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浓硫酸改性梧桐树叶制作去除水中铬污染的多孔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5191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硫酸改性梧桐树叶制作去除水中铬污染的多孔材料的方法,通过浓硫酸浸渍梧桐树叶,实现对梧桐树叶的孔道改造,实现低温炭化的同时增加梧桐树叶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赋予被改性梧桐树叶更多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吸附位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梧桐树叶对六价铬的吸附能力,还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Porous Material for Removing Chromium Pollution from Water by Modification of Ficus Tree Leaves with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浓硫酸改性梧桐树叶制作去除水中铬污染的多孔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浓硫酸改性梧桐树叶制作去除水中铬污染的多孔材料的方法,可以用作解决地下水六价铬污染修复技术中,吸附材料价格高昂、吸附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人类珍贵的生态资源,但目前,铬的不合理排放以及泄露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将其从地下水中去除,将会严重影响环境和生态的安全。生物质吸附是基于生物质材料表面离子交换、微沉淀、吸附、配位和络合等方式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的自然过程,是一种较新的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的生物质材料,要么是廉价的,要么是高度可用的。从低成本农业废物中提取的吸附材料可用于废水中铬离子的有效去除和回收。生物质吸附的主要优势是该方法使用廉价的生物质材料,并且能够把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降到非常低的水平。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生物质吸附法的主要优点包括:成本低、效率高和金属回收的可能性。在重金属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传统的化学沉淀法、膜过滤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碳吸附法等不经济,也不适用。各种生物质吸附剂已广泛应用于含铬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硫酸改性梧桐树叶制作去除水中铬污染的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废弃物梧桐树叶制作改性多孔材料,通过浓硫酸浸渍实现对材料的低温炭化和改性,无需其他高温加热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梧桐树叶净化后磨成梧桐树叶粉末;(2)将梧桐树叶粉末和浓硫酸混合浸渍;(3)待梧桐树叶粉末和浓硫酸充分反应后浸泡搅拌并清洗、干燥得到多孔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硫酸改性梧桐树叶制作去除水中铬污染的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废弃物梧桐树叶制作改性多孔材料,通过浓硫酸浸渍实现对材料的低温炭化和改性,无需其他高温加热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梧桐树叶净化后磨成梧桐树叶粉末;(2)将梧桐树叶粉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淼张菀李佳澄刘翔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