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94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利用阀针对模具的浇口壁面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所述阀针和所述浇口的初步研配;连接针阀控制器,控制阀针后退而打开浇口;从所述浇口处加入研磨膏并利用密封件封住所述浇口;控制所述阀针进行往复伸缩运动,实现所述浇口的开闭循环,直至所述浇口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的标准。该方法能明显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并解决浇口周围出现毛刺或封胶不实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品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的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目前,注塑成型模具一般包括前模、后模和顶出机构,其中,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型腔,前模上开有与型腔相通的热浇道,通过热浇道往型腔注入熔融的注塑料从而成型产品,等产品冷却后,开模并通过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然而,通过热浇道注塑成型的产品出膜后,与热浇道相连的部分断开后呈粗糙不平状,需要另外修剪,然后再进行打孔等后续工艺,工艺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不高、成型产品精度低、外观质量欠佳。浇口亦称为进料口,是连接模具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包括直浇口、侧浇口(又称矩形交口)和点浇口(又称针浇口),浇口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注塑制品的质量,其中,点浇口为塑料注塑模具中常用的浇口结构形式,可应用于各种形式的制品,点浇口附近应力小,整体浇口痕迹小,脱模时点浇口可自动拉断,在塑件上留下的痕迹不明显,不影响塑件表面的美观。因此,对于一些外观面要求较高的注塑产品来说,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点浇口直接点在制品外观上进行注射。以汽车尾灯为例,由于尾灯一般是双色成型,用侧浇口的形式比较复杂,故市面上多数采用点浇口直接点于产品表面。由于点浇口位于外观侧,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因此,需要对点浇口的质量作严格管控,在新品调试初期,经常由于模具浇口与阀针接触不到位而造成浇口封胶不实,导致成型后产品的点浇口不完整或者点浇口周围有毛刺。现有模具的浇口一般由电火花成型出来,表面会有一定的火花纹。为了消除火花纹,目前采用的方法一般是通过钳工手工配模,钳工利用锉刀将火花纹磨掉,并且用红丹目视观察阀针和模具浇口的匹配程度,判断是否研磨到位。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钳工手工配模,完全依赖员工操作经验,并且通过目视红丹来判断阀针与模具的接触情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2)手工配模时一般通过锉刀研配浇口,锉刀的大平面不能完全解决电火花的小凹凸位置。(3)需要通过安装试模设备进行封胶验证,妨碍其它模具生产。(4)试模时如发现封胶有问题,需要反复卸载试模设备,然后反复研配,浪费试模材料及延误试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能明显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并解决浇口周围出现毛刺或封胶不实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利用阀针对模具的浇口壁面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所述阀针和所述浇口的初步研配;从所述浇口处加入研磨膏并利用密封件封住所述浇口;控制所述阀针进行往复伸缩运动,实现所述浇口的开闭循环,直至所述浇口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的标准。优选地,所述进行所述阀针和所述浇口的初步研配的步骤包括:利用锉刀对所述阀针进行打磨;判断所述阀针与所述浇口的匹配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不在允许的范围内,则继续打磨,直至所述阀针与所述浇口的匹配度符合要求。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连接针阀控制器;以及控制所述阀针后退而打开所述浇口。优选地,所述利用所述密封件封住所述浇口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浇口与所述阀针相对的一侧粘贴所述密封件。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无痕胶带。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阀针进行往复伸缩运动,实现所述浇口的开闭循环,直至所述浇口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的标准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阀针进行一个打磨周期的往复伸缩运动;在一个打磨周期的往复伸缩运动结束后,撕开所述密封件、添加研磨膏并封住所述浇口;控制所述阀针进行下一个打磨周期的往复伸缩运动;按照上述方式执行N个打磨周期的往复伸缩运动,直至所述浇口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的标准。优选地,所述一个打磨周期中所述阀针执行往复伸缩运动100次,在所述浇口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的标准时所述阀针一共执行5个所述打磨周期的往复伸缩运动。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撕开所述密封件;以及利用洗模水清理残留的研磨膏及阀针往复伸缩运动中产生的铁粉。优选地,所述研磨膏的粒度为5-7μm。优选地,所述研磨膏选用3000#研磨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产品表面处理方法,利用研磨膏小分子进入凹凸位置进行研磨,解决由于阀针与模具浇口接触不到位而造成的封胶不实的问题,从而解决成型产品对应点浇口不完整或点浇口周围出现毛刺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模具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模具粘贴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图1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模具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至图2所示,该模具包括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和前模组件,该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13、设置在该热流道13内的阀针17以及用于固定该热流道13的热流道板12,该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安装板11、前模本体14和前模镶件15,该前模安装板11用于将模具安装于注塑机上,该前模本体14和前模镶件15为产品外观面的成型部件,该前模镶件15上形成有模具的浇口,在本实施例中,模具的浇口为点浇口;该阀针17通过针阀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并通过该热流道13内油缸的驱动做往复伸缩运动,从而实现浇口的开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产品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是用于对模具的浇口壁面进行处理,以去除浇口表面的火花纹,从而避免成型后产品的点浇口不完整或点浇口周围出现毛刺或由于模具浇口与阀针接触不到位而造成的封胶不实等问题。请参考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401,进行所述阀针与所述浇口的初步研配;步骤S401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阀针与浇口的匹配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以防产品外观面过于粗糙导致的干涉现象。具体地,初步研配的操作包括:利用锉刀对所述阀针进行打磨,以及利用红丹目视法判断阀针与浇口的匹配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不在则继续打磨,直至阀针与浇口的匹配度符合要求。步骤S402,连接针阀控制器,控制阀针后退而打开浇口;步骤S403,从浇口处加入研磨膏并利用密封件16(见图3)封住浇口;在步骤S403中,该研磨膏选用粒度为5-7μm的研磨膏,例如3000#研磨膏。在利用密封件16封住浇口时采取的操作是在浇口的与阀针相对的一侧粘贴密封件16,以防研磨膏流失,从而更能保证浇口与阀针17的研配,以及浇口表面火花纹的去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密封件16为无痕胶带。步骤S404,开动针阀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利用阀针对模具的浇口壁面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所述阀针和所述浇口的初步研配;从所述浇口处加入研磨膏并利用密封件封住所述浇口;控制所述阀针进行往复伸缩运动,实现所述浇口的开闭循环,直至所述浇口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的标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利用阀针对模具的浇口壁面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所述阀针和所述浇口的初步研配;从所述浇口处加入研磨膏并利用密封件封住所述浇口;控制所述阀针进行往复伸缩运动,实现所述浇口的开闭循环,直至所述浇口的表面粗糙度达到预定的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阀针和所述浇口的初步研配的步骤包括:利用锉刀对所述阀针进行打磨;判断所述阀针与所述浇口的匹配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如果不在允许的范围内,则继续打磨,直至所述阀针与所述浇口的匹配度符合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连接针阀控制器;以及控制所述阀针后退而打开所述浇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密封件封住所述浇口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浇口与所述阀针相对的一侧粘贴所述密封件。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产品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无痕胶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留刘艳兵卢俊康刘伟林健标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