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1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外壳,所述下模具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前表面内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注射口。本设计通过采用多层热流管道对注塑熔液进行加热,更好的控制了注塑熔液的均匀性,解决了注塑熔液在注射进热嘴的过程中出现温度降低进而导致注塑质量差、变形、有毛刺的问题,而且在热流管道的外侧缠绕有磁力线圈,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对热流管道加热,利用电磁加热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加热丝或加热管的加热方式,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加热速度快,同时电磁加热不易出现故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次数,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A Multilayer Hot Runner Die for Bottle Blank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
本技术涉及瓶坯加工
,具体是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
技术介绍
热流道模具是利用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模具。因为它比传统模具成形周期短,而且更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在瓶坯制造过程中,想要注塑出高质量的成品,需要利用热流道瓶坯模具,但是现有的热流道瓶坯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多数采用单层或双层的热流道模具,由于流道变长,加工难度增大,会导致注塑熔液的温度值相差过大,进而会导致产品的质量差,容易有毛刺、变形或色差,而且现有的热流道加热多数采用加热丝或发热管的加热方式,容易出现故障,且瓶坯模具的维修难度大,进而会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外壳,所述下模具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前表面内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注射口,且第一外壳的一侧面安装有控制盒,所述第一外壳的前表面位于上模具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第一热流板,所述上模具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八个热嘴,所述下模具的前表面安装有与热嘴相对应的瓶坯,所述上模具的后侧位于第一热流板的前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热流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壳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分别与第一热流板、上模具和第二热流板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热流板、上模具和第二热流板的厚度之和等于凹槽的深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外壳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外壳的前表面对应定位柱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且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槽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热流板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管,且第一热流板的内部靠近发热管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发热管为一种“工”字形结构,且发热管与控制盒通过导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热流板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磁力线圈、出液口、横向热流管和纵向热流管,所述第二热流板的内部安装有纵向热流管,所述横向热流管安装在第二热流板的内部且与纵向热流管垂直连接,所述横向热流管和纵向热流管的外表面均缠绕有第二磁力线圈,所述横向热流管的前表面均匀开设有至少八个出液口,且横向热流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热流板与上模具的大小相同,且第二热流板与上模具卡合连接,所述第二热流板的后表面中部安装有连接口,且第二热流板与第一外壳通过连接口和注射口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嘴包括第一磁力线圈、进液口和第一热流管,所述热嘴的后端连接有进液口,且热嘴与进液口之间贯通连接有第一热流管,所述第一热流管的外表面缠绕有第一磁力线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嘴与第二热流板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贯通连接,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相适配,所述第一磁力线圈和第二磁力线圈相互串联,且第一磁力线圈和第二磁力线圈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具的后表面中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下模具的内部对应瓶坯的后端位置处安装有顶针,所述顶针的一端设置有顶板,且顶针与液压伸缩杆通过顶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瓶坯的外径与热嘴的内径相适配,且瓶坯和热嘴的数量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在实际使用时,通过采用多层热流管道对注塑熔液进行加热,更好的控制了注塑熔液的均匀性,进一步解决了注塑熔液在注射进热嘴的过程中出现温度下降而导致注塑质量差、变形、有毛刺的问题,而且在热流管道的外侧缠绕有磁力线圈,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对热流管道进行加热,且利用电磁加热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加热丝或加热管的加热方式,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加热速度快,配合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可以在感应到热流管道外侧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磁力线圈工作,使热流管道外侧的温度快速达到指定值,同时瓶坯模具维修过于麻烦,而电磁加热不易出现故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次数,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中第二热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中热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中顶针和连接口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第一外壳;2、注射口;3、控制盒;4、第一热流板;5、发热管;6、第一温度传感器;7、上模具;8、热嘴;801、第一磁力线圈;802、进液口;803、第一热流管;9、下模具;10、瓶坯;11、第二热流板;111、第二温度传感器;112、第二磁力线圈;113、出液口;114、横向热流管;115、纵向热流管;12、液压伸缩杆;13、顶针;14、连接口;15、第二外壳。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具7和下模具9,上模具7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外壳1,下模具9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外壳15,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内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注射口2,且第一外壳1的一侧面安装有控制盒3,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位于上模具7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第一热流板4,上模具7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八个热嘴8,下模具9的前表面安装有与热嘴8相对应的瓶坯10,瓶坯10的外径与热嘴8的内径相适配,且瓶坯10和热嘴8的数量相同,上模具7的后侧位于第一热流板4的前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热流板11。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分别与第一热流板4、上模具7和第二热流板11的大小相适配,第一热流板4、上模具7和第二热流板11的厚度之和等于凹槽的深度,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第二外壳15的前表面对应定位柱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且第二外壳15与第一外壳1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槽卡合连接,通过利用第一外壳1与第二外壳15方便将上模具7与下模具9相互卡合,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第一热流板4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管5,且第一热流板4的内部靠近发热管5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发热管5为一种“工”字形结构,且发热管5与控制盒3通过导线固定连接,第二热流板11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11、第二磁力线圈112、出液口113、横向热流管114和纵向热流管115,第二热流板11的内部安装有纵向热流管115,横向热流管114安装在第二热流板11的内部且与纵向热流管115垂直连接,横向热流管114和纵向热流管115的外表面均缠绕有第二磁力线圈112,横向热流管114的前表面均匀开设有至少八个出液口113,且横向热流管11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1,第二热流板11与上模具7的大小相同,且第二热流板11与上模具7卡合连接,第二热流板11的后表面中部安装有连接口14,且第二热流板11与第一外壳1通过连接口14和注射口2卡合连接,通过注射口2与连接口14进行卡合连接,方便在注塑熔液从注射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具(7)和下模具(9),所述上模具(7)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外壳(1),所述下模具(9)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外壳(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内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注射口(2),且第一外壳(1)的一侧面安装有控制盒(3),所述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位于上模具(7)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第一热流板(4),所述上模具(7)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八个热嘴(8),所述下模具(9)的前表面安装有与热嘴(8)相对应的瓶坯(10),所述上模具(7)的后侧位于第一热流板(4)的前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热流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具(7)和下模具(9),所述上模具(7)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外壳(1),所述下模具(9)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外壳(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内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注射口(2),且第一外壳(1)的一侧面安装有控制盒(3),所述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位于上模具(7)的后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第一热流板(4),所述上模具(7)的前表面设置有至少八个热嘴(8),所述下模具(9)的前表面安装有与热嘴(8)相对应的瓶坯(10),所述上模具(7)的后侧位于第一热流板(4)的前表面位置处安装有第二热流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分别与第一热流板(4)、上模具(7)和第二热流板(11)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热流板(4)、上模具(7)和第二热流板(11)的厚度之和等于凹槽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外壳(15)的前表面对应定位柱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且第二外壳(15)与第一外壳(1)通过定位柱和定位槽卡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流板(4)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管(5),且第一热流板(4)的内部靠近发热管(5)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所述发热管(5)为一种“工”字形结构,且发热管(5)与控制盒(3)通过导线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坯加工多层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流板(11)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11)、第二磁力线圈(112)、出液口(113)、横向热流管(114)和纵向热流管(115),所述第二热流板(11)的内部安装有纵向热流管(115),所述横向热流管(114)安装在第二热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功相何志勋吴桂保潘春雷陈正杰肖挺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勋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