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750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解决了现阶段的交通枢纽站的出租车上客站台上客效率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包括人行道、进站车行道、上客区、人行坡道、车行坡道和出站车行道,上客区包括乘客等候区和出租车等候区,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乘客等候区,且每个乘客等候区至少匹配一个出租车等候区,同时设置人行道和进站车行道位于不同标高,不仅增加了乘客和出租车的交汇点,且使得乘客的行走路线和出租车的行驶路线发生相交的概率降低,从而提升了乘客上车的效率,降低了乘客和出租车发生碰擦的概率。

A Taxi Passenger Overpass at Transportation Hub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
技术介绍
机场或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站处,客流的到达往往很集中,形成集中客流换乘出租车的需求。现阶段的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站台通常设置在车道的一侧,乘客在出租车上客站台上进行排队等候上车,而出租车等候在站台一侧的多条车道上,虽然有多条车道上的出租车均可以进行上客,由于乘客和出租车的交汇点太少,上客效率依旧较低,且由于乘客的行走路线和出租车的行驶路线相交,容易造成出租车和乘客发生碰擦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所述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能够提升乘客的上车效率,且避免乘客与其他车辆的交差流线,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包括人行道、进站车行道、上客区、人行坡道、车行坡道和出站车行道;所述上客区包括至少两个乘客等候区和位于所述乘客等候区一侧的出租车等候区;每个所述乘客等候区至少匹配一个所述出租车等候区;所述人行坡道的数量与所述乘客等候区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于所述乘客等候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1)、进站车行道(2)、上客区(3)、人行坡道(4)、车行坡道(5)和出站车行道(6);所述上客区(3)包括至少两个乘客等候区(31)和位于所述乘客等候区(31)一侧的出租车等候区(32);每个所述乘客等候区(31)至少匹配一个所述出租车等候区(32);所述人行坡道(4)的数量与所述乘客等候区(3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于所述乘客等候区(31),所述人行坡道(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人行道(1)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乘客等候区(31);所述车行坡道(5)的数量与所述出租车等候区(3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于所述出租车等候区(32),所述车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1)、进站车行道(2)、上客区(3)、人行坡道(4)、车行坡道(5)和出站车行道(6);所述上客区(3)包括至少两个乘客等候区(31)和位于所述乘客等候区(31)一侧的出租车等候区(32);每个所述乘客等候区(31)至少匹配一个所述出租车等候区(32);所述人行坡道(4)的数量与所述乘客等候区(3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于所述乘客等候区(31),所述人行坡道(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人行道(1)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乘客等候区(31);所述车行坡道(5)的数量与所述出租车等候区(3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于所述出租车等候区(32),所述车行坡道(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站车行道(2)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租车等候区(32);所述人行道(1)和进站车行道(2)位于不同标高;所述出站车行道(6)连接于所述出租车上客区(3)中远离所述进站车行道(2)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枢纽站出租车上客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1)位于进站车行道(2)的下方;所述人行坡道(4)沿所述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志刚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