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面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83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中的锥面离合器,所述锥面离合器的锥面外齿轮设置于蜗杆轴的一端轴阶肩处,锥面内齿轮与之相适应配装;锥面离合器的分度圆锥角为60度~120度,齿数为8~24。由于锥面离合器的齿数控制在8~24之间,齿间分度角度相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在车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时,制动毂与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就不会被误调,出现间隙过小现象。采用该结构可大大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节约资金,提高车辆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中的锥面离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载重汽车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中的锥面离合器,由内齿轮、外齿轮配装组成。目前国外引进的自动调整机构中的锥面离合器,其锥面外齿轮设置于蜗杆轴的一端的轴阶肩处,与之相适应的锥面内齿轮连接在同一蜗杆轴上。由于锥面离合器的啮合为三角形键齿结构,啮合齿数大于80齿,齿间分度角小于4度,理论上可使自动调整机构的间隙调整精度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刹车制动时,制动毂、S型凸轮轴、制动片之间会产生剧烈弹性变形,产生虚拟间隙,并被锥面离合器采集,经过间隙自动调整机构,逐渐调小制动蹄片与制动毂之间的间隙,直致两者抱死,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车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时,由于刹车系统弹性变形造成制动蹄片与制动毂之间隙被越调越小,直致两者抱死的问题,提出一种锥面离合器。所述锥面离合器的锥面外齿轮设置于蜗杆轴的一端轴阶肩处,锥面内齿轮与之相适应配装;其特征在于锥面离合器的分度圆锥角为60度~120度,齿数为8~24。由于锥面离合器的齿数控制8~24之间,齿间分度角度相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在车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时,弹性变形量小于一个分度角,就不会被锥面离合器采集,制动毂与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就不会被误调,出现间隙过小现象。采用该结构可大大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节约资金,提高车辆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锥面离合器由设置于蜗轩轴的一端轴阶肩处的外齿轮1和套装于蜗杆轴上并与外齿轮1可啮合的内齿轮2配装组成。该锥面离合器,锥面齿采用键齿结构,键齿由齿顶、齿根、齿宽组成。键齿也可加工成梯型齿、渐形线型齿。在实际使用时最好是梯型齿,有着良好的加工性和强度。该锥面离合器的分度圆锥角为90度。为了提高啮合强度,可将分度圆锥角控制在60度~120度之间,锥面离合器的锥面齿为直键齿,沿圆锥均布,齿数可在8~24之间调节,本实施例的齿数为12齿。权利要求1.锥面离合器,其锥面外齿轮设置于蜗杆轴的一端轴阶肩处,锥面内齿轮与之相适应配装;其特征在于锥面离合器的分度圆锥角为60度~120度,齿数为8~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离合器的锥面齿采用键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面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离合器的分度圆锥角为90度,齿数为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面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齿结构是梯型齿或渐形线型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构中的锥面离合器,所述锥面离合器的锥面外齿轮设置于蜗杆轴的一端轴阶肩处,锥面内齿轮与之相适应配装;锥面离合器的分度圆锥角为60度~120度,齿数为8~24。由于锥面离合器的齿数控制在8~24之间,齿间分度角度相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在车辆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时,制动毂与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就不会被误调,出现间隙过小现象。采用该结构可大大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节约资金,提高车辆使用安全性。文档编号F16D65/52GK2783037SQ200520095998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程陈杨 申请人:十堰市奥斯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锥面离合器,其锥面外齿轮设置于蜗杆轴的一端轴阶肩处,锥面内齿轮与之相适应配装;其特征在于:锥面离合器的分度圆锥角为60度~120度,齿数为8~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陈杨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奥斯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