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482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3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且下模具的前表面位于定位柱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瓶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二热流管和加热管均设计成“工”字形,便于对第二热流管的外部进行加热,再利用温度传感器对第二热流管的外部温度进行监测,使其外部的温度值保持恒定,而且在第一热流管的外部同样设置了加热丝,解决了加热管在加热时对第一热流管外部的温度加热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利用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连接方式代替了导电线连接的方式,解决了瓶胚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而导致维修麻烦的问题。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ot Runner Bottle Blank Die and Bottle Bl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t runner bottle blank di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bottle blank, including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embedded with a lower die, and a positioning column is arranged at four corners of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and a bottle embryo is arranged at one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column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By designing the second heat flow tube and the heating tube in the shape of \work\,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for heating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heat flow tube, and then monitors the ex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second heat flow tube by temperature sensor, so that the external temperature value of the second heat flow tube keeps constant, and a heating wire is also set outside the first heat flow tube,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heating tube can heat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heat flow tube during hea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first conductive seat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seat is used instead of t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conductive wir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troublesome maintenance of the bottle embryo mould caused by the line fault in the work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瓶胚模具
,具体是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热流道模具是利用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熔体始终不凝固的模具。因为它比传统模具成形周期短,而且更节约原料,所以热流道模具在当今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在瓶胚制造过程中,想要注塑出高质量的成品,需要利用热流道瓶胚模具,但是现有的热流道瓶胚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由于热流道外部的温度值控制不够全面,局部位置的温度达不到预定值,就会造成瓶胚制造的成品出现瑕疵,而且市场上的热流道瓶胚模具的内部加热元件采用的是导线连接方式,导线的连接在长时间的高温工作下容易出现线路故障,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也浪费人力财力,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且下模具的前表面位于定位柱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瓶胚,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表面对应下模具的位置处嵌入设置有上模具,且第二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盒,所述上模具的前表面开设有成型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加热管,且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中部开设有注射口,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壁位于加热管的前侧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电座,所述上模具的后表面设置有热嘴,且上模具的后表面靠近热嘴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导电座,所述上模具的后表面通过热嘴卡合连接有第二热流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前侧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分别与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下模具和上模具通过凹槽卡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热流管包括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垂直连接有纵管,所述纵管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纵管的一侧面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纵管的下表面对应热嘴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口的直径与热嘴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热流管为一种“工”字形结构,且第二热流管与上模具通过连接口和热嘴卡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热流管与注射口通过进液口贯通连接,所述注射口的内径与进液口的直径相适配,且注射口的内侧壁设置有耐高温型垫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嘴的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热流管,且热嘴的一端位于第一热流管的外表面位置处缠绕有加热丝,所述热嘴通过第一热流管贯通连接有出液口,所述热嘴与成型腔的数量相同,且热嘴与成型腔通过出液口贯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瓶胚的内部设置有顶针,所述下模具的内部位于顶针的一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面贯穿第一连接板的后表面位置处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顶针与瓶胚的数量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电座的前表面对应第一导电座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共设置有两个,分别为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座的后表面对应导电柱的位置处开设有导电槽,导电槽共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和导电槽均为耐高温型铜材质的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设置有接线桩,且加热管与控制盒通过接线桩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为一种“工”字形结构,且加热管与第二导电座通过耐高温型螺栓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其瓶胚制造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二热流管通过连接口和热嘴固定卡合在上模具的后侧面,再将注射口与进液口进行贯通连接,当第二热流管与上模具固定完成,且注射口与进液口连通后,加热管上的第二导电座会与热嘴一侧的第一导电座相互对应卡合,通过第二导电座上的导电柱和第一导电座上的导电槽进行卡合,便于为加热丝通电;步骤2):在步骤1)结束后,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步骤3):开启工作,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带动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卡合,同时利用定位柱进行定位;步骤4):在步骤3)卡合固定后,通过注塑机将热熔后的注塑熔液由注射口注射进第二热流管内,由第二热流管上的横管和纵管分别将注塑熔液送进上模具上的每个热嘴内,再由热嘴上的第一热流管和出液口注射进成型腔内;步骤5):在步骤4)注射后,滞留一段时间,时间根据注塑熔液成型时间为准,待注塑熔液成型后,分离下模具和上模具,再利用液压伸缩杆推动顶板,由顶板推动顶针将瓶胚外表面的成品顶出,进而获得瓶胚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将上模具内部的第二热流管设计成“工”字形,并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工”字形加热管,可以使两者相适配,便于对第二热流管的外部进行加热,同时利用温度传感器对第二热流管的外部温度进行监测,方便实现对第二热流管外部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其外部的温度值保持恒定,便于第二热流管内部的熔液可以时刻保持液体状态,避免第二热流管内部的熔液在流动过程中出现凝固现象,而且在第一热流管的外部同样设置了加热丝,解决了加热管在加热时对第一热流管外部的温度加热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设置的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方便为加热丝连接电源,利用第一导电座和第二导电座的连接方式代替导电线连接的方式,防止加热丝的导电线在长时间的高温下工作出现故障,解决了瓶胚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加热元件的线路出现故障而导致维修麻烦的问题,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便捷,也提高了瓶胚模具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中加热管和第二导电座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中第二热流管和热嘴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中加热丝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及瓶坯制造方法中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板;2、下模具;3、定位柱;4、瓶胚;5、控制盒;6、上模具;601、热嘴;602、第一导电座;601-a、加热丝;601-b、出液口;601-c、第一热流管;7、第二连接板;8、成型腔;9、注射口;10、加热管;11、第二导电座;12、第二热流管;121、横管;122、进液口;123、纵管;124、温度传感器;125、连接口;13、顶针;14、顶板;15、液压伸缩杆;16、导电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下模具2,下模具2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3,且下模具2的前表面位于定位柱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瓶胚4,第二连接板7的前表面对应下模具2的位置处嵌入设置有上模具6,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3),且下模具(2)的前表面位于定位柱(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瓶胚(4),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前表面对应下模具(2)的位置处嵌入设置有上模具(6),且第二连接板(7)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盒(5),所述上模具(6)的前表面开设有成型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加热管(10),且第二连接板(7)的内侧壁中部开设有注射口(9),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内侧壁位于加热管(10)的前侧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电座(11),所述上模具(6)的后表面设置有热嘴(601),且上模具(6)的后表面靠近热嘴(601)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导电座(602),所述上模具(6)的后表面通过热嘴(601)卡合连接有第二热流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包括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下模具(2),所述下模具(2)的前表面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定位柱(3),且下模具(2)的前表面位于定位柱(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瓶胚(4),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前表面对应下模具(2)的位置处嵌入设置有上模具(6),且第二连接板(7)的顶端设置有控制盒(5),所述上模具(6)的前表面开设有成型腔(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加热管(10),且第二连接板(7)的内侧壁中部开设有注射口(9),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内侧壁位于加热管(10)的前侧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电座(11),所述上模具(6)的后表面设置有热嘴(601),且上模具(6)的后表面靠近热嘴(601)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第一导电座(602),所述上模具(6)的后表面通过热嘴(601)卡合连接有第二热流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7)的前侧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分别与下模具(2)和上模具(6)的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7)分别与下模具(2)和上模具(6)通过凹槽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流管(12)包括横管(121),所述横管(121)的两端垂直连接有纵管(123),所述纵管(123)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液口(122),所述纵管(123)的一侧面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24),且纵管(123)的下表面对应热嘴(601)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口(1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25)的直径与热嘴(601)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热流管(12)为一种“工”字形结构,且第二热流管(12)与上模具(6)通过连接口(125)和热嘴(601)卡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流管(12)与注射口(9)通过进液口(122)贯通连接,所述注射口(9)的内径与进液口(122)的直径相适配,且注射口(9)的内侧壁设置有耐高温型垫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道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601)的一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热流管(601-c),且热嘴(601)的一端位于第一热流管(601-c)的外表面位置处缠绕有加热丝(601-a),所述热嘴(601)通过第一热流管(601-c)贯通连接有出液口(601-b),所述热嘴(601)与成型腔(8)的数量相同,且热嘴(601)与成型腔(8)通过出液口(601-b)贯通连接。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功相何志勋吴桂保潘春雷陈正杰肖挺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勋宇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