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557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上管板和三块隔板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四个区;第一区内设有螺旋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区分为第二区的腔室和第三通道;第三区内间隔设有多根气管;所述第四区分为第四区的腔室和混气室;所述第二通孔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区的腔室;用于输送界外原料混合气的混合气输入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混气室;第二反应气输送管道连接在壳体的底部并连通所述第四区的腔室。

A High Efficiency Gas-cooled Reactor for Methanol Synth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到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
技术介绍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产品和有机化工原料,甲醇合成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可逆的放热反应过程。对于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来说,反应温度需要维持在220℃~280℃之间,如果温度过低则催化剂没有活性无法反应,温度过高则影响催化剂的寿命和产品品质。因此,合成气在进入甲醇合成反应器之前需要预热到催化剂的起活反应温度,经过甲醇合成反应后的反应气需要及时移出反应热,为再次进入甲醇合成反应器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公告号为CN206986062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甲醇合成的装置》,该甲醇合成装置的第一气气换热器、第二气气换热器和第二反应器均独立设置,设备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反应器和换热器需要布置在不同的结构基础或框架上,增加了该单元的占地和土建结构投资;同时用于连接设备的管道均是高温高压管道,在将设备实现连接的同时管道需要具有适当的柔性,以满足热膨胀的要求,否则管道运行时热胀冷缩产生的推力会损坏设备管口,为了满足管道的刚度和柔性双重要求,实际需要的管道长度远远超过两台设备管口之间的直线距离,管道长度的增加,导致工程投资和热量损失双双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在实现甲醇合成前的原料混合气的升温及反应后的反应气降温要求下,有效降低装置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大幅减少管道长度和热量损耗,从而满足甲醇合成装置的大型化和节能化发展要求。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还设有上管板;第一隔板和上管板之间的空腔内间隔设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同步卷绕,两者之间的空腔形成螺旋布置的第二通道,第一区内的其它空间形成螺旋布置的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下端缘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上端缘固定在上管板上;所述上管板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内端缘通过第一中心隔板密封连接;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外端缘分别密封连接各自对应的壳体侧壁;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连接第一反应气输送管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通过混合气输出管道连接界外;所述第二区内设有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第二区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二区的腔室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二区的腔室;所述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与所对应的壳体部分围合而成所述的第三区,第三区内间隔设有多根气管;所述第二隔板内设有第一空腔,各所述气管的出口均连通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隔板上还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二区的腔室和所述第三区且独立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隔板内设有第二空腔,各所述气管的入口均连通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三隔板上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入口连通第三区;所述第四区内设有第二分隔板将所述第四区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四区的腔室和混气室;所述混气室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通孔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区的腔室;用于输送界外原料混合气的混合气输入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混气室;第二反应气输送管道连接在壳体的底部并连通所述第四区的腔室。所述混合气输出管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部分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气孔,以平衡混合气输送管道的内外压差。为方便催化剂和瓷球的卸料,还可以在所述第三隔板的下方还设有用于盛放瓷球的网兜,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两端口分别连通所述网兜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空间和界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在同一个壳体中分隔出多个区域从而将合成反应和换热集成在一台设备中,避免了反应器外长管道连接,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将第三通道集成在反应器内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长管道连接所导致的热损失大的问题,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同时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涉及为螺旋布置的结构,混合气换热更充分;并且该反应器的结构设计,能够使设备的热胀冷缩与设备内、外所连接管道的热胀冷缩实现同步,容易满足管道在刚度和柔性两方面的苛刻要求,管道运行时热胀冷缩产生的推力对设备管口的损坏风险降到了最低,利于装置大型化,也有利于大型甲醇合成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取消合成反应区中央的中心筒,取而代之是换热管和催化剂,有效增加了催化反应空间,可进一步缩小反应器直径,利于装置大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该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包括:壳体5,封闭结构,其内腔通过多根管道连接界外。本实施例中的壳体5为立式结构。壳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区51、第二区52、第三区53和第四区54;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一隔板1的上方还设有上管板66。所述第一区51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通道51a和第二通道51b。第一通道51a由两块间隔设置的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同步卷绕而成,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下端缘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1上,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上端缘固定在上管板66上;所述上管板66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第一板61的外端通过第一连接板63密封连接壳体的内侧壁;第二板62的外端缘通过第二连接板64密封连接壳体的内侧壁;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内端缘通过第一中心隔板65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板61和所述第二板62之间的空腔形成螺旋布置的所述的第二通道51b,所述第一区51内的其它空间形成螺旋布置的所述的第一通道51a。为便于区别,在图2中第二通道51b中填充了阴影图案。第一通道51a的入口通过第一反应气输送管道25连接界外,第一通道51a的出口与第二区的腔室52a连通。第二通道51b的出口穿过上封头12与第二混合气输送管道26连接。所述第二混合气输送管道26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部分在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气孔14,用于平衡上封头内的压差。第二区52,为空腔,其内设有第一分隔板56,第一分隔板56的上、下端缘分别连接第一隔板1、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分隔板56、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和对应的壳体部分围合形成第二区的腔室52a;第一分隔板56与所对应的另部分壳体之间的间隙形成独立于第二区的腔室52a的第三通道52b。第二区的腔室52a为进入其内的第一反应气的缓冲区。第三通道52b用于输送预热过的混合气,第三通道52b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第二隔板2上的出气口23和第二通道51b的入口。第三区53,为反应区,由第二隔板2、第三隔板3和对应的壳体部分围合而成;其内设有多根气管6,各气管在第三区53内并列布置;各气管6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均为空心板。其中所述第二隔板2内具有第一空腔21,各所述气管6的出口均连通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区(51)、第二区(52)、第三区(53)和第四区(54);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一隔板(1)的上方还设有上管板(66);第一隔板(1)和上管板(66)之间的空腔内间隔设有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同步卷绕,两者之间的空腔形成螺旋布置的第二通道(51b),第一区(51)内的其它空间形成螺旋布置的所述的第一通道(51a);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下端缘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1)上,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上端缘固定在上管板(66)上;所述上管板(66)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内端缘通过第一中心隔板(65)密封连接;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外端缘分别密封连接各自对应的壳体侧壁;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连接第一反应气输送管道(25);所述第二通道(51b)的出口通过混合气输出管道(26)连接界外;所述第二区内设有第一分隔板(56)将所述第二区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二区的腔室(52a)和第三通道(52b);所述第三通道(52b)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通道(51b)的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二区的腔室(52a);所述第二隔板(2)、第三隔板(3)与所对应的壳体部分围合而成所述的第三区(53),第三区内间隔设有多根气管(6);所述第二隔板(2)内设有第一空腔(21),各所述气管(6)的出口均连通所述第一空腔(21);所述第二隔板(2)上还间隔设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二区的腔室(52a)和所述第三区(53)且独立于所述第一空腔(21)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三隔板(3)内设有第二空腔(31),各所述气管(6)的入口均连通所述第二空腔(31);所述第三隔板(3)上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32)的入口连通第三区(53);所述第四区(54)内设有第二分隔板(57)将所述第四区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四区的腔室(54a)和混气室(54b);所述混气室(54b)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31);所述第二通孔(32)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区的腔室(54a);用于输送界外原料混合气的混合气输入管道(27)的出口连通所述混气室(54b);第二反应气输送管道(29)连接在壳体的底部并连通所述第四区的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甲醇合成气冷反应器,包括封闭的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隔板(1)、第二隔板(2)和第三隔板(3)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区(51)、第二区(52)、第三区(53)和第四区(54);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第一隔板(1)的上方还设有上管板(66);第一隔板(1)和上管板(66)之间的空腔内间隔设有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同步卷绕,两者之间的空腔形成螺旋布置的第二通道(51b),第一区(51)内的其它空间形成螺旋布置的所述的第一通道(51a);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下端缘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1)上,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上端缘固定在上管板(66)上;所述上管板(66)的周缘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内端缘通过第一中心隔板(65)密封连接;第一板(61)和第二板(62)的外端缘分别密封连接各自对应的壳体侧壁;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连接第一反应气输送管道(25);所述第二通道(51b)的出口通过混合气输出管道(26)连接界外;所述第二区内设有第一分隔板(56)将所述第二区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二区的腔室(52a)和第三通道(52b);所述第三通道(52b)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通道(51b)的入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二区的腔室(52a);所述第二隔板(2)、第三隔板(3)与所对应的壳体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洁许仁春郭文元相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