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30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转轴的外侧壁套接有两个圆盘,两个所述圆盘相对的一侧插接有与轮胎本体固定连接的两根第一连接杆。该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通过设置液压缸筒,当轮胎本体出现左右偏移的时候,将第一螺母松掉,将轮胎本体的转轴进行检查更换,更换后可以在圆盘与轮胎本体之间增加第一减震弹簧,增加轮胎本体的抗震性能,当轮胎本体出现前后偏移的情况,可以松掉第二螺帽,解除了铰轴座与第二耳板之间的限制,然后通过双头螺栓将轮胎本体转动原位置,再将第二螺帽拧回去,将双头螺栓拧紧,这样驾驶者可以自己操作,到达了便于调节的目的。

A New Adjustable Hydraulic Fork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属于减震器

技术介绍
液压前叉组件是由减震器和连接零部件共同组成,而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传统电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驾驶者的疏忽,不小心开进坑洼路段或者碰撞到路墩,在震动或者碰撞的情况下造成轮胎发生偏移,从而使轮胎出现倾斜或者与挡板接触,驾驶者无法自己调整,一般是直接去修理店更换液压前叉组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转轴的外侧壁套接有两个圆盘,两个所述圆盘相对的一侧插接有与轮胎本体固定连接的两根第一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壁均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轮胎本体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圆盘相背的一侧均套接有第一耳板,所述轮胎本体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第一耳板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帽,两个所述第一耳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筒,两个所述液压缸筒的正面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液压缸筒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液压缸筒的顶壁且位于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铰轴座,两个所述铰轴座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双头螺栓,两个所述双头螺栓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两根所述双头螺栓的外侧壁且位于铰轴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耳板,两个所述第二耳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耳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立杆,两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壁套接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远离立柱的一端且位于辅助立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件。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圆盘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安装孔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位于轮胎本体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辅助立杆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套环和安装板,所述第一套环与辅助立杆套接,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三个螺纹孔,所述安装板与第一套环螺纹连接,且安装板位于第一套环的正面。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二套环和弧形板,两个所述第二套环与立柱套接,且两个第二套环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远离第二套环的一端与第一套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通过设置液压缸筒,电动车在行驶到坑洼路段或者碰撞路墩产生的震动,先经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减震弹簧,由第一减震弹簧进行吸收,避免震动使轮胎本体频繁经受震动,发生左右两个方向的偏移,使轮胎本体倾斜,当轮胎本体出现左右偏移的时候,将第一螺母松掉,将轮胎本体的转轴进行检查更换,更换后可以在圆盘与轮胎本体之间增加第一减震弹簧,增加轮胎本体的抗震性能,当轮胎本体出现前后偏移的情况,可以松掉第二螺帽,解除了铰轴座与第二耳板之间的限制,然后通过双头螺栓将轮胎本体转动原位置,再将第二螺帽拧回去,将双头螺栓拧紧,这样驾驶者可以自己操作,到达了便于调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2所示,涉及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包括轮胎本体1,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套接有两个圆盘2,两个圆盘2相对的一侧插接有与轮胎本体1固定连接的两根第一连接杆3,两个圆盘2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安装孔,第一连接杆3与安装孔相适配,四个第一连接杆3的外侧壁均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4,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圆盘2相背的一侧均套接有第一耳板5,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第一耳板5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帽6,两个第一耳板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筒7,两个液压缸筒7的正面通过连接板8固定连接,连接板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板8位于轮胎本体1的外侧,两个液压缸筒7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两个液压缸筒7的顶壁且位于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10,两根第二连接杆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11,两个连接头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铰轴座12,两个铰轴座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双头螺栓13,两个双头螺栓1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14,两根双头螺栓13的外侧壁且位于铰轴座1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耳板15,两个第二耳板15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两个第二耳板1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17,支撑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立杆18,支撑板16与辅助立杆18连接处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固定螺栓,两个立柱17的外侧壁套接有连接架19,两个连接架19远离立柱17的一端且位于辅助立杆1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件20,固定件20包括第一套环和安装板,第一套环与辅助立杆18套接,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三个螺纹孔,安装板与第一套环螺纹连接,且安装板位于第一套环的正面,连接架19包括第二套环和弧形板,两个第二套环与立柱17套接,且两个第二套环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板,两个弧形板远离第二套环的一端与第一套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液压缸筒7,电动车在行驶到坑洼路段或者碰撞路墩产生的震动,先经过第一连接杆3和第一减震弹簧4,由第一减震弹簧4进行吸收,避免震动使轮胎本体1频繁经受震动,发生左右两个方向的偏移,使轮胎本体1倾斜,当轮胎本体1出现左右偏移的时候,将第一固定螺帽6松掉,将轮胎本体1的转轴进行检查更换,更换后可以在圆盘2与轮胎本体1之间增加第一减震弹簧4,增加轮胎本体1的抗震性能,当轮胎本体1出现前后偏移的情况,可以松掉第二螺帽14,解除了铰轴座12与第二耳板15之间的限制,然后通过双头螺栓13将轮胎本体1转动原位置,再将第二螺帽14拧回去,将双头螺栓13拧紧,这样驾驶者可以自己操作,到达了便于调节的目的。使用时,该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通过设置液压缸筒7,电动车在行驶到坑洼路段或者碰撞路墩产生的震动,先经过第一连接杆3和第一减震弹簧4,由第一减震弹簧4进行吸收,避免震动使轮胎本体1频繁经受震动,发生左右两个方向的偏移,使轮胎本体1倾斜,当轮胎本体1出现左右偏移的时候,将第一固定螺帽6松掉,将轮胎本体1的转轴进行检查更换,更换后可以在圆盘2与轮胎本体1之间增加第一减震弹簧4,增加轮胎本体1的抗震性能,当轮胎本体1出现前后偏移的情况,可以松掉第二螺帽14,解除了铰轴座12与第二耳板15之间的限制,然后通过双头螺栓13将轮胎本体1转动原位置,再将第二螺帽14拧回去,将双头螺栓13拧紧,这样驾驶者可以自己操作,到达了便于调节的目的,解决了在震动或者碰撞的情况下造成轮胎发生偏移,从而使轮胎出现倾斜或者与挡板接触,驾驶者无法自己调整,一般是直接去修理店更换液压前叉组件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本体(1),所述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套接有两个圆盘(2),两个所述圆盘(2)相对的一侧插接有与轮胎本体(1)固定连接的两根第一连接杆(3),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外侧壁均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4),所述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圆盘(2)相背的一侧均套接有第一耳板(5),所述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第一耳板(5)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帽(6),两个所述第一耳板(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筒(7),两个所述液压缸筒(7)的正面通过连接板(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液压缸筒(7)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两个所述液压缸筒(7)的顶壁且位于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10),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11),两个所述连接头(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铰轴座(12),两个所述铰轴座(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双头螺栓(13),两个所述双头螺栓(1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14),两根所述双头螺栓(13)的外侧壁且位于铰轴座(1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耳板(15),两个所述第二耳板(15)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两个所述第二耳板(1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17),所述支撑板(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立杆(18),两个所述立柱(17)的外侧壁套接有连接架(19),两个所述连接架(19)远离立柱(17)的一端且位于辅助立杆(1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液压前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本体(1),所述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套接有两个圆盘(2),两个所述圆盘(2)相对的一侧插接有与轮胎本体(1)固定连接的两根第一连接杆(3),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外侧壁均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4),所述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圆盘(2)相背的一侧均套接有第一耳板(5),所述轮胎本体(1)转轴的外侧壁且位于两个第一耳板(5)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帽(6),两个所述第一耳板(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液压缸筒(7),两个所述液压缸筒(7)的正面通过连接板(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液压缸筒(7)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9),两个所述液压缸筒(7)的顶壁且位于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10),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头(11),两个所述连接头(1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铰轴座(12),两个所述铰轴座(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双头螺栓(13),两个所述双头螺栓(1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14),两根所述双头螺栓(13)的外侧壁且位于铰轴座(1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耳板(15),两个所述第二耳板(15)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6),两个所述第二耳板(15)的顶部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涛蒋淑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禧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