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67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阀装置,在液压缓冲器的阀装置中,可得到防止铆接引起的阀变形而且稳定的阀特性。通过将销(12)插通,对其前端部进行铆接,形成铆接部(14),在阀体(2)上安装止回阀(5)、隔环(7)及垫圈(9)。这时,在垫圈(9)与铆接部(14)之间安装有约束部件(22)。使约束部件(22)与销(12)的轴部嵌合的间隙小于止回阀(5)、隔环(7)及垫圈(9)与销(12)的轴部嵌合的间隙。借此,在铆接销(12)的前端部时,由于与销12嵌合的间隙小,通过约束部件(22)约束销(12)的轴部的变形,所以,可抑制销(12)的止回阀(5)的安装部的扩径,防止止回阀(5)的变形,能够得到稳定的阀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装置,该阀装置可通过铆接将盘状阀安装在适用 于筒型液压緩冲器的基座阀等上的阀体上。
技术介绍
安装在汽车悬架装置的多筒式筒型液压緩冲器,例如特开2003-25437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采用将外筒设置在缸2的外周上, 成为它们之间形成有环状储液室的双重筒结构。在缸内,可滑动地嵌装 有与活塞杆连接的活塞,在缸的下端部上,设置有划分出缸内部与储液 室的基座阀。将油液封入紅内,将油液及气体封入储液室内。此外,通 过设置在活塞部及基座阀部上的节流装置及盘阀等构成的衰减力产生 机构,对缸内活塞滑动产生的油液的流动进行控制,产生衰减力。此外, 在缸室和储液室之间,通过基座阀授受油液,以补偿活塞杆的进入、退 出而引起的缸内容积的变化。关于这种筒型液压緩冲器的基座阀结构的一个例子,参照图10进 行说明。如图10所示,基座阀1,备有安装在缸(图中未示)下端部并 且划分出缸室C和储液室R的阀体2。在阀体2上,沿轴向贯通有将缸 室C和储液室R连通的伸出侧油路3及收缩侧油路4。在阀体2的上端 部上设置有止回阀5 (盘阀),该止回阀5只允许油液/人伸出侧油路3 的储液室R侧向缸室C侧流通。此外,在阀体2的下端部安装有盘阀6, 该盘阀6对/人收缩侧油^各4的缸室C侧向4诸液室R侧的油液流动进4亍 控制,产生衰减力。止回阀5及盘阀6,与隔环7、 8及垫圈9、图10—起,利用插通 阀体2中央部的开口 11的销12,安装在阀体2上。销12,其下端部形 成有与垫圏IO抵接的凸缘部13,并插通阀体2、止回阀5、盘阀6、隔 环7、 8及垫圏9、 10,通过将前端部铆接,形成铆接部14,借此,将 这些部件一体地固定。销12的前端部,例如,通过将倾斜的沖头一边沿规定轨道旋转一 边推压,连续地形成铆钉头的所谓轨道(牵拉插入(夕々^/^))式铆 接方法进行铆接,可形成铆接部14。借此,可以防止低负荷下产生摩擦热的同时,可有效地形成铆4秦部14。然而,上述相关技术的、利用销12的铆接在阀体2上安装止回阀5 及盘阀6等的阀装置中,存在下述问题。在销12的前端部上形成铆接 部14时,如图ll所示,销12在铆接部14附近产生径向的变形,稍微 有些扩径。因此,销12的轴部相对其原来的直径A,最接近铆接部14 的部分的直径B最大,随着离开铆接部14直径变小,而止回阀5的安 装位置的直径C也稍稍扩径。此外,扩径的销12的轴部挤压止回阀5的内径而扩大,结果,在 止回阀5的表面上,会产生曲折之类的变形。这种变形会引起止回阀5 的开阀特性的不稳定,此外,降低了密封性,带来了液压缓冲器的衰减 力的不稳定。图8(A)中示出了止回阀5的外周部的变形量D的测量 结果。从图8 (A)中可以看出,在止回阀5直径方向的两个部位有变 形量D的峰值,降低了密封性。此外,图9的曲线(A)示出了对于通 过基座阀1划分的上部侧的室(缸室C)及下部侧室(储液室R),在 活塞速度相当于O.lm/秒的压力下,反复进行加压时的加压次数的上部 侧室的压力变化率。从图9的曲线(A)可以看出,加压200次后大约 变化19%,开阀特性随时间的变化大并且是稳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铆接引 起的阀变形,可得到稳定的阀特性的阀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具有油路的阀体上,将 至少一个开闭该油路的盘状阀部件,通过将销插通在该阀部件上、对该 销的前端部铆接、形成铆接部,而进行固定,在这样的阀装置中,在上 述阀部件与上述铆接部之间,安装有插通上述销的至少一个环状约束部 件,使该约束部件与上述销嵌合的间隙小于上述阀部件与上述销嵌合的 间隙。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入油液 的缸;设置在缸外周的外筒;在上述缸与上述外筒之间形成的储液室; 在上述缸内滑动的活塞; 一端从上述缸一端突出、另一端固定在上述活 塞上的活塞杆;设置在上述缸另一端、划分出上述缸内与储液室,并且 设有连通上述缸内与储液室的油路的阀体;设置在上述阀体的上述缸内侧,开闭上述油路的至少一个盘状阀部件;以及插通上述阀体与上述阀 部件、通过对上述缸内侧前端部进行铆接形成铆接部、借此进行固定的 销,进一步,在上述阀部件与上述铆接部之间,安装有插通上述销的至 少一个环状约束部件,使该约束部件与上述销嵌合的间隙小于上述阀部 件与上述销嵌合的间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及液压緩冲器,在铆接销的前端部时,由于 利用与销嵌合间隙小的约束部件约束销轴部的变形,所以,可抑制销的 阀部件安装部的扩径,防止阀部件的变形,能够得到稳定的阀特性。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式的阀装置的、基座阀的多 筒式筒型液压缓冲器整体的纵断面图;图2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式的阀装置的基座阀的纵断面图;图3是图2所示基座阀的止回阀的平面图;图4是图2所示基座阀的隔环的平面图;图5是图2所示基座阀的垫圈的平面图;图6是图2所示基座阀的约束部件的平面图;图7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形式的阀装置的基座阀的纵断面图;图8是图10所示基座阀P的止回阀的销的铆接引起变形量的示意 图,也是图2所示基座阀的止回阀的销的铆接引起的变形量的示意图;图9是对图10所示的基座阀反复加压的情况下的加压次数的压力 变化率的曲线图,也是对图2所示的基座阀反复加压的情况下的加压次 数的压力变化率的曲线图;图IO是相关技术的基座阀的纵断面图;图11是图IO所示基座阀的铆接引起销轴部变形的说明图。符号说明2-阀体,3-伸出侧油路(油路),5-止回阀(阀部件),12-销,14-铆接部,22-约束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形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与图IO所示同样的部分标有相同的符号,对此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基座阀的多筒式筒型液压緩冲器IOO的全体图,下文进行说明。在外筒110内,同轴地i殳置有缸120,在缸120内的缸室C中封入 油液,在外筒110与缸120之间的储液室R中,封入气体和油液。在缸内,可滑动地设置有活塞130,活塞130上设置有衰减阀,在 该活塞130上,安装有贯通用来封闭缸120及外筒110的开口部的密封 装置的活塞杆150。在缸120的下端部上,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式的阀装置的基 座阀15。关于该基座阀15,用图2所示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基座阀15具有与如图IO所示结构相同的形状,在相同的部件上, 标有相同的序号。基座阀15安装在缸120下端部,划分出缸室C和储液室R。基座 阀15备有安装在缸下端部并且划分出缸室C和储液室R的阀体2。在 阀体2上,沿轴向贯通有使缸室C和储液室R连通的伸出侧油路3 (油 路)及收缩侧油路4。伸出侧油路3沿着圓周方向等间隔地多个配置在 阀体2的外周侧,收缩侧油路4沿着圓周方向等间隔地多个配置在阀体 2的内周侧。在阀体2的上端面,在中央开口 11的外周缘部上突出有环状夹持 部16,此外,夹着伸出侧油路3,在其外周与内周侧(收缩侧油路4的 外周侧)上突出有与夹持部16同心的环状阀座部17、 18。此外,在阀 体2的上端部,安装有落座于阀座部17、 18的盘状止回阀5 (阀部件)。 在止回阀5上,如图3所示,设置有多个油路19,用于将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装置,在具有油路的阀体上,将开闭该油路的至少一个盘状阀部件,通过将销插通在该阀部件上对该销的前端部铆接形成铆接部,而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在这样的阀装置中,在所述阀部件与所述铆接部之间安装有插通所述销的至少一个环状约束部件,使该约束部件与所述销嵌合的间隙小于所述阀部件与所述销嵌合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