单体共设置有三个,每个所述极群单体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极群单体内正极板设置有十片,负极板设置有十一片。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的数量与底槽的数量相等,所述安全阀共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安全阀在凹槽内均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接线柱在盖板的一条对角线上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剪叉式登高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涛沈煜婷沈维新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快猛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