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力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88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2:05
提供能够对根据操作指令而被控制的缸装置的活塞杆平稳地进行控制的流体压力回路。流体压力回路(52)具有:箱体(8),其储存流体;流体压力致动器(2),其对箱体(8)内的流体进行加压;缸装置(5),其借助来自流体压力致动器(2)的加压流体而进行伸缩;流量控制阀(4),其配置于流体压力致动器(2)与缸装置(5)之间,切换加压流体的流路,并且将来自缸装置(5)的返回流体经由第1节流口(As)排出;再生可变切换阀(9),其在非再生时将来自缸装置(5)的返回流体向流量控制阀(4)排出,并且在再生时使返回流体的一部分分支而经由第2节流口(Ab)排出;再生马达(10),其被通过再生可变切换阀(9)分支的流体再生驱动;以及第3节流口(Ax),其在再生时与第1节流口(As)串联连接,限制返回流体的流量。

Fluid pressure lo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压力回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操作指令而对缸装置的活塞杆行程进行控制的流体压力回路。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作业机械、施工机械、货物运输车辆、汽车等中使用有根据操作指令而对缸装置的活塞杆行程进行控制的流体压力回路。即使在流体压力回路中,也要求节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借助液压马达使从缸装置排出的流体再生,从而高效地利用能量。作为这样的流体压力回路,例如,参照图10,公知有如下的流体回路:当遥控阀112的操作杆112a被向伸出方向A操作时,流量控制阀104被切换到伸出位置,来自液压泵102的压力油被导入到缸装置105的缸底室105-1中,使活塞杆105a向外部伸出,另一方面,当操作杆112a被向收缩方向B操作时,流量控制阀104被切换到收缩位置,来自液压泵102的压力油被导入到活塞杆室105-2中,使活塞杆105a退缩到缸装置105的内部。而且,在连接缸底室105-1和流量控制阀104的油路124上分支连接有分支油路130,通过对再生可变切换阀109进行打开操作,由此,通过分支油路130将从缸底室105-1排出的回油的一部分提供给液压马达110,对与液压马达110连接的发电机111进行驱动而将回油的一部分的能量以电能的形式回收(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9180号公报(第6页,第1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这里,当在再生时达到蓄电器的容许蓄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器14使再生可变切换阀109关闭,回油朝向液压马达110的供给被切断,发电机111不再发电。通过该再生可变切换阀109的关闭,使得在再生时回油的一部分通过再生可变切换阀109的可变节流口Ab被排出到箱体108中,并且剩余的回油通过流量控制阀4的可变节流口As被排出到箱体8中,在停止再生动作的非再生时,仅经由流量控制阀104的节流口As排出到箱体108中。即,当从再生切换到非再生时,回油仅通过流量控制阀4的C-T开口特性被控制,因此如图11所示,缸装置105的活塞杆收缩速度V急剧变化,不仅作业机械等的操作性不稳定,也对缸装置105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有可能给作业机械等的操作性带来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根据操作指令而被控制的缸装置的活塞杆平稳地进行控制的流体压力回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回路根据操作指令而对缸装置的活塞杆行程进行控制,该流体压力回路具有:箱体,其储存流体;流体压力致动器,其对所述箱体内的流体进行加压;缸装置,其借助来自所述流体压力致动器的加压流体而进行伸缩;流量控制阀,其配置于所述流体压力致动器与所述缸装置之间,切换加压流体的流路,并且将来自所述缸装置的返回流体经由第1节流口排出;再生可变切换阀,其在非再生时将来自所述缸装置的返回流体向所述流量控制阀排出,并且在再生时使所述返回流体的一部分分支而经由第2节流口排出;再生马达,利用被所述再生可变切换阀分支后的流体对该再生马达进行再生驱动;以及第3节流口,其在所述再生时与所述第1节流口串联连接,限制返回流体的流量。由此,从使返回流体分支而提供给再生马达的状态起,在将再生可变切换阀从再生时的位置切换到非再生时的位置时,在切换的前后,从第2节流口与第3节流口并联配置且第3节流口与第1节流口串联配置的再生时的开口特性、即返回流体的流量被限制的再生时的开口特性,切换为返回流体的流量被第1节流口限制的非再生时的开口特性,能够减小再生时的开口特性与非再生时的开口特性之差,因此能够平稳地控制缸装置的活塞杆。并且,As>Ax>Ab,其中,Ax、Ab以及As分别是所述第1节流口、所述第2节流口以及所述第3节流口的针对所述操作指令的操作量的开口特性。由此,能够有意地减小再生时的开口特性与非再生时的开口特性之差。并且,其中,Ax、Ab以及As分别是所述第1节流口、所述第2节流口以及所述第3节流口的针对所述操作指令的操作量的开口特性,Ac是Ax和As的合成节流口。由此,能够使再生时的开口特性与非再生时的开口特性大致相等。并且,所述第3节流口配置于与所述流量控制阀不同的位置。由此,能够不依赖于流量控制阀的构造来设定第3节流口,其中,所述流量控制阀对加压流体朝向缸装置的供给量和来自缸装置的返回流体的排出量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应用于各种流量控制阀,。并且,所述第3节流口配置于所述再生可变切换阀。由此,伴随着再生可变切换阀的切换,使返回流体与第3节流口连通/切断,因此能够根据再生可变切换阀的切换动作而使第3节流口可靠地发挥功能。并且,在驱动再生马达时,所述流量控制阀和所述再生可变切换阀同时切换。由此,很少在基于再生马达的再生过程中使再生结束,因此,下述情况很少:在再生过程中,再生可变切换阀被切换,从而,能够平稳地控制缸装置的活塞杆速度。并且,所述流量控制阀是三位六通类型的滑阀型的切换阀。由此,不依赖于滑阀型的阀构造,只要设定第3节流口即可,因此通用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组装有实施例1的液压回路的轮式装载机的图。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液压回路的图。图3是示出操作杆行程与先导二次压力的关系的曲线图。图4是示出阀芯行程与开口面积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是示出驱动机构的转速与输出电力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是示出来自控制器的输入电流与开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是示出操作杆行程与开口面积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的(a)示出了再生时的所述关系,图7的(b)示出了再生时的所述关系。图8是示出实施例2的液压回路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例3的液压回路的图。图10是示出现有的液压回路的图。图11是示出现有的液压回路中的操作杆行程与活塞杆的收缩速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压力回路的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7对实施例1的流体压力回路进行说明。实施例1的液压回路(流体压力回路)是在作业机械、施工机械、货物运输车辆、汽车等中根据操作指令而对缸装置的行程进行控制的液压回路,例如组装于图1所示的轮式装载机40的动力传动系统中。轮式装载机40主要由车身41、行驶用的车轮42、作业用臂43、液压缸44以及供碎石等放入的铲斗45构成。在车身41中设置有发动机等动力机50、行驶用的流体回路51、液压缸44以及对液压缸5(缸装置)等进行驱动的作业用的液压回路52。如图2所示,液压回路52由被发动机或电动马达这样的驱动机构1驱动的主液压泵2(流体压力致动器)、先导液压泵3、流量控制阀4、液压缸5、溢流阀6、溢流阀7、箱体8、再生可变切换阀9、再生马达10、发电机11、遥控阀12、压力传感器13、控制器14、以及油路15~31构成。主液压泵2与内燃机等驱动机构1连结,借助来自驱动机构1的动力进行旋转,从而通过油路15向下游侧提供压力油。从主液压泵2排出的压力油通过油路15流入到流量控制阀4中。流量控制阀4是三位六通类型的开中心型切换阀,在阀芯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从主液压泵2排出的压力油全部通过油路16流到箱体8中。并且,在具有主液压泵2的主回路中,为了防止下述情况而设置有溢流阀6,使得高压油通过油路17和18排出到箱体8中:在液压缸5的活塞杆5a到达伸出终端或收缩终端时或对液压缸5施加急剧的负载时,回路内的油成为闭塞状态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压力回路,其根据操作指令对缸装置的活塞杆行程进行控制,其中,该流体压力回路具有:箱体,其储存流体;流体压力致动器,其对所述箱体内的流体进行加压;缸装置,其借助来自所述流体压力致动器的加压流体而进行伸缩;流量控制阀,其配置于所述流体压力致动器与所述缸装置之间,切换加压流体的流路,并且将来自所述缸装置的返回流体经由第1节流口排出;再生可变切换阀,其在非再生时将来自所述缸装置的返回流体向所述流量控制阀排出,并且在再生时使所述返回流体的一部分分支而经由第2节流口排出;再生马达,利用被所述再生可变切换阀分支后的流体对该再生马达进行再生驱动;以及第3节流口,其在所述再生时与所述第1节流口串联连接,限制返回流体的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0 JP 2017-0230121.一种流体压力回路,其根据操作指令对缸装置的活塞杆行程进行控制,其中,该流体压力回路具有:箱体,其储存流体;流体压力致动器,其对所述箱体内的流体进行加压;缸装置,其借助来自所述流体压力致动器的加压流体而进行伸缩;流量控制阀,其配置于所述流体压力致动器与所述缸装置之间,切换加压流体的流路,并且将来自所述缸装置的返回流体经由第1节流口排出;再生可变切换阀,其在非再生时将来自所述缸装置的返回流体向所述流量控制阀排出,并且在再生时使所述返回流体的一部分分支而经由第2节流口排出;再生马达,利用被所述再生可变切换阀分支后的流体对该再生马达进行再生驱动;以及第3节流口,其在所述再生时与所述第1节流口串联连接,限制返回流体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佳幸
申请(专利权)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