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1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模具,属于注塑模具所属的机械产品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呈相对位置设置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定模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导柱,动模部分上设置一顶部滑块,该斜导柱插入该顶部滑块内;形成合模时该顶部滑块通过该斜导柱成就位状态,而脱模时该顶部滑块通过该斜导柱的作用滑开,以不妨碍产品从模具中分离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模具设计合理,安装拆卸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塑化阶段、充模及冷却阶段、脱模阶段、收缩及残余热应力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注塑制品的生产效率高且质量稳定,注塑成型时对原料的浪费少的优点。

Gear box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箱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模具,属于机械产品结构的
,具体说属于注塑模具所属的机械产品结构的

技术介绍
塑料用注塑成型机注塑成型制品品种比较繁多,应用范围也比较广,特别是在医疗设备,家居产品和汽车制造业中,有多种形状注塑制品作配件。医疗器械、文教用品及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容器、周转箱、鞋。还有各种复杂的注塑结构件、功能件及其特殊用途的精密件等,注塑制品广泛应用在运输,包装,邮电,通讯,建筑,家电,计算机,航空航天和国防尖端等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消费物品。在制造由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或合成树脂构成的喷射注塑部件或者塑料部件时,塑料材料在压力下被喷射到型腔中。塑料材料在那里扩散。如果在填充的过程中两个子流彼此相遇,那么就容易形成连接缝,其导致在铸型体的表面上形成可看见的标记。当该连接缝处于在制成的铸型体的能良好地观察到的位置上时,这种可看见的标记在视觉上和制造上造成干扰。在型腔的复杂的几何形状的情况中,其也会导致不能完全填充型腔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箱模具,以实现方便、快捷且高质量的生产齿轮箱,特别是注塑生产医疗康复或家居产品中的齿轮箱的目的。为达到所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箱模具,用于制造由粘性塑料材料构成铸型体的、具有型腔的两部分或者多部分的模具,其中所述粘性塑料材料能够通过填充开口注入到所述型腔中、并且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融流填充到所述型腔中;包括模具本体部分及模仁部分,其中:所述的模具本体部分成直立设置,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位于上部,该动模部分位于对应的下部;所述的模仁部分包括呈相对位置设置的定模模仁和动模模仁;该定模模仁固定连接在该定模部分上,该动模模仁固定连接在该动模部分上;该定模模仁负责成型齿轮箱产品的正面形状,该动模模仁负责成型齿轮箱产品的反面形状;所述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通过导柱来确定两者合并或分离时候位置的准确性以完成合模或脱模操作;所述的定模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导柱,所述的动模部分上设置一顶部滑块,该斜导柱插入该顶部滑块内;形成合模时该顶部滑块通过该斜导柱成就位状态,而脱模时该顶部滑块通过该斜导柱的作用滑开,以不妨碍产品从模具中分离的结构。该定模部分进一步包括定模模仁板,导柱套,定模板,定位圈和射嘴套;所述的定模模仁板整体呈矩形立方体结构,下表面部设置一第一凹部和一可完全容纳该顶部滑块的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表面为斜面;该定模模仁通过设置在该定模模仁板上的至少四个模仁固定螺丝固定连接在该第一凹部内;该定模模仁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呈倾斜状态的第一斜通孔,所述的斜导柱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的第一斜通孔内并沿该顶部滑块的顶部插入该顶部滑块内;所述的顶部滑块整体呈一直角梯形结构,沿该直角面设置一对凸起,该一对凸起插入到该定模模仁中;该顶部滑块沿梯形面底部一体延伸一凸台,形成合模时该定模模仁板通过该第一空间表面的斜面与该顶部滑块梯形面成贴合状态并压住该凸台的结构;该顶部滑块沿直角梯形结构的顶部向下设置至少一个呈倾斜状态的第二斜通孔,该第二斜通孔与该第一斜通孔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对应设置的该第一斜通孔与该第二斜通孔具有相同的中心线;所述的斜导柱可沿首尾对接的该第一斜通孔和该第二斜通孔做往复移动;所述的导柱套通过过盈压入设置在该定模模仁板四角的通孔中;该定模板通过复数个模板固定螺丝固定在该定模模仁板上表面;所述的射嘴套设置在该定模模仁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定模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中心位置设置一沉头通孔,该定位圈为环状法兰盘结构,通过至少两个定位圈固定螺丝紧固连接固定在该定模板的沉头通孔上。该第一斜通孔和第二斜通孔水平呈相同的仰角设置,其与水平的夹角为45-60度。该第一斜通孔和第二斜通孔水平呈相同的仰角设置,其与水平的夹角为60度。该定模模仁板沿两端设置至少3个水孔A,该定模模仁上对应该水孔A设置至少3个贯通的水孔B,该水孔A与该水孔B对应导通。该动模部分进一步包括动模模仁板,复位弹簧,弹簧导柱,顶针,顶针固定板,顶板,模脚,动模板;所述的动模模仁板整体为呈矩形的立方体结构,上表面部设置有一第二凹部和可容纳该顶部滑块底部滑入的第二空间;该第二凹部和该第二空间贯通在该动模模仁板上形成一单侧开口的槽形空间;该第二凹部的垂直深度大于该第二空间的垂直深度;该第二空间两侧开有可锁固定位该顶部滑块底部的凸滑道;该动模模仁固定在该第二凹部内;该第二凹部内设置有复数个可供该顶针穿出的通孔;所述的动模模仁板四角呈直立状分别固定设置该导柱;该导柱与该定模模仁板上的导柱套成相对位置设置以形成合模或脱模时该导柱在对应的该导柱套内上下移动的结构;所述的模脚为矩形立方体结构;位于该动模模仁板的下部;所述的动模板为矩形平面结构;沿该动模板矩形平面的两侧表面分别通过模板固定螺丝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模脚;不同位置该模脚的内侧面和该动模板上表面围成一开口向上的槽形空间;所述的顶针固定板和顶板为具有相同矩形外观的板式结构;该顶板和该顶针固定板通过顶板固定螺丝固定成一体结构并位于该槽形空间内;该顶板和该顶针固定板的一体结构可在该槽形空间内上下运动;所述的模板固定螺丝进一步穿出所述的模脚与该动模模仁板紧固连接;所述的顶针由下向上穿出设置在该顶针固定板上的沉头通孔;该顶针的个数为偶数个;所述的弹簧导柱直立设置在该顶针固定板上表面的四角,该弹簧导柱上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沿该动模模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沉孔;该复位弹簧可对应插入该沉孔内;形成合模或脱模时通过该复位弹簧的变形和复原带动该顶板和该顶针固定板组成的一体结构在该槽形空间内上下运动近而带动所述的顶针上下移动的最终辅助产品从模具中分离的结构。该定模模仁和动模模仁成型的齿轮箱分结构为T形结构,沿该T形结构的反面表面设置有偶数个片状凸起,相同的一对呈水平状态排列的齿轮箱分结构一次成型;一对齿轮箱分结构相互扣接形成一齿轮箱整体结构;该齿轮箱整体结构为同时具有可容纳相当于蜗杆齿轮的T形水平空间和可容纳相当于蜗轮齿轮的T形垂直空间。该齿轮箱整体结构中位于T形水平空间内的片状凸起垂直设置且位于T形垂直空间内的片状凸起水平设置。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生产的注塑制品具有模具设计合理,安装拆卸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塑化阶段、充模及冷却阶段、脱模阶段、收缩及残余热应力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注塑制品的生产效率高且质量稳定,注塑成型时对原料的浪费少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定模模仁的正面或仰视示意图;图3为图1动模模仁的正面或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整体组装后的侧视或右视示意图;图5为图1整体组装后的后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A01.定模模仁A02.定模模仁板A03.斜导柱A04.模仁固定螺丝A05.导柱套A06.定模板A07.模板固定螺丝A08.定位圈A09.定位圈固定螺丝A10.射嘴套A11.水孔AA12.水孔BB01.动模模仁B02.动模模仁板B03.顶部滑块B04.导柱B05.复位弹簧B06.弹簧导柱B07.顶针B08.顶针固定板B09.顶板固定螺丝B10.顶板B11.模脚B12.动模板B13.模板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详细描述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箱模具,用于制造由粘性塑料材料构成铸型体的、具有型腔的两部分或者多部分的模具,其中所述粘性塑料材料能够通过填充开口注入到所述型腔中、并且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融流填充到所述型腔中;包括模具本体部分及模仁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本体部分成直立设置,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位于上部,该动模部分位于对应的下部;所述的模仁部分包括呈相对位置设置的定模模仁(A01)和动模模仁(B01);该定模模仁(A01)固定连接在该定模部分上,该动模模仁(B01)固定连接在该动模部分上;该定模模仁(A01)负责成型齿轮箱产品的正面形状,该动模模仁(B01)负责成型齿轮箱产品的反面形状;所述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通过导柱(B04)来确定两者合并或分离时候位置的准确性以完成合模或脱模操作;所述的定模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导柱(A03),所述的动模部分上设置一顶部滑块(B03),该斜导柱(A03)插入该顶部滑块(B03)内;形成合模时该顶部滑块(B03)通过该斜导柱(A03)成就位状态,而脱模时该顶部滑块(B03)通过该斜导柱(A03)的作用滑开,以不妨碍产品从模具中分离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模具,用于制造由粘性塑料材料构成铸型体的、具有型腔的两部分或者多部分的模具,其中所述粘性塑料材料能够通过填充开口注入到所述型腔中、并且分成一个或者多个融流填充到所述型腔中;包括模具本体部分及模仁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本体部分成直立设置,包括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该定模部分位于上部,该动模部分位于对应的下部;所述的模仁部分包括呈相对位置设置的定模模仁(A01)和动模模仁(B01);该定模模仁(A01)固定连接在该定模部分上,该动模模仁(B01)固定连接在该动模部分上;该定模模仁(A01)负责成型齿轮箱产品的正面形状,该动模模仁(B01)负责成型齿轮箱产品的反面形状;所述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通过导柱(B04)来确定两者合并或分离时候位置的准确性以完成合模或脱模操作;所述的定模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导柱(A03),所述的动模部分上设置一顶部滑块(B03),该斜导柱(A03)插入该顶部滑块(B03)内;形成合模时该顶部滑块(B03)通过该斜导柱(A03)成就位状态,而脱模时该顶部滑块(B03)通过该斜导柱(A03)的作用滑开,以不妨碍产品从模具中分离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定模部分进一步包括定模模仁板(A02),导柱套(A05),定模板(A06),定位圈(A08)和射嘴套(A10);所述的定模模仁板(A02)整体呈矩形立方体结构,下表面部设置一第一凹部和一可完全容纳该顶部滑块(B03)的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表面为斜面;该定模模仁(A01)通过设置在该定模模仁板(A02)上的至少四个模仁固定螺丝(A04)固定连接在该第一凹部内;该定模模仁板(A02)上设置至少一个呈倾斜状态的第一斜通孔,所述的斜导柱(A03)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的第一斜通孔内并沿该顶部滑块(B03)的顶部插入该顶部滑块(B03)内;所述的顶部滑块(B03)整体呈一直角梯形结构,沿该直角面设置一对凸起,该一对凸起插入到该定模模仁(A01)中;该顶部滑块(B03)沿梯形面底部一体延伸一凸台,形成合模时该定模模仁板(A02)通过该第一空间表面的斜面与该顶部滑块(B03)梯形面成贴合状态并压住该凸台的结构;该顶部滑块(B03)沿直角梯形结构的顶部向下设置至少一个呈倾斜状态的第二斜通孔,该第二斜通孔与该第一斜通孔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对应设置的该第一斜通孔与该第二斜通孔具有相同的中心线;所述的斜导柱(A03)可沿首尾对接的该第一斜通孔和该第二斜通孔做往复移动;所述的导柱套(A05)通过过盈压入设置在该定模模仁板(A02)四角的通孔中;该定模板(A06)通过复数个模板固定螺丝(A07)固定在该定模模仁板(A02)上表面;所述的射嘴套(A10)设置在该定模模仁板(A02)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定模板(A06)为矩形板状结构,中心位置设置一沉头通孔,该定位圈(A08)为环状法兰盘结构,通过至少两个定位圈固定螺丝(A09)紧固连接固定在该定模板(A06)的沉头通孔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斜通孔和第二斜通孔水平呈相同的仰角设置,其与水平的夹角为45-6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斜通孔和第二斜通孔与水平的夹角为60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为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索怡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