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49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除尘箱、集灰箱和引风机,所述壳体为矩形空腔体,且壳体通过第一隔离板将壳体内腔分为除尘箱与集灰箱,所述除尘箱由电除尘板与第一除尘布袋构成,所述电除尘板设置于除尘箱内腔中,且电除尘板侧壁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通过连接件与上方气压泵相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布袋设置于电除尘板左侧,所述电除尘板右侧设置了引风机,且引风机通过管道与除尘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除尘与布袋除尘结合方式,解决了现有烧结机除尘设备颗粒排放难以达到环保要求的问题。

Belt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Sintering Machine Emission Reduction 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精品钢材制备
,具体涉及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除尘设备,是指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其中最常用的为布袋除尘设备及电除尘设备,而烧结机尾除尘采用三电场电除尘设备,在除尘过程中,由于阴极板上灰尘吸附过多,导致电场面积下降,由于烧结机产生的粉尘较多,电除尘设备上的阴极板灰尘无法得到及时清除,导致使用效率降低,导致难以达到环保在线检测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解决现有烧结机除尘设备颗粒排放难以达到环保要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除尘箱、集灰箱和引风机,所述壳体为矩形空腔体,且壳体通过第一隔离板将壳体内腔分为除尘箱与集灰箱,所述除尘箱由电除尘板与第一除尘布袋构成,所述电除尘板设置于除尘箱内腔中,且电除尘板侧壁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通过连接件与上方气压泵相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布袋设置于电除尘板左侧,所述电除尘板右侧设置了引风机,且引风机通过管道与除尘箱相连通。进一步,所述电除尘板与第一除尘布袋之间设置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除尘箱、集灰箱和引风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矩形空腔体,且壳体(1)通过第一隔离板(2)将壳体(1)内腔分为除尘箱与集灰箱,所述除尘箱由电除尘板(7)与第一除尘布袋(9)构成,所述电除尘板(7)设置于除尘箱内腔中,且电除尘板(7)侧壁上设置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通过通过连接件与上方气压泵(5)相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布袋(9)设置于电除尘板(7)左侧,所述电除尘板(7)右侧设置了引风机(3),且引风机(3)通过管道(4)与除尘箱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除尘箱、集灰箱和引风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矩形空腔体,且壳体(1)通过第一隔离板(2)将壳体(1)内腔分为除尘箱与集灰箱,所述除尘箱由电除尘板(7)与第一除尘布袋(9)构成,所述电除尘板(7)设置于除尘箱内腔中,且电除尘板(7)侧壁上设置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通过通过连接件与上方气压泵(5)相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布袋(9)设置于电除尘板(7)左侧,所述电除尘板(7)右侧设置了引风机(3),且引风机(3)通过管道(4)与除尘箱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减排循环用电带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除尘板(7)与第一除尘布袋(9)之间设置了第二隔离板(8),且第二隔离板(8)上设置通口,所述第一除尘布袋(9)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新赵西忠梁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