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78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09
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人造石板材填料均匀布施于模框中;步骤2:利用压机对模框上的人造石板材填料进行压制,并对模框抽真空,在模框中人造石板材初步成形;步骤3: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环境下养护;步骤4:用磨块对人造石板材表面进行粗磨,露出骨料;步骤5:将粗磨后的人造石板材浸泡到地面硬化剂中;步骤6:对步骤5处理后的人造石板材清洗并烘干;步骤7:对步骤6的人造石板材表面细磨后,再进行抛光处理。基于上述步骤,本申请能达到提高无机人造石板材表面硬度、光泽度和防水性。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organic Artificial Stone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人造石板材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
技术介绍
无机人造石板材采用硅酸盐水泥作为粘结材料,水泥的水化反应持续时间长,需要养护28天,该养护时间长。且无机人造石板材中水泥与水的水化过程中产生气孔,打磨后则会使气孔外漏,容易导致板材的表面硬度低、防水性差和光泽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该工艺通过养护后对人造石板材的骨料添加地面硬化剂,以提高无机人造石板材的性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人造石板材填料均匀布施于模框中;步骤2:利用压机对模框上的人造石板材填料进行压制,并对模框抽真空,在模框中人造石板材初步成形;步骤3: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环境下养护;步骤4:用磨块对人造石板材表面进行粗磨,露出骨料;步骤5:将粗磨后的人造石板材浸泡到地面硬化剂中;步骤6:对步骤5处理后的人造石板材清洗并烘干;步骤7:对步骤6的人造石板材表面细磨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5中,该地面硬化剂的按如下配比进行配制:3-13%的二氧化硅、0.5-2%氧化钠、0.5-2%氧化锂、0.5-1.1%氟硅基聚硅氧烷和余量的水。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3中,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及潮湿环境下养护;该温度为25-30℃,湿度为90-93%。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7中,人造石板材表面先喷洒微晶硅,然后用羊毛轮抛光。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7中,利用树脂磨块进行细磨,其目数分别为800目、(1500-1600)目和3000目。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4中,粗磨的磨块为金刚轮和树脂磨块。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4中,树脂磨块的目数分别为120和220目。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6中,利用清水清洗并在通过热风烘干;热风的温度为35-75℃。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5中,地面硬化剂的浸泡时间为2-4小时。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1中,人造石板材填料包括:石英、碎石、回收玻璃、水泥、水性助剂和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无机人造石板材的抛磨的工艺上进行调整,粗磨后进行表面硬化处理,让人造石板材中的水泥和地面硬化剂继续反应,生成枝蔓状结晶物,堵塞人造石板材的孔洞,达到提高莫氏硬度、光泽度和防水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人造石板材填料均匀布施于模框中;步骤2:利用压机对模框上的人造石板材填料进行压制,并对模框抽真空,在模框中人造石板材初步成形;通过压机将人造石板材填料压紧,使内部更紧密;将模框进行抽真空,使未固化的人造石板材填料内部气体抽走,使人造石板材填料内部更紧密,空隙更小。步骤3: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环境下养护;养护的过程中,人造石板材的强度会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其会进一步影响接下来的步骤4和步骤5的过程;具体为,若养护环境的湿度过低,且温度过高时,人造石板材内的水分一下子就脱离,内部缺少粘力,人造石板材内经养护后会收缩,导致内应力过大,容易出现裂痕;而若湿度过高,且温度过低,人造石板材内的水分不能有效排出,会使其难干,容易出现外面干了而内部还不干,强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养护过程中的环境非常重要,其对养护过程差的话,会影响到步骤4的骨料;以及对步骤5的地面硬化剂浸泡有影响,如因环境影响,人造石板材的水分流失快,固化后内部结构非常紧密,空隙非常少,使人造石板材内部各部不能很好地浸泡于地面硬化剂,地面硬化剂作用不大。步骤4:用磨块对人造石板材表面进行粗磨,露出骨料;用磨块打磨掉人造石板材表面的保护层,露出骨料,亦可在此处定制厚度;露出骨料后,能有效为步骤5的地面硬化剂进入人造石板材的内部。步骤5:将粗磨后的人造石板材浸泡到地面硬化剂中;地面硬化剂为微量助剂,其用于与硅酸盐形成结晶反应,硅酸盐结晶体堵塞毛细孔,致密度和莫氏硬度提升;此处是以硅酸盐结晶体填充于毛细孔,使人造石板材内部由原来没有强度的空隙转化成带有晶体支撑强度的结构。步骤6:对步骤5处理后的人造石板材清洗并烘干;此步骤是为了清除多余的杂质,为步骤7作准备;是清洗表面的地面硬化剂,仅冲洗即可,无需浸泡,防止水体冲走内部的地面硬化剂,当经烘干后,人造石板材内部及外部的结构基本定型了。步骤7:对步骤6的人造石板材表面细磨后,再进行抛光处理。细磨后的人造石板材表面产生微型凸起,有助抛光处理,使抛光的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在无机人造石板材的抛磨的工艺上进行调整,粗磨后进行表面硬化处理,让人造石板材中的水泥和地面硬化剂继续反应,生成枝蔓状结晶物,堵塞人造石板材的孔洞,然后再进行细磨抛光处理,达到提高表面硬度、光泽度和防水性。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5中,该地面硬化剂的按如下配比进行配制:3-13%的二氧化硅、0.5-2%氧化钠、0.5-2%氧化锂、0.5-1.1%氟硅基聚硅氧烷和余量的水。本地面硬化剂的配方中,氧化钠、氧化锂和氟硅基聚硅氧烷溶于水后,经配合作用后能非常好地融入本申请中露出骨料的部分,尤其经步骤3后;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90-93%时的效果更佳。其能提高人造石的莫氏硬度及防水防油污性。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3中,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及潮湿环境下养护;该温度为25-30℃,湿度为90-93%。在该环境下的步骤3,能提高步骤5地面硬化剂与人造石板材填料内的反应速度提高,只需2-4小时即可达到地面硬化剂与人造石板材填料结合完成;并有辅助地面硬化剂促进提高本申请的莫氏硬度及防水防油污性的效果。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7中,人造石板材表面先喷洒微晶硅,然后用羊毛轮抛光。微晶硅的加入能使本申请在羊毛轮抛光时,其效果更佳,即光泽度更高,外观更吸引;同时,亦可加入适当的表面粘结剂,使微晶硅的表面粘附能力更高,光泽度保持更持久。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7中,利用树脂磨块进行细磨,其目数分别为800目、(1500-1600)目和3000目。此处,800目、(1500-1600)目和3000目的选择中,其相互成2倍关系的目数,亦是为了能提高均匀的表面,以使后续的微晶硅,使微晶硅经羊毛轮处理后,位置固定更紧密,使整体的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光泽更持久;亦可加入表面粘结剂,按此目数分布来处理,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光泽的持久度进一步提高。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4中,粗磨的磨块为金刚轮和树脂磨块。金刚轮提供粗磨的效果,树脂磨块在粗磨表面进行细磨,其能使骨料露出地更均匀,提高地面硬化剂注入速度,进而提高反应速率,缩短结合时间。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4中,树脂磨块的目数分别为120和220目。此处的打磨中,磨度很粗,留下的摩擦表面粗糙度高,能有效为后续的地面硬化剂经骨料注入人造石板材的内部;其中,使用了金刚轮作为粗磨、120目的粗细磨,220目作为细磨,整体成“大-中-小”的结合,同时一起打磨后,打磨得更均匀,骨料露出地更均匀。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步骤6中,利用清水清洗并在通过热风烘干;热风的温度为35-75℃。本申请仅使用热风烘干即可,温度不能太高,太高会蒸发所有无机人造石板材内的水分,本申请的人造石板材还是稍微需要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人造石板材填料均匀布施于模框中;步骤2:利用压机对模框上的人造石板材填料进行压制,并对模框抽真空,在模框中人造石板材初步成形;步骤3: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环境下养护;步骤4:用磨块对人造石板材表面进行粗磨,露出骨料;步骤5:将粗磨后的人造石板材浸泡到地面硬化剂中;步骤6:对步骤5处理后的人造石板材清洗并烘干;步骤7:对步骤6的人造石板材表面细磨后,再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人造石板材填料均匀布施于模框中;步骤2:利用压机对模框上的人造石板材填料进行压制,并对模框抽真空,在模框中人造石板材初步成形;步骤3: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环境下养护;步骤4:用磨块对人造石板材表面进行粗磨,露出骨料;步骤5:将粗磨后的人造石板材浸泡到地面硬化剂中;步骤6:对步骤5处理后的人造石板材清洗并烘干;步骤7:对步骤6的人造石板材表面细磨后,再进行抛光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该地面硬化剂的按如下配比进行配制:3-13%的二氧化硅、0.5-2%氧化钠、0.5-2%氧化锂、0.5-1.1%氟硅基聚硅氧烷和余量的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带有人造石板材的模框置于室温及潮湿环境下养护;该温度为25-30℃,湿度为90-9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无机人造石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虎高红刚李灶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涂无忧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