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324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阀,与第一、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二阀,与第一回收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水泵,与第二阀的出口端相连;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二换热通道;第三阀,连接在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与第一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之间;第四阀,连接在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与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之间;第五阀,连接在第一循环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之间;第六阀,进口端与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四换热通道;第十一、十二阀,与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压缩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

A Total Recovery System for Waste Heat of Air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也称空压机或压缩机)是一种压缩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钢铁、冶金、造船、纺织、电子、化工、石油、矿山、轻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空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圧缩热,目前使用外部循环水系统进行冷却。例如,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三级空气压缩机系统100,该系统包括依次气体连通的一级压缩机(即第一压缩机101)、一级冷却器(即第一冷却器102)、二级压缩机(即第二压缩机103)、二级冷却器(即第二冷却器104、三级压缩机(即第三压缩机105)和三级冷却器(即第三冷却器106),其中,三个冷却器102、104、106分别具有流体通道,各流体通道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一外部循环水系统相连,以通过外部循环水系统对压缩机101、103、105产生的热进行冷却,使得热量全部排放到大气中,不仅浪费能源,更会加速温室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以在不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对压缩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热量,该空气压缩机系统包括依次气体连通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却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却器、第三压缩机和第三冷却器,其中第一冷却器具有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器具有第二冷却通道,第三冷却器具有第三冷却通道,其中,该余热全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阀,其进口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一回收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阀,其进口端与第一回收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水泵,其进口端与第二阀的出口端相连;第一换热器,其具有用于交换热量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端相连;第三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四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五阀,其进口端与第一循环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六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一循环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换热器,其具有用于交换热量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冷却器的气体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端与外部大气连通;第十一阀,其进口端与第二回收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十二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二回收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全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七阀,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五阀的进口端之间;第八阀,其连接在所述第一阀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六阀的出口端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全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九阀,其连接在所述第五阀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之间;第十阀,其连接在所述第六阀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第二阀、第五阀、第十一阀和第十二阀为开关阀,所述第三阀、第四阀和第六阀为调节阀。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七阀和第八阀为开关阀。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九阀和第十阀为开关阀。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冷却通道的进口端通过第十三阀与第二循环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冷却通道出口端通过第十四阀与第二循环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全回收系统还包括以下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第一温度计,其连接至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第二温度计,其连接至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第三温度计,其连接至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第四温度计,其连接至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全回收系统还包括:流量计,其连接在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端与第六阀的进口端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水泵将第一回收水进水通道中流进的水流输送至第一换热器进行温度调节,温度调节后的水流再分别经第三阀和第四阀流过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以吸收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同时,流过第二换热器中的水流还可吸收第三压缩机产生的热量,吸收的热量可以将水流加热,最终输送至外部回收水利用系统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在保证空气压缩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压缩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碳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空气压缩机系统100产生的热量。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系统100包括依次气体连通的第一压缩机101、第一冷却器102、第二压缩机103、第二冷却器104、第三压缩机105和第三冷却器106。其中,第一冷却器102具有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器104具有第二气体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第三冷却器106具有第三气体通道和第三冷却通道。第一压缩机101的进口端与大气相连,第一压缩机101的出口端与第一气体通道的进口相连,第二压缩机103的进口端与第一气体通道的出口相连,第二压缩机103的出口端与第二气体通道的进口相连,第三压缩机105的进口端与第二气体通道的出口相连,第三压缩机105的出口端与大气相连。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压缩机101、103、105例如可以是离心式压缩机。本专利技术的余热全回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件:第一阀201、第二阀202、第三阀203、第四阀204、第五阀205、第六阀206、第七阀207、第八阀208、第九阀209、第十阀210、第十一阀215、第十二阀216、第十三阀218、第十四阀219、水泵215、第一换热器216以及第二换热器217。下面对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详细描述:第一阀201的进口端同时与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以及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第一阀201的出口端与第一回收水出水通道218的进口端相连。该第一回收水出水通道218的出口端与外部第一回收水利用系统相连。第二阀202的进口端与一第一回收水进水通道219的出口端相连,该第一回收水进水通道219的进口端可与城市自来水管道相连。水泵215的进口端与第二阀202的出口端相连。第一换热器216具有用于交换热量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与水泵215的出口端相连。在本实施列中,第一换热器216和第二换热器例如可以是板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热量,该空气压缩机系统包括依次气体连通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却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却器、第三压缩机和第三冷却器,其中第一冷却器具有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器具有第二冷却通道,第三冷却器具有第三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余热全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阀,其进口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一回收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阀,其进口端与第一回收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水泵,其进口端与第二阀的出口端相连;第一换热器,其具有用于交换热量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端相连;第三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四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五阀,其进口端与第一循环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端相连;以及第六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一循环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换热器,其具有用于交换热量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冷却器的气体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端与外部大气连通;第十一阀,其进口端与第二回收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十二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二回收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热量,该空气压缩机系统包括依次气体连通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却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却器、第三压缩机和第三冷却器,其中第一冷却器具有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器具有第二冷却通道,第三冷却器具有第三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余热全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阀,其进口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一回收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阀,其进口端与第一回收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水泵,其进口端与第二阀的出口端相连;第一换热器,其具有用于交换热量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端相连;第三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四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五阀,其进口端与第一循环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端相连;以及第六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一循环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二换热器,其具有用于交换热量的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冷却器的气体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端与外部大气连通;第十一阀,其进口端与第二回收水进水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端相连;第十二阀,其进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端相连,出口端与第二回收水出水通道的进口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的余热全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全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七阀,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峰陆晓科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