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机械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和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上的方向盘下方设置有转向管柱,用于支撑方向盘,并将方向盘的转向操作传递至转向器,以控制车辆转向。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方向盘将对驾驶员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威胁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减少方向盘对驾驶员的伤害,可压溃式转向管柱应运而生。在相关技术中,可压溃式转向管柱的压溃力难以精确控制,往往设置较高的压溃力,从而造成可压溃式转向管柱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难以压溃,进而使方向盘对驾驶员造成伤害。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转向管柱存在难以压溃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向管柱存在的难以压溃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应用于车辆,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上管柱体,所述上管柱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下管柱体,所述下管柱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内,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具有下凹面,所述下管柱体位于所述下凹面处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的内径。可选的,所述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上管柱体,所述上管柱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下管柱体,所述下管柱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内,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具有下凹面,所述下管柱体位于所述下凹面处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组件,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组件包括:上管柱体,所述上管柱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下管柱体,所述下管柱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内,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具有下凹面,所述下管柱体位于所述下凹面处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面环绕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开设有沿所述上管柱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狭缝,所述转向管柱组件还包括:夹紧轴销,所述夹紧轴销的相对两端分别夹设所述第一狭缝的相对两侧壁,以调节所述第一狭缝的开度,在所述夹紧轴销处于夹紧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上管柱体与所述下管柱体过盈配合,且所述下管柱体位于所述下凹面处的外径小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下管柱体上的投影与所述下管柱体的第一端所在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于所述上管柱体的第一端的边缘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柱体上还开设有沿所述上管柱体的周向延伸的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第一狭缝的一端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柱体上还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的两个轴向卡槽,所述两个轴向卡槽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狭缝的相对两侧壁,所述转向管柱组件还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用于固定于所述车辆上;调节支架,包括转接板和位于所述转接板的相对两侧并同向延伸形成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上支架铆接,所述两个夹板上开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欧贺国,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