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云龙专利>正文

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63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上端设有固定壳,固定壳的前端设有型芯,固定壳和型芯之间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的端部,固定壳和型芯内设有冷却循环机构,冷却循环机构包括冷却循环组件、连接部和控制组件,连接部和控制组件均设置在冷却循环组件的中部,连接部位于固定壳和型芯之间,控制组件位于固定壳内,型芯内设有隔热降温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热降温组件的设置能够将进入的低温冷却液和排出的高温冷却液分隔,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热交换降低了冷却效果,同时,固定机构的结构设置能够进行调节,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A Core-pulling Cooling Device for Die Cast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产品与开模方向不一致的分型,除极少数情况可以进行强制脱模外,一般都需要进行侧向分型与抽芯,才能取出制件,抽芯装置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冷却,以保证抽芯过程中不易粘上合金并且保证产品表面的粗糙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压铸冷却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其冷却效果不佳,使用不方便。中国专利号为CN105665679B公布了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压铸冷却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对抽芯位置的冷却效果不佳,型芯抽芯操作不便的不足。该专利技术包括活塞缸、型芯、冷却管,型芯内设有沿轴线设置的冷却腔,活塞缸伸缩杆和型芯之间连接有快卸过渡块,冷却管活动连接在活塞缸上,冷却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之间设有回液间隙,内管伸出外管前端,内管伸出外管前端的部分均设置在冷却腔内,内管前端靠近冷却腔底端设置,外管前端设有连接部,型芯与快卸过渡块连接的开口端与连接部紧密连接,冷却管后端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和内管连通的进液接头以及和出液间隙连通的回液接头。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第一,内管是位于外管内侧的,冷却液通过内管进入型芯的前端,再通过外管排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冷却液进入型芯的前端并吸收热量后通过外管向外排出的过程中,会与从内管进入的冷却液之间发生热交换,导致新进入的冷却液温度升高,降低了冷却效果,第二,该专利中活塞缸和型芯之间通过快卸过渡块固定连接,其中限位凸环和连接凸环之间的位置无法调节,快卸过渡块与限位凸环和连接凸环之间卡固位置也无法进行调节,在长时间实用后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进而导致冷却液外露,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上端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前端设有型芯,所述固定壳和型芯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的端部,所述固定壳和型芯内设有冷却循环机构,所述冷却循环机构包括冷却循环组件、连接部和控制组件,所述连接部和控制组件均设置在冷却循环组件的中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固定壳和型芯之间,所述控制组件位于固定壳内,所述型芯内设有隔热降温组件。进一步,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分别设置在固定壳和型芯内,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安装槽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进入通道,所述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进入通道,所述第一进入通道和第二进入通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排出通道和第二排出通道,所述第一排出通道和第二排出通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壳上设有与第一进入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头和与第一排出通道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排出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进入通道的一端相连通。进一步,所述隔热降温组件包括隔热层、隔热腔和降温管道,所述隔热腔和隔热层均设置在第二进入通道和第二排出通道之间且隔热层套环绕在隔热腔的外部,所述降温管道设置在隔热腔内且降温管道的两端均贯穿固定壳的端部并延伸至固定壳的外部。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插头和环形凸块,所述连接插头安装在型芯的端部,所述连接插头的中部呈中空结构并且与第二排出通道连通,所述连接插头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固定壳的端部设有与连接插头相配合的连接槽且连接槽与第一排出通道相连通,所述环形凸块安装在固定壳的端部,且环形凸块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型芯的端部设有与环形凸块相配合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凸块的中部设有用于连通第一进入通道和第二进入通道的环形通孔,所述固定壳上设有两个插接槽,两个插接槽分别与降温管道的两端插接配合,每个所述插接槽的底部均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固定壳内设有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插接槽内的第三密封圈连接,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壳的外部。进一步,所述连接插头和连接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环形卡槽的两侧侧壁和环形凸块的两侧之间均设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环套设在固定壳的外部,所述第二固定环套设在型芯的外部,所述固定套套设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外部,所述固定套的一端设有限位凸沿,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螺丝。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插接在固定套的一端,且调节块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凸沿卡合的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与调节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块的中部设有调节螺纹,所述调节螺纹与限位凸沿的内侧壁螺纹配合。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环绕在第一排出通道外,所述控制腔内设有控制活塞和控制弹簧,所述控制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活塞和固定壳连接,所述控制腔的端部和控制腔的中部均与第一进入通道连通。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轨道、移动块和移动液压杆,所述移动块安装在移动轨道上且两者之间互动配合,所述移动液压杆安装在移动轨道的端部且移动液压杆的输出端与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与移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专利技术在第二进入通道和第二排出通道之间设置了隔热层和降温管道,隔热层的设置是将向外排出的高温冷却液与进入的低温冷却液分隔开来,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热交换导致低温冷却液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冷却效果,同时,通过降温管道通入低温降温水,一方面,能够保证低温冷却液以低温状态向型芯的前端流入,另一方面,能够对排出的高温冷却液进行降温,便于其进行循环工作。其二,将型芯的一端与固定壳的一端对接,将固定套从型芯的一端套入,并使得限位凸沿与第二固定套卡合,再通过旋转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一端与第一固定环卡合,从而使得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位于固定套内,通过转动调节块,通过调节孔螺纹与限位凸沿的螺纹配合,使得调节块能够沿着固定套的轴线移动,进而推动卡合块挤压第二固定环,同时,第一固定环在所有固定螺丝的作用下无法移动,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距离改变,进而调整固定壳和型芯之间的牢固程度,及时在长时间使用后设备产生了磨损导致固定壳和型芯之间的连接不牢固,也能够继续转动调节块,进而将两者上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压紧,使得固定壳和型芯进一步牢固的连接,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其固定方式简单,不影响设备的使用。其三,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控制组件,当冷却液通过第一进入通道向型芯内部流通时,会在第一进入通道的中部进入控制腔内,并将控制活塞向控制腔的一端挤压,当控制活塞完全移动至控制腔的端部后,控制弹簧压缩,第一进入通道与控制腔中部连通处打开,进而,冷却液进入第一进入通道的后半部继续进入,当第一进入通道停止进液后,控制活塞在控制弹簧的作用下将第一进入通道与控制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的上端设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的前端设有型芯(3),所述固定壳(2)和型芯(3)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组件(41)和调节组件(42),所述调节组件(42)安装在固定组件(41)的端部,所述固定壳(2)和型芯(3)内设有冷却循环机构(5),所述冷却循环机构(5)包括冷却循环组件(51)、连接部(52)和控制组件(53),所述连接部(52)和控制组件(53)均设置在冷却循环组件(51)的中部,所述连接部(52)位于固定壳(2)和型芯(3)之间,所述控制组件(53)位于固定壳(2)内,所述型芯(3)内设有隔热降温组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包括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的上端设有固定壳(2),所述固定壳(2)的前端设有型芯(3),所述固定壳(2)和型芯(3)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组件(41)和调节组件(42),所述调节组件(42)安装在固定组件(41)的端部,所述固定壳(2)和型芯(3)内设有冷却循环机构(5),所述冷却循环机构(5)包括冷却循环组件(51)、连接部(52)和控制组件(53),所述连接部(52)和控制组件(53)均设置在冷却循环组件(51)的中部,所述连接部(52)位于固定壳(2)和型芯(3)之间,所述控制组件(53)位于固定壳(2)内,所述型芯(3)内设有隔热降温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组件(51)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块(511)和第二安装块(512),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分别设置在固定壳(2)和型芯(3)内,所述第一安装块(511)和第二安装块(512)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块(511)和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二安装块(512)和第二安装槽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块,所述第一安装块(511)和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进入通道(514),所述第二安装块(512)和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进入通道(515),所述第一进入通道(514)和第二进入通道(515)之间通过连接部(52)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块(511)和第二安装块(512)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排出通道(516)和第二排出通道(517),所述第一排出通道(516)和第二排出通道(517)之间通过连接部(52)连接,所述固定壳(2)上设有与第一进入通道(514)相连通的第一连接头(518)和与第一排出通道(516)相连通的第二连接头(519),所述第二排出通道(517)的一端与第二进入通道(515)的一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降温组件(6)包括隔热层(61)、隔热腔(62)和降温管道(63),所述隔热腔(62)和隔热层(61)均设置在第二进入通道(515)和第二排出通道(517)之间且隔热层(61)套环绕在隔热腔(62)的外部,所述降温管道(63)设置在隔热腔(62)内且降温管道(63)的两端均贯穿固定壳(2)的端部并延伸至固定壳(2)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抽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2)包括连接插头(521)和环形凸块(522),所述连接插头(521)安装在型芯(3)的端部,所述连接插头(521)的中部呈中空结构并且与第二排出通道(517)连通,所述连接插头(521)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所述固定壳(2)的端部设有与连接插头(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云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