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MU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068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MU减震装置,涉及惯性导航技术领域,解决了设置于飞控外壳外侧的减震机构遇到剧烈震动时易损坏失效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IMU电路板、第一收容外壳、第二收容外壳、减震机构和减震支撑板,第一收容外壳与第二收容外壳之间形成容置腔,IMU电路板通过减震机构固定于减震支撑板上,减震支撑板设置于第一收容外壳或第二收容外壳上,且IMU电路板、减震机构以及减震支撑板均位于容置腔内。减震机构设置于飞控外壳形成的容置腔内,在遇到剧烈震动时,收容外壳对减震机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减震机构剧烈摇摆,减震机构不易损坏和失效,保证了IMU的数据精度及准确度,从而确保了无人驾驶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

An IMU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MU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惯性导航
,尤其是涉及一种IMU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IMU(Inertialmeasurementunit)是惯性测量单元的简称,嵌入无人驾驶系统,广泛用于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水下无人机、火箭及航天器等。IMU的数据精度及准确度直接影响无人驾驶系统的性能,为了降低无人驾驶设备的动力系统及其他外界因素的震动对IMU造成的干扰,需要设计IMU减震装置。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IMU减震装置的减震机构一般设置于飞控外壳的外侧,当遇到剧烈震动时减震机构产生较大幅度的摇摆,易导致减震机构损坏甚至失效,直接影响IMU的数据精度及准确度,进而影响无人驾驶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MU减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置于飞控外壳外侧的减震机构遇到剧烈震动时易损坏失效,直接影响IMU数据精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IMU减震装置,包括IMU电路板、第一收容外壳、第二收容外壳、减震机构和减震支撑板,所述第一收容外壳与所述第二收容外壳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IMU电路板通过所述减震机构固定于所述减震支撑板上,所述减震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外壳或所述第二收容外壳上,且所述IMU电路板、所述减震机构以及所述减震支撑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可选地,IMU减震装置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减震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收容外壳之间。可选地,所述减震垫粘接于所述第一收容外壳和所述减震支撑板。可选地,所述减震垫的材质为硅胶、泡棉或海绵。可选地,所述IMU电路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减震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减震机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可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球。可选地,多个所述减震球均布于所述IMU电路板和所述减震支撑板之间。可选地,所述减震球采用弹性材质制造而成。可选地,所述IMU电路板为多边形。可选地,所述减震支撑板为多边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IMU减震装置,减震机构设置于飞控的外壳形成的容置腔内,在遇到剧烈震动时,收容外壳对减震机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减震机构剧烈摇摆,减震机构不易损坏和失效,保证了IMU的数据精度及准确度,从而确保了无人驾驶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一种IMU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收容外壳与第二收容外壳扣合后的外观示意图。图中10、IMU减震装置总体;101、第二收容外壳;102、第一收容外壳;20、IMU电路板;201、IMU;30、减震球;301、减震球的第一固定端;302、减震球的中间区域;303、减震球的第二固定端;40、减震支撑板;50、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MU减震装置,包括IMU电路板20、第一收容外壳102、第二收容外壳101、减震机构和减震支撑板40,第一收容外壳102与第二收容外壳101之间形成容置腔,IMU电路板20通过减震机构固定于减震支撑板40上,减震支撑板40设置于第一收容外壳102或第二收容外壳101上,且IMU电路板20、减震机构以及减震支撑板40均位于容置腔内。减震机构设置于飞控的外壳形成的容置腔内,在遇到剧烈震动时,第一收容外壳102和/或第二收容外壳101对减震机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减震机构剧烈摇摆,减震机构不易损坏和失效,保证了IMU201的数据精度及准确度,从而确保了无人驾驶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IMU减震装置还包括减震垫50,减震垫50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减震支撑板40与第一收容外壳102之间。减震垫50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位于减震支撑板40与第一收容外壳102之间,由于震动一般是由底侧传递至IMU电路板20,将减震垫50设置在底侧的第一收容外壳102与减震支撑板40之间,有效起到初步的减震。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减震垫50粘接于第一收容外壳102和减震支撑板40。减震垫50采用粘接的方式,减震垫50不会窜动,固定牢靠,保障减震效果。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减震垫50的材质为硅胶、泡棉或海绵。减震垫50采用硅胶、泡棉或海绵等弹性材质,保证减震效果的同时与减震支撑板40及外壳贴合度好。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IMU电路板2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减震支撑板4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减震机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减震机构直接固定在IMU电路板20上,有效阻止振动直接传递至IMU201,而且减震机构直接卡接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安装方便。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球30。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减震球30,利用减震球30的弹性变形来吸收震动,设置多个减震球30,减震效果更好。减震球30可采用硅胶、泡棉或海绵等弹性材质制造。减震机构也可采用弹簧等其他弹性机构实现减震,可根据具体的需要来选择。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多个减震球30均布于IMU电路板20和减震支撑板40之间。多个减震球30均布于IMU电路板20和减震支撑板40之间,各方向吸收震动的一致性好,减震平稳。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减震球30采用弹性材质制造而成。减震球30采用弹性材质制造,减震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IMU电路板20为多边形。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减震支撑板40为多边形。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IMU减震装置包括第二收容外壳101、IMU电路板20、减震球30、减震支撑板40、减震垫50和第一收容外壳102。收容外壳会固定到无人驾驶系统的机械结构中,当震动传到第二收容外壳101或第一收容外壳102,由于IMU电路板20与收容外壳不接触,减震支撑板40与第一收容外壳102之间有减震垫50,减震垫50将震动初步减小后传递给减震支撑板40,减震支撑板40与IMU电路板20之间有减震球30,减震球30将震动进一步减小传递给IMU电路板20,因此震动能量经过减震垫50与减震球30两次减震后将会很小。嵌入这种减震结构的IMU的无人驾驶设备性能加会更加优秀和稳定。如图1所示,IMU电路板20的形状为长方形,在电路板20的四个角分别开设有圆形通孔。减震球30为空心圆柱体,两头有较细的颈部,减震球30的第一固定端和减震球30的第二固定端与减震球30的中间区域之间均具有颈部。电路板20的通孔直径与颈部的外径相适配,这样,减震球30的颈部可以卡在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MU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IMU电路板、第一收容外壳、第二收容外壳、减震机构和减震支撑板,所述第一收容外壳与所述第二收容外壳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IMU电路板通过所述减震机构固定于所述减震支撑板上,所述减震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外壳或所述第二收容外壳上,且所述IMU电路板、所述减震机构以及所述减震支撑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MU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IMU电路板、第一收容外壳、第二收容外壳、减震机构和减震支撑板,所述第一收容外壳与所述第二收容外壳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IMU电路板通过所述减震机构固定于所述减震支撑板上,所述减震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收容外壳或所述第二收容外壳上,且所述IMU电路板、所述减震机构以及所述减震支撑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MU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所述减震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收容外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MU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粘接于所述第一收容外壳和所述减震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MU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介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