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3332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手轮、固定架、检测头、固定台、连接头,手轮与固定架相连接,固定架呈U型结构设立,固定架上设有固定台,固定台与固定架机械焊接,连接头安装在固定台中央,连接头与检测头机械配合,连接头贯穿固定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检测头进入到建筑缝隙最深位置时,受到阻力从而向上顶起,带动驱动杆推动活动块向上运动,达到将活塞与开口分离的目的,从而实现气体腔中惰性气体进入到填充气囊中将填充气囊填充的效果,膨胀的填充气囊中将建筑缝隙填满,通过计算填充气囊内的气体得到建筑缝隙填充物的体积,从而避免填充浪费或者填充不完全。

A Crack Detec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设工程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施工后,部分建筑表面存在裂缝,需要进一步对裂缝进行处理,对裂缝进行处理,首先要先对裂缝进行检测,以明确裂缝的大小,根据裂缝大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目前的建设工程裂缝检测装置具有以下缺陷:传统技术的建筑工程检测装置主要是通过在拍照设备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刻度标尺,对建筑缝隙可视部位的大小进行检测,却无法检测其深度及缝隙内部的长宽度,即无法检测缝隙的体积大小,导致后期对该缝隙进行填充时,无法控制填充物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手轮、固定架、检测头、固定台、连接头,所述手轮与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架呈U型结构设立,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与固定架机械焊接,所述连接头安装在固定台中央,所述连接头与检测头机械配合,所述连接头贯穿固定台;所述检测头由气体腔、控制机构、气囊填充机构、深度顶头构成,所述气体腔与气囊填充机构相通,所述气囊填充机构与深度顶头机械配合,所述深度顶头位于检测头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手轮(1)、固定架(2)、检测头(3)、固定台(4)、连接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1)与固定架(2)相连接,所述固定架(2)呈U型结构设立,所述固定架(2)上设有固定台(4),所述固定台(4)与固定架(2)机械焊接,所述连接头(5)安装在固定台(4)中央,所述连接头(5)与检测头(3)机械配合,所述连接头(5)贯穿固定台(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手轮(1)、固定架(2)、检测头(3)、固定台(4)、连接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1)与固定架(2)相连接,所述固定架(2)呈U型结构设立,所述固定架(2)上设有固定台(4),所述固定台(4)与固定架(2)机械焊接,所述连接头(5)安装在固定台(4)中央,所述连接头(5)与检测头(3)机械配合,所述连接头(5)贯穿固定台(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头(3)由气体腔(301)、控制机构(302)、气囊填充机构(303)、深度顶头(304)构成,所述气体腔(301)与气囊填充机构(303)相通,所述气囊填充机构(303)与深度顶头(304)机械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顶头(304)位于检测头(3)顶端,所述气体腔(301)内满装惰性气体,所述控制机构(302)设于气体腔(301)与气囊填充机构(303)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设工程裂缝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302)由开口(3021)、活塞杆(3022)、连通端(3023)、活动块(3024)、活塞(3025)构成,所述开口(3021)贯穿连通端(3023),所述活塞杆(3022)与活动块(3024)机械连接,所述活塞(3025)与活塞杆(3022)相连接,所述活塞(3025)与开口(3021)相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亮朱嘉亿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华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