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95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向盘,其能够实现同时确保自动驾驶时对仪表板的视野和手动驾驶时驾驶员的直接视野。方向盘具备通过驾驶员的把持转向而进行车辆的转向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构成为至少能够分为第一分割部和第二分割部,并且具备能够使所述第一分割部移动的第一移动部、能够使所述第二分割部向前方移动的第二移动部,在所述第一分割部和所述第二分割部分离后,所述第二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二移动部向前方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一移动部移动到分离前的所述第二分割部的配置区域。

Steer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向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向盘。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如下车辆用转向装置:在转向助力机构失效时,为了使驾驶员容易进行方向盘的转动操作,延长设定从转动中心到操作部的径向长度。(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568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现有的车辆中,在配置于方向盘的前方的显示仪表板进行速度显示等。未来,在自动驾驶车辆中,在该显示仪表板显示与手动驾驶时不同的各种信息的可能性很高。然而,在现有的方向盘以及如上所述的方向盘中,由于方向盘导致显示仪表板的可视区域缩小,所以有可能在自动驾驶时可显示的信息量被限制。应予说明,若为了确保可显示的信息量而将仪表板大型化,则导致妨碍手动驾驶时驾驶员的直接视野。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方向盘,其实现能够同时确保自动驾驶时对仪表板的视野和手动驾驶时驾驶员的直接视野。技术方案作为解决所述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方向盘具备通过驾驶员的把持转向而进行车辆的转向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构成为至少能够分为第一分割部和第二分割部,并且方向盘具备使所述第一分割部能够移动的第一移动部、使所述第二分割部能够向前方移动的第二移动部,在所述第一分割部和所述第二分割部分离后,所述第二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二移动部向前方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一移动部移动到分离前的所述第二分割部的配置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方向盘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分割部构成为能够分成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部能够使所述第一分割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在所述第一分割部分离后,所述第一分割部的一侧利用所述第一移动部从所述一侧转动到分离前的所述第二分割部的配置区域,并且所述第一分割部的另一侧从所述另一侧转动到分离前的所述第二分割部的配置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方向盘中,优选的是,在分离前的所述把持部中,在使所述车辆直线前进时,所述第一分割部位于所述第二分割部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方向盘中,优选的是,具备对所述第一移动部的驱动以及所述第二移动部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在进行所述车辆的自动驾驶控制时,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第一移动部及所述第二移动部进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方向盘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分割部向前方的移动是向前方的滑动或者以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轴线方向为中心的转动。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第二分割部向前方移动,并且使第一分割部移动到第二分割部的配置区域,从而能够空出第一分割部的配置区域。例如,若第一分割部是把持部的上部,则空出分离及移动后的把持部的上部,能够确保显示仪表板的视野。若显示仪表板的视野被确保,则可显示的信息量增加,因此无需将显示仪表板大型化。其结果是,能够提供可同时确保对显示信息量多的自动驾驶时的显示仪表板的视野和手动操作时驾驶员的直接视野的方向盘。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主视图。图2a是图1所示的方向盘的立体图,图2b是图1所示的方向盘的侧视图。图3a~图3b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二移动部驱动的状态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图3a是表示第二移动部驱动的状态下的方向盘的立体图。图3b是表示第二移动部驱动的状态下的方向盘的侧视图。图4a~图4b是表示图1所示的第一移动部驱动的状态下的方向盘的示意图。图4a是表示第一移动部驱动的状态下的方向盘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第一移动部驱动的状态下的方向盘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方向盘、2:把持部、3:第一移动部、31:左方第一移动部、32:右方第一移动部、33:转动轴部、4:第二移动部、5:第一分割部、51:左方第一分割部、52:右方第一分割部、6:第二分割部、7:控制装置、8:中心衬垫、91:左方辐条、92:右方辐条、10:引导部、101:基部、102:轨道部、103:滑动部、104:驱动轴部、105:连杆部、11:驾驶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及图2a~图2b对本专利技术的方向盘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向盘1的主视图。图2a是图1所示的方向盘1的立体图,图2b是图1所示的方向盘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表示从驾驶员角度观察的状态的方向盘1具备把持部2、第一移动部3、第二移动部4。把持部2构成为能够分成第一分割部5和第二分割部6。第一移动部3使第一分割部5能够移动,并且第二移动部4使第二分割部6能够移动。另外,方向盘1具备控制第一移动部3及第二移动部4的驱动的控制装置7。把持部2是通过驾驶员的把持转向而进行车辆的转向的部件。对于把持部2而言,在现有的车辆中、在所谓的汽车中,把持部2的旋转中心轴线方向被配置为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平行,并且在公共汽车及卡车等大型车辆、特殊车辆中,旋转中心轴线方向被配置为与车辆前后方向相比更接近上下方向。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图示的把持部2是搭载于所谓的汽车上的部件,所以在将本专利技术适用在大型车辆、特殊车辆等车辆的情况下,把持部2的上方及下方成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把持部的前方及后方,把持部2的前方及后方成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把持部的下方及上方。第一分割部5构成为能够分成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具体而言,第一分割部5具有在分离前的把持部2中在使车辆直线前进时配置于左侧的左方第一分割部51和配置于右侧的右方第一分割部52。分离前的左方第一分割部51和右方第一分割部52在把持部2的上方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的连接部位处以连接状态而固定。左方第一分割部51以及右方第一分割部52分别是呈大致圆弧状的筒体,是构成把持部2的上部的部件。在分离前的把持部2中,在使车辆直线前进时,第一分割部5配置于第二分割部6的上方。第二分割部6是构成把持部2的下部的筒状部件,并且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下端部的左右两端部向大致上方弯曲,该两端部以与左方第一分割部51和右方第一分割部52分别以连接状态而固定。第一移动部3具有左方第一移动部31、右方第一移动部32、转动轴部33。第一移动部3只要能够产生使第一分割部5能够移动的驱动力就不特别限制,例如能够使用适当的致动器。第一移动部3设置在配置于把持部2的大致中心部的中心衬垫8内。第一移动部3能够使第一分割部5中的一侧的左方第一分割部51和另一侧的右方第一分割部52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也就是说,左方第一移动部31使左方第一分割部51能够从左方向下方转动,并且右方第一移动部32使右方第一分割部52能够从右方向下方转动。应予说明,在中心衬垫8内设有安全气囊装置、警笛装置、向前方延伸的转向立柱等。左方第一分割部51经由从左方第一移动部31延伸的左方91辐条被支承,并且右方第一分割部52经由从右方第一移动部32延伸的右方辐条92被支承。由此,在第一移动部3中产生的驱动力通过左方辐条91及右方辐条92传递到左方第一分割部51及右方第一分割部52。转动轴部33是配置在中心衬垫8内且能够通过被传递第一移动部3的驱动力而转动的轴状部件。左方辐条91以及右方辐条92是将转动轴部33与左方第一分割部51及右方第一分割部52连接的部件。通过从转动轴部33传递驱动力,从而左方辐条91以及右方辐条92能够以转动轴部33的轴线方向作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本实施方法中,左方第一分割部51和右方第一分割部52的转动方向相对于方向盘1的宽度方向中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驾驶员的把持转向而进行车辆的转向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构成为至少能够分成第一分割部和第二分割部,所述方向盘具备:第一移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分割部能够移动;以及第二移动部,其使所述第二分割部能够向前方移动,在所述第一分割部和所述第二分割部分离后,所述第二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二移动部向前方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一移动部移动到分离前的所述第二分割部的配置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2 JP 2018-0437621.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驾驶员的把持转向而进行车辆的转向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构成为至少能够分成第一分割部和第二分割部,所述方向盘具备:第一移动部,其使所述第一分割部能够移动;以及第二移动部,其使所述第二分割部能够向前方移动,在所述第一分割部和所述第二分割部分离后,所述第二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二移动部向前方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分割部利用所述第一移动部移动到分离前的所述第二分割部的配置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割部构成为能够分成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所述第一移动部能够使所述第一分割部的一侧和另一侧向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在所述第一分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泽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