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15191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马蔺于350~450℃下碳化1~2h,冷却后碾成粉末;S2、将所述粉末溶于ZnCl2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再烘干;S3、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烘干后的混合物于600~800℃下热处理1~3h,即得所述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及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好的电荷传输能力和离子传输能力,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较传统石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graphene structural carbon materials based on iri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成为“最有前途的化学电源”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移动通讯设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主要归因于其具有高电压、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安全等优点。世界各国竞相研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其在化学电源市场急剧扩张的需求。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仍有较多不足之处,虽然其能量密度相对于其它二次电池较高,但仍无法达到电动车、人造卫星等设备的实用化需求,特别是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至少10年)方面,而且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高生产成本也制约了其产业化生产。锂离子电池储能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在于电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突破,尤其是能可逆脱锂/嵌锂的负极材料。现今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石墨类、无定形碳和类石墨烯等碳类材料以及硅基、钛酸锂、金属氧化物、合金等非碳类材料。目前,碳类材料仍被广泛研究,归因于其具有低的嵌锂电位、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较低的成本。石墨占据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大量市场,主要是因为石墨有较低且平稳的嵌锂电位(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马蔺于350~450℃下碳化1~2h,冷却后碾成粉末;S2、将所述粉末溶于ZnCl2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再烘干;S3、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烘干后的混合物于600~800℃下热处理1~3h,即得所述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马蔺于350~450℃下碳化1~2h,冷却后碾成粉末;S2、将所述粉末溶于ZnCl2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再烘干;S3、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烘干后的混合物于600~800℃下热处理1~3h,即得所述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马蔺在碳化之前先经干燥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碳化的升温速率为10℃/min,碳化温度为400℃,碳化时间1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马蔺的三维多孔类石墨烯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粉末与ZnCl2的质量比为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兰兰金宏徐慧阚海明张亚文陈睿李婷白益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