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射频设备在通信、医疗等诸多领域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规模的电磁污染,这不仅干扰了精密设备的正常运转,也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发展环保、轻质、高性能的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具有显著的研究意义。电磁屏蔽材料的活性成分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即磁性材料(如:羰基铁、铁氧化物等)、介电材料(如:碳材料等)和导电聚合物(如:聚吡咯、聚苯胺等)。迄今为止,碳材料由于具有高导电性、强抗氧化性、高热稳定性、轻质特性等优势,在电磁屏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大纵横比和高电导率,有利于用作电磁屏蔽材料时获得高极化量和极化损失。此外,与金属或聚合物等电磁屏蔽材料相比,石墨烯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柔性、显著较低的密度和优异的可加工性,能够满足作为当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层的需求。由于石墨烯的成本较高,为了将石墨烯更好地利用在电磁屏蔽领域,将石墨烯与基质材料掺杂的方式明显比直接制备单组分石墨烯产品的方式所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制备碳纤维织物:将装有生物质纤维织物的容器置于高温热解装置中,向高温热解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1min~60min,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升温速率为0.1℃/min~10℃/min,将高温热解装置的温度升至200℃~2000℃,并在温度为200℃~2000℃的条件下,保温0.1h~10h,再以降温速率为0.1℃/min~10℃/min,将高温热解装置温度由200℃~2000℃降至室温,得到碳纤维织物;二、磁控溅射制备金属镍纳米颗粒/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将碳纤维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制备碳纤维织物:将装有生物质纤维织物的容器置于高温热解装置中,向高温热解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1min~60min,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升温速率为0.1℃/min~10℃/min,将高温热解装置的温度升至200℃~2000℃,并在温度为200℃~2000℃的条件下,保温0.1h~10h,再以降温速率为0.1℃/min~10℃/min,将高温热解装置温度由200℃~2000℃降至室温,得到碳纤维织物;二、磁控溅射制备金属镍纳米颗粒/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将碳纤维织物置于磁控溅射设备中,首先将镍靶材固定在阴极,碳纤维织物固定在样品台的阳极上,且控制镍靶材和碳纤维织物之间的距离为1mm~100mm,然后将磁控溅射设备的反应腔内压强抽至0.001Pa~1Pa,再以流速为1sccm~100sccm通入氩气,最后在溅射功率为10W~1000W及样品台旋转速度为1rpm~100rpm的条件下进行溅射,直至溅射的金属镍纳米颗粒层厚度为100~10000nm,得到金属镍纳米颗粒/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三、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①、将金属镍纳米颗粒/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置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首先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的反应腔内压强抽至1Pa~100Pa,然后以流速为1sccm~100sccm通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甲烷与氢气的流速比为3:(1.5~2.5);②、在射频功率为10W~1000W的条件下,沉积0.1h~10h,取出一面沉积后的材料;③、将一面沉积后的材料另一面按步骤三①及②重复1次,得到双面沉积后的材料;④、将双面沉积后的材料按步骤三①至③重复0次~4次,得到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所述的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厚度为0.62mm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纤维织物、金属镍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的夹层式柔性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生物质纤维织物为竹纤维织物、棉纤维织物、麻纤维织物或再生纺丝纤维织物。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才超,焦月,吴义强,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